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 7 月 4 日電 題:6 月新能源車企銷量繼續分化,下半年行業繼續面臨洗牌
作者 張翔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
張翔
雖然剛進 7 月,但主要車企已陸續公布 6 月的新能源車銷售數據。從數據來看,比亞迪銷量仍是一騎絕塵,遠遠超出其他車企。各大車企的銷量也均較 2022 年同期有所增長,尤其是理想汽車,同比增幅超 150%。蔚來汽車、極氪汽車 6 月銷量均較 5 月大幅提升,達到萬輛以上。而小鵬汽車上半年銷量雖連續回暖,但和 2022 年的數據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具體來看,筆者認爲,廣汽埃安賣得相對較好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是一家有國資背景的車企,有一定的發展曆史,技術積累比較多,資金也比較雄厚。二是廣汽埃安坐落在廣州,南方電子産業特别發達,搞新能源汽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新能源汽車在電子方面的成本占比非常高。
理想汽車銷量也很不錯。它的産品定位比較準,主要定位就是 35 萬以上的細分市場,賣的車都是 SUV,這個技術路線跟别的車企有所區别,而這個細分市場也确實是一片藍海。它的主要競争對手就是 BBA,但是技術上理想汽車更突出,所以在這個細分領域基本是一家獨大,這也是它銷量增長非常快的原因。當然,這跟中國消費者購買力的增強也有很大關系。
長城汽車也出身于傳統車企,所以其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力量比較強,資金也比較充沛。另外,長城汽車在新能源車方面擁有很多核心技術,在電池、電機等核心零部件上占據優勢。而長城汽車本身也屬于國内頭部車企,有一個協同效應,它的好幾個品牌都有新的車型,技術可以共享,成本就會更低。
蔚來汽車的問題是,它的核心技術換電行業不太被看好,目前也沒有實現盈利,等于這塊沒有自我造血功能。而且換電站投入很大,但是利用率比較低。這也拖累了它的利潤。蔚來汽車推出的基本都是 35 萬以上的高端車,未來若想進一步提高銷量,可能需要開發更低端的車型。
小鵬汽車銷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它的核心技術自動駕駛沒有實現大的突破,未來要提高銷量,還是要寄希望于它的自動駕駛盡快落地,盡快商業化。
筆者認爲,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競争,主要看以下幾方面:第一,知名度。消費者一般都傾向于購買知名度高的品牌,更有可靠性。第二,車企的規模。規模越大,銷售營銷網絡越多,銷量就越好。第三,要有核心技術。比如說比亞迪,它掌握了芯片、電池等核心技術,消費者就信得過,就覺得這家企業能長久生存。當然,比亞迪的自動駕駛技術和智能網聯也都是其車輛的亮點。
預計下半年,新能源車行業總體來說還是處于一個優勢劣汰洗牌的階段,因爲現在市場上品牌太多了,末位的車企、規模小的車企,技術水平差的車企,或者是資金鏈快斷裂的車企,就會退出這個行業。慢慢地,每家車企也都會找到一個适合自己的發展方向,比如特斯拉可能主攻方向就是超級充電網絡、自動駕駛,蔚來汽車就是換電,小鵬汽車就是自動駕駛等等。 ( 中新經緯 APP )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産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内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作者:郭晉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