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盒馬 " 移山價 ",後有京東 " 震虎價 "。剛上市不到一天,途虎養車就接到友商的戰書想來也是郁悶不已。
9 月 26 日,汽車後市場發生了兩件大事。
一是途虎養車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超 220 億港元,成爲汽車後市場第一股。
二是京東養車要 " 震屠 " 虎。途虎上市當天京東副總裁、京東零售汽車事業部總裁缪欽發朋友圈,宣布京東養車的 " 震虎價 " 再升級,所有的 " 震虎價 " 商産品較友商低 5%,打響了價格戰第一槍。
實際在途虎養車新股開始認購的第一天,京東養車就采取了行動。當日下午,京東養車火速上線 " 震虎價 ",覆蓋輪胎、配件、蓄電池等産品,正面硬剛途虎。
而 " 震虎價 " 簡單來說就是促銷價,至于京東養車在途虎上市當日,火急火燎推出震虎價,震的是什麽虎也不難看出。
京東養車爲何專挑途虎的 " 好日子 " 掀起價格戰?
01
途虎露出破綻
時機很重要。
于京東而言,内部結構重組,此時正需要一個能夠打開市場的突破點,途虎作爲汽車後市場第一股,自然備受矚目,京東養車在此時主動出擊,必定能取得較大聲量,事半功倍。
京東的汽車事業部在今年 6 月份才重新整合,戰略地位進一步提升完畢,自然急于打開市場。今年 6 月,京東零售整合整車、車品、二輪及養車全渠道業務和團隊成立新的京東汽車事業部。
汽車服務賽道,龐大且分散,雖然途虎先一步上市,但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汽車服務市場 2020 年規模爲 1 萬億元,預計 2025 年達到 1.7 萬億元,複合年增速達 10%。
由于渠道分散、重線下、供應鏈複雜,在過去十年間,曆經大浪淘沙後所剩無幾,知名度較高的僅剩下 " 虎貓狗 " 三位。(途虎養車、天貓養車、京東養車)
途虎雖是汽車後服務第一股,但途虎此前一直不被人看好,上市之路可謂是一波三折。在 2022 年 1 月、2022 年 8 月和 2023 年 3 月,途虎曾先後三次向港交所提交申請。
與此前申請相比,途虎最明顯的變化是已扭虧爲盈。
途虎此前先後虧損四年,直至今年才扭虧爲盈。2019 年至 2022 年,途虎經營虧損爲 11 億元、9 億元、13 億元和 8 億元,4 年累計虧損 41 億元。
直至 2023 年一季度,才一改頹勢,實現經營利潤 0.7 億元。
從收入結構來看,加盟店撐起了途虎的營收。
據悉,途虎主要有自營工場店、加盟店和第三方合作門店。其中,加盟店占據收入大頭,2022 年途虎養車的加盟店收入爲 87.58 億,占總共收入的 75.8%。
途虎也表面,加盟工場店是途虎的戰列重點,能夠高效擴張,2019 年至 2022 年底,加盟店在途虎工場店的占比分别爲 91.1%、93.4%、94.9、96.5%。
到 2023 年 6 月底,途虎工場加盟店占比進一步提升,達到 96.9%。
也正是因爲途虎的加盟經營策略,使得能夠在市場中跑馬圈地,快速占領市場份額。
依靠加盟商并非全是好事,加盟商過多品控、服務不一,使得途虎的産品成爲友商的突破點,正給了京東開啓價格戰的機會。
途虎的加盟商過多,但也造成了相關監管的缺失,個别加盟商出現 " 以換代修 " 的情況,比如 2018 年,途虎曾陷入 " 假機油 " 風波。
另一方面,途虎爲了吸引加盟商,早已開啓燒錢換市場的模式。途虎于 2022 年推出的 "5000 萬下沉市場轉型推廣資金 " 依靠補貼,吸引了大量加盟商。
而京東正好抓住途虎産品的弱項,開啓價格戰 " 一箭雙雕 ",既省了營銷費,又能利用自己互聯網平台的優勢,對陣途虎的弱勢。
02
京東養車 " 以小博大 "
盒馬前不久曾推出 " 移山價 " 劍指山姆超市。盒馬 " 移山價和京東養車 " 震虎價 " 相似,均是向友商挑起價格戰。
前有盒馬 " 移山價 ",現有京東養車 " 震虎價 ",無外乎都是爲了市場和消費者。
相同的是,無論是盒馬還是京東養車都意有所指,以往的價格戰多以行業爲基準。今年 618 期間,途虎曾掀起過一場價格戰,天貓養車和京東養車也做出了相應的舉措。
不一樣的是,盒馬是假借 " 移山價 " 的由頭,正大光明地調整價格體系,再做一波營銷提高品牌價值錨點,而京東 " 震虎價 " 則是以小博大,既要卡位又要 " 震虎 "。
橫向來看,盒馬和京東所處的位置就不同。
盒馬鮮生在規模、地位都是行業内不遜色于人的存在,盒馬沒有必要略過和山姆會員旗鼓相當的 Costco,向山姆宣戰,所以盒馬明顯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途虎養車怎麽說也是市場龍頭,目前京東目前的體量在 " 貓狗虎 " 中排行末尾,以此來看 " 震虎價 ",京東養車更想借途虎進一步實現突破。
按照 2022 年的門店數量(不含合作門店)和收入,途虎都排名第一,但其市場份額也就 0.9%。2022 年底,天貓養車的門店數達到 2000 家,京東養車達到 850 家,分别爲途虎工場店數量的 43% 和 18%。
那麽,京東養車該策略有效嗎?
如何讓一個人或企業快速提高知名度。答案就是挑戰最強者。
戰勝了第一名理所應當,即便失敗了,大衆也會建立起該企業行業第二的心理認知。類似 " 暈輪效應 ",把 " 挑戰強者的自然也是旗鼓相當的對手 " 這種思想投射到市場和消費者中。
商業社會不乏類似的例子。比如在曾經電梯媒體的戰場中,行業第二衆議紛纭,無人能真正坐實該位置,直至新潮傳媒點名分衆傳媒,開啓了一場 " 千億群架 ",坐穩了行業第二的位置。
京東養車優勢在于平台,途虎則有規模和先發優勢。
要說京東養車如何有底氣 " 震虎 ",平台可能是它值得依賴的部分之一。京東強大的供應鏈給了京東養車自信,比如在供應鏈上,京東有油輪差異供應鏈,與頭部油輪配品牌合作能夠降低成本。
途虎的規模毋庸置疑。截至 2023 年上半年,途虎養車擁有超 1 億注冊用戶,過去 12 個月累計交易用戶數量超 1800 萬。
除去規模優勢,耕耘輪胎和機油多年的途虎,在單項産品上也具有優勢。
途虎不僅是中國最大的輪胎零售商,還是中國最大的機油零售商。2021 年前 9 個月,輪胎和底盤零部件,爲公司貢獻了約 37 億元的收入,占比将近一半。
03
打來打去,還是離不開新能源
在價格戰之外,新的戰場也正在開辟。
即便行業内競争再如火如荼,無論是途虎、天貓養車還是京東養車,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标——拿下新能源汽車服務市場。
新能源汽車服務市場是一塊明晃晃的肥肉,業内眼饞已久。根據共研網數據測算,2022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平均維保客單價爲 1210 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1310 萬輛,2022 年國内新能源後市場服務規模 158.51 億元。
但新能源實在是難啃,因爲新勢力車企都傾向于自營與授權網絡的模式,新能源整車廠都有自建的售後服務體系。作爲主要服務燃油車的第三方服務平台來說,實在有點難擠。
不過 " 虎貓狗 " 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途虎采取 " 新能源車 + 傳統燃油車 " 的一店雙服務模式。在新能源汽車服務領域,途虎曾提到,已與零跑、北汽極狐建立業務合作,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車服務網絡。
天貓養車提出 " 油電雙軌 " 轉型,推動加盟門店智能化轉型,進行工位數字化升級和新能源硬件接入更新。
目前天貓養車已與特來電針對平台數字化、充電樁運營等服務進行合作,包括跟小鵬汽車也有合作。天貓養車還入局了 " 洗美保 ",在成立之初就确立了 " 洗美保 " 模型,門店盈利點來自美容與維修業務。
京東養車打造 " 線上線下一體化 " 服務網絡,線下聯合京東汽車做生态。
今年京東汽車推出了新能源體驗中心,分爲線上和線下兩個産品,據悉,線下的京東汽車新能源體驗中心也已經在東莞、石家莊、沈陽開業 3 家,在甯波和武漢會相繼開業,今年預計 7-10 家。
那麽," 虎貓狗 " 在新能源汽車服務市場中面臨的挑戰是什麽?能否吃到紅利?
在新能源服務汽車市場,服務人才缺口十分龐大。
新能源汽車維修貴、維修難、技術要求高擡高了新能源汽車服務商的門檻,不僅需要具備從業資格證的專業維修人員,還需要專業維修場所和檢測工具。
以服務人才舉例,根據教育部發布的《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需求預測》,2020 年,國内新能源汽車人才缺口已達 68 萬人,到 2025 年缺口将達到 103 萬人。
針對服務人才缺口," 虎貓狗 " 都已開始布局。
途虎在 2018 年開始探索校企合作,并推出了新能源課程,目前已經完成新能源工位改造的 12 家技術中心。
天貓養車則在門店技師的培訓認證上增設了 " 電工崗位培訓 "" 高壓電工上崗操作培訓 " 等一系列針對性課程。
京東養車同樣與院校合作,依托在線學習汽車平台 " 雲修培訓 App",建立了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廣州五大京東養車實訓基地。
另外,作爲新能源汽車核心的動力電池,布局也十分關鍵。
途虎、天貓養車、京東養車已初步搭建動力電池維修服務平台,探索互聯網 + 動力電池回收、舊動力電池更換的模式
汽車後市場,分散且混亂,行業集中度較低,不僅是企業競争無章法,縣城内的 " 夫妻 " 店更難盤,何況還有新能源汽車服務市場,在這個情況下任何人任何企業都有機會。
京東養車 " 震虎 " 隻是前戲,後面還有更激烈的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