回看 3 月車市,那些 " 降價潮 " 當中的始作俑者們還好嗎?
作者 | 栾寅征
責編 | 尚 武
出品 | 汽車 K 線
4 月 11 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4 月信息發布會資料推送的前兩個小時,東風集團股份終于發布了 3 月産銷快報。由此,《汽車 K 線》統計的主要汽車公司銷量排行榜也正式出爐。
回看 " 降價潮 " 席卷的 3 月車市,東風集團股份、一汽集團表現究竟如何?
1
各大集團齊回暖,東風再留遺憾
與最近幾個月相比,3 月銷量榜存在最明顯的兩個變化,一是北汽藍谷、零跑汽車與海馬汽車 3 月銷量均超過 5000 輛,将上榜的公司數量擴充至 19 家;二是各大汽車集團紛紛發力,一季度累計銷量同比跌幅,環比上月快速收窄,整體回暖。唯一的遺憾仍然來自東風集團股份,不僅在各大集團中,仍然創下了最嚴重的累計同比跌幅,另外其單月銷量又一次敗給了比亞迪。
首先來看位于榜單頭部的公司銷量表現。得益于分别達到 28.27% 和 43.74% 的單月環比銷量增速,長安汽車、廣汽集團較 2 月上升了一個名次,3 月分别位列總榜第 3、第 4 名。相對應的,比亞迪 3 月環比銷量增速僅爲 6.93%,單月銷量勉強突破 20 萬輛,排名也從 2 月時的第 3 名,跌落至第 5。
曾經在 3 月 " 降價潮 " 中首個登場的主角東風集團股份,3 月銷量止步于 19.23 萬輛,同比下跌 13.74%,落後于比亞迪,以不到 1.5 萬輛的差距,沒能跻身 TOP 5。
此外,從一季度累計銷量表現來看,雖然與其他各大汽車集團一樣,東風集團股份也實現了回暖,但收窄後的跌幅仍然高達 37.9%,在榜單中僅好于累計同比下跌 51.3% 的零跑汽車,和同比下跌 47.24% 的小鵬汽車。
單月銷量再次敗給比亞迪、累計跌幅堪比墊底新勢力,東風集團股份又一次帶來了令人遺憾的表現。
2
一季度收官,怎麽看 " 降價潮 "
《汽車 K 線》曾經在文章中指出,從前兩月的累計銷量情況來看,3 月的 " 降價潮 " 雖然顯得讓人猝不及防,但實際上也是針對一季度救市的無奈之舉。
那麽,随着一季度車市收官,這場 " 降價潮 " 的效果究竟實現了哪些效果?
早在 4 月初,有網絡媒體報道稱,本輪 " 降價潮 " 的核心車型——東風雪鐵龍 C6,3 月銷量創下過去 8 個月以來新高,但實際上也僅銷售了一千餘輛而已。
其實從上文也不難看出,東風集團股份并沒能通過這場 " 降價潮 " 扭轉一季度銷量的嚴峻形式,特别是聚焦到東風雪鐵龍 C6 所屬的神龍汽車,以及東風乘用車,所面臨的局勢仍然十分嚴峻。
其中,神龍汽車累計同比跌幅由 2 月時的 48.19% 收縮至 33.96%,東風乘用車則由 51.3% 收縮至 42.2%,艱難回暖,特别是後者,與年度 22% 的目标增速相比,仍有接近 65 個百分點的差距。
與此同時,一汽集團累計跌幅由 2 月時的 32.3% 快速收縮至 13.7%,距離年度目标還差 38 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集團以 26.99% 的同比跌幅緊随東風集團股份之後,接下來的一周恰逢上海車展開幕,同期上汽集團還将發布 2022 年财報,屆時是否會有相應救市措施值得關注。
全國乘用車市場聯席會在回顧 3 月車市時指出,3 月車市是促銷潮并非降價潮," 過度促銷宣傳,帶來的後果是購買信心低迷 "。這讓人聯想到蘇轼曾在《東風破》中寫道," 三春如夢向誰偷,花開卻錯。"3 月底,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我國汽車制造業營收利潤雙雙下降,在嚴峻的行業形式下,3 月的這場 " 降價潮 " 尤爲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