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于亞布力企業家論壇 CEF ,作者俞敏洪
輪值主編 | 智勇 責編 &值班編輯 | 青羊
第 7350 篇深度好文:5672 字 | 15 分鍾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一文重點速覽:
1. 個人修養分爲兩種,一是内心修養,二是行爲修養;
2. 人生中有 2 件事要了解,一是對世界的了解,二是對自己的了解;
3. 養成良好的習慣:思考、勤奮、反思、積極态度;
4. 成事有 10 個要素;
5. 對新東方轉型的 7 點思考;
......
一、個人修養,非常重要
此次演講的内容不是圍繞我個人,而是每一個人。
不管是做企業、做公務員,還是做小生意,了解一些做人成事的要素,可以幫助我們把一生過得相對順利。
《禮記 · 大學》中記載一段話,"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緻其知,緻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從周朝開始,人們就特别講究人的修行和修德。在周朝之前的商朝,據說會以人來祭祀,但周朝反其道而行,以推崇人的道德水平來治理國家。所以,孔子主張 " 克己複禮 " 時,就想回到周朝那個禮儀時代。
《禮記 · 大學》中的内容奠定了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基礎,即一個人隻有具備高超的道德水平,做事情才能夠長久。
意誠、心正、身修,都是個人修養的體現,如果修養沒有到位,不管遇到多好的事情,早晚都會暴雷。
我很贊成一句話," 企業家持續到今天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過人之處,這些過人之處不是他們的商業能力,而是他們爲人處事的能力。"
我很願意和信得過的人打交道,比如劉永好,雖然他沒有進入過所謂的名牌大學深造,但是他的個人修養已經到了很高的境界,丁立國也是如此。
個人修養分爲内心修養和行爲修養。
在孔子的思想裏," 仁義禮智信 " 就是内心修養,用孟子的話說,則是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在孟子的 " 四端 " 之上,我自己又加了 " 一端 ",即 " 誠懇之心,信之端也。"
我認爲,一個人如果有恻隐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誠懇之心,那麽這個人在做人上至少不會不靠譜,和這樣的人打交道,一定會感到一份踏實和安心。
孟子還說,"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 " 更多被人們理解爲大方、豪爽、慷慨,但我覺得它代表了一個人心無雜念,是一種純粹的高級境界。
"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關于 " 格物 ",有一則有意思的故事。
朱熹要求年輕人要格物,格物就是指去探究事物背後的道理。
王陽明接觸了這個理論後,就想對竹子進行探尋格物,這個竹子爲什麽能夠長起來?爲什麽會一節一節的?爲什麽會中空?爲什麽竹子代表人的氣節?王陽明在竹子面前坐了七天七夜也沒有 " 格 " 出來,反而還落了一身毛病,得了肺結核。
雖然王陽明沒有探索出結果,但這則故事背後反映出探索的意義。現代社會的發展最主要就是依靠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學科的發展,因爲它們通過了某種科學手段 " 格 " 出了事物背後的道理。所以我認爲,對于知識的探索,是人生事業中的重中之重。
二、人生中有 2 件事要了解
人有兩件事情必須要了解,一是對世界的了解,二是對自己的了解,對世界的了解是向外的,對自己的了解是向内的。
向外,中國古人常說:"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我認爲還可以加上 "閱人無數,名師指路。"
向内,個人升維則很重要。人和世界進行互動,要麽就是改造世界,要麽就是從世界中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要麽就是跟世界一起成長,總之背後的邏輯在于,你能把自己上升到一個怎樣的維度。
在低維度上重複勞動,即便很勤勞也不一定管用。
例如,今天還有部分農業呈現原始農業特點,難道中國農民不勤奮嗎?不流血、流汗嗎?當然不是,但即便再努力,他收獲的糧食也隻能最多從 600 公斤變成 800 公斤,絕對不可能從 600 公斤變成 1 萬公斤。
另一個例子是,有一次我到北京郊區參觀一個現代西紅柿大棚,那裏完全用從荷蘭學回來的西紅柿養殖技術,一畝地一年能産上萬斤西紅柿,可能是普通種植西紅柿産量的幾十倍。這就是農業種植現代化後的升維認知。
所以,對外,我們要通過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去認識這個世界,對内,我們要不斷升維自己的認知空間。而提升自己認知水平的前提,是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三、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我曾說過一句話," 習慣成自然,自然成個性,個性成命運。" 到今天爲止,我的滑雪動作依舊很難看,原因在于我一開始自認爲不用請教練,最終動作成型後很難再被糾正過來。
這就是壞習慣的養成,不管是思維記憶還是肌肉記憶上的壞習慣,一定會反制于你,會讓你不自覺地沿着壞習慣往前走。人們經常容易沿着極端思維或者固有思維的方向往前走,這也是爲什麽企業家很難對企業進行升級換代的原因。
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我認爲有四個方面。
一是要有思考能力;
二是要勤奮,隻有思考以後的勤奮才是有用的勤奮;
三是要有反思能力,反思就是重新審視曾思考過、做過的事,經過反思後确認的事,才能最終落地執行;
四是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态。我的心态就是,任何挫折和障礙都不算個事,隻要别把我的命拿走就行。
當然,向上的心态和内心的悲觀情緒并不矛盾。
比如說,我認爲從更長的曆史階段看,人類的進步其實是有限的,甚至有可能随着時間的推移,遇到更大的災難。但這不影響我們作爲一個個體用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态來對待偶然的生命。
四、我日常堅持的 7 件事
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在日常生活中堅持做的事。
一是勤奮。這裏的勤奮不是亂勤奮,我勤奮的前提是我認爲這件事值得做。
二是喜歡學習。雖然有時是被動學習,比如去年爲了和作家們做直播,我讀了很多書,其實有些書我并不想讀,但這是與作家們深度對談前必做的前期工作。
三是交友。我和企業家朋友們經常在一起喝酒吃肉,但我們不是酒肉朋友,而是能夠彼此促進的朋友。
四是自在。北大畢業後我本有機會進外交部,但我比較害怕天天倒水端茶、朝九晚五的生活,我想有一個能天天在未名湖邊散步、躺在床上看書的自在生活,所以就選擇了在北大當老師。
同時,我不攀比、不計較、不在意,保持着一個淡然的生活狀态。我不會妒忌王石單闆滑得好,也不會妒忌劉永好養豬養得好,隻會欣賞他們。
五是行走。我不會和王石一樣去爬珠穆朗瑪峰,一個原因是我不敢,另一個原因是,我認爲面對世界最高峰選擇仰望會更好。
我選擇登一些小山,走一些平原,跨一些河流和草原,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六是鍛煉。要做适當的體育鍛煉,來保持身體健康。
我喝了幾十年的酒,把自己的腸胃喝壞了,前段時間我還做了一個腸胃鏡檢查,切掉了兩塊息肉。但現在看到酒我依然會喝,原因很簡單,如果不能做一個性情中人,還活着幹什麽?
七是記錄。我是一個善于記錄的人,我出的書不如劉永好出的書厚,也不如王石出的書生動,更不如張維迎,他希望自己的書能成爲百年優秀著作。
我的書就是記錄日常的細小生活,記錄的目的是如果得了老年癡呆症,還可以翻看自己寫的書,留下一份回憶。這個回憶不是爲了别人,而是爲了自己。
我認爲,人的一生,見識比知識重要,智慧比聰明重要,胸懷比财富重要,思考比執行重要!
我是一個充滿信心的人,不管遇到什麽情況,我都會在心裏牢記一句話:" 即使在最黑暗的天空,依然有星光閃爍。"
不要因爲友情背叛對朋友失去信心,雖然我被不少人背叛過;
不要因爲事業挫敗對未來失去信心,雖然我失敗過很多次;
不要因爲錯誤決策對自身失去信心,雖然新東方因爲我的決策失誤損失很多錢;
不要因爲環境惡劣對發展失去信心;
不要因爲人性難料對善良失去信心;
不要因爲人生無常對美好失去信心。
當你保有信心後,一切光明都是應有之意,當你失去信心後,一切光明都将沉入永世不得翻身的黑暗之中。
五、成事的 10 個要素
我再來談談做好事業的十大要素。
一是做任何事都要把握大環境、大方向。
有人問我," 爲什麽東方甄選不賣奢侈品,而賣農産品?" 我的回答是,盡管奢侈品也能促使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農業是國家永遠支持的大方向。
二是你所做的事情,是不是真心喜歡且富有激情的事情?
坦率地說,我希望當個旅行者,甚至當個流浪漢。每一次在大地上行走,每一次背上行囊穿街走巷時的我才是真的我,盡管我喜歡教育,喜歡直播賣農産品,但我依然把它們看成是我的 Job(工作),而不是我的 Love(熱愛)。
所以,在我人生未來有效的十年、二十年裏,我一定要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也許做不完,但不能拿所謂的繁忙當借口。
我不執迷于新東方,也不執迷于東方甄選,我可以讓年輕人把這份事業繼續往下幹,而自己選擇背着行囊走天下,并且通過文字來傳播我行走的思考。
三是在做事時,能否保持底線?
請年輕人記住,做生意不僅僅是爲了賺錢,而是爲了實現心中的那份激情,比如,埃隆 · 馬斯克就靠着激情做了很多成功的事情。
如果把底線保持好,不管以後犯什麽錯誤,它都無法反噬你。今天的世界已是一個規矩的世界,也是一個靠個人能力、靠高科技、靠遵循規矩才能赢得社會地位的世界,我們必須要遵循這個世界的發展規律。
四是資源配置是否到位?
當時我提出要做東方甄選時,新東方總裁辦公會成員和董事會成員全部持反對意見,他們的理由是:第一,新東方從來沒有賣過東西,也從來沒有做過直播;第二,新東方從來沒有做農業,農産品的風險極大,如果賣出假貨将全盤崩盤。
但我還是要堅持做,除了認爲這遵循了國家的大政方針外,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新東方資源配置是到位的。
首先,新東方賬上還有錢可以去嘗試。我和董事會說," 以 5 年時間爲期限,每年虧損一個億後如果還沒有做出成果就停止這個項目。新東方能不能虧得起這些錢?" 大家表示說沒問題;
其次,新東方原來積累了很多客戶群體,雖然沒辦法向他們繼續做教育,但他們至少能作爲直播的客戶。
比如,我在直播時家長們會認出我,他們可能會想," 這不是俞敏洪嗎?怎麽賣西紅柿了?哎呀,太可憐了,我買一袋西紅柿吧。" 至少可以産生這樣的一個效果。
五是人才配置和團隊的穩定是否到位?
直播的特點是要求主播能說會道,但我完全看不起網絡上那種 " 嚎叫式 " 直播,我認爲直播應該是心平氣地對産品進行知識性講解,并且在講解之餘還能進行其他知識傳播。
第一場東方甄選直播是我做的,當時沒有選品經驗,選得都是最貴的農産品,我拿着地圖、地理書、曆史書,把每一個産品的産地和産地曆史詳細地講給第一批東方甄選的購買者聽。
大家最後的評價是," 我們不是來買東西的,而是來聽課的。" 我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雖然當時東西真的沒賣出去多少,但也因爲我們的堅持,最終取得了好的結果。
六是領導人是最重要的第一生産力。一個企業不管有多少資源、多少創新,如果領導人本身成爲了障礙,那麽這個企業是沒有任何希望的。
而領導人成爲第一生産力要注意三點,分别是投入、超越、糾正。
投入是指當你看準一個項目後必須全心投入。
一名 30 年教齡的教授如果天天重複讀教案,不願意投入時間和精力再去研究新的知識,又如何能教出進步的學生?
企業家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全心投入,企業肯定做不好;超越是指企業家必須要超越眼前的瑣碎。企業家在思考、探索、創新上是不能有邊界的,而有些企業家經常陷入團隊争端、利益分配等瑣碎的事情,如果不超越,那麽他的力量将永遠被分散;
糾正是指要不斷反思。隻要做事就一定會犯錯,犯錯後反思,反思後再投入,再超越,再糾正,要形成這樣一個循環。
六、對新東方轉型的幾點思考
關于新東方轉型,我也有幾點思考。
一是 " 大勢不可違 "。人在任何環境下必須順勢而爲,尋找屬于自己的機會,千萬不要逆勢而動,不要硬扛。逆勢而動可能是英雄,但順勢而爲才是真正的領導。
二是要表達一種能獲得各方支持的态度。雙減之後,新東方發表了兩個态度,第一,把課桌椅全部捐給貧困地區的中小學,響應國家政策;第二,東方甄選做農産品,連接農村産品和城市消費者。
三是在任何情況下,保存實力是最重要的生存資源。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最重要的實力就是錢,在互聯網發展最瘋狂的時代,新東方的股東要求我把賬上的錢投到互聯網教育中,我否定了這個提議,因爲我不會盲目投入到連自己都沒有想清楚的商業模式中。
這個決定也讓新東方賬上有足夠的資金支付員工的工資、家長和學生的退款,以及繼續做新的嘗試。
四是如果籃子已經不結實,就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新東方并沒有一門心思做教育,我們還做了非教育領域的嘗試,當然,前提是要做上得天道、中得正道、下得人道的事情。
五是大方向不能錯,但過程可以不斷試錯。
最近," 新東方賣野生蝦 " 的話題很火熱,其實這個事件發生于去年,當時我們的選品能力還不是那麽強,相信了一家企業野生蝦産品的介紹,但沒過多久我們發現該産品并不是野生蝦,就立刻将其下架了。
這件事再次被炒作後,我們依然選擇承認錯誤,彌補錯誤。犯錯就要去改正,但一定不能故意犯錯,也就是說,在商業模式上可以不斷試錯,但大方向不能錯。
六是領導以身作則,親臨一線。新東方的第一堂課是我上的,第一單貨是我賣的,這就叫以身作則。
七是不管遇到什麽事情,一定要保持 " 急事慢做,靜水深流 " 的狀态。所有的苦都必須自己咽下去,這是作爲企業家的宿命。
最後,我對大家有四點建議。
一是學會自我修煉,做任何事都要無愧于心;
二是做生意時,盡量做到甯可别人負我,我不負别人,因爲吃虧是福。如果無意中負了别人,也要想辦法糾正過來;
三是所做之事一定要有價值,要對社會有推動作用;
四是任何名聲和地位都要以光明正大的方式獲得,并且不要炫耀和沾沾自喜。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保持心平氣和、心境恬淡、謙虛謹慎的态度。
" 不裝不端,不怨不怼 " 的态度、" 不破不立,不屈不撓 " 的勇氣、" 真實誠懇,心存光明 " 的道德,是我自己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 文章爲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