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麽辦?
1
近日,宣城一小男孩夜晚獨自在路邊徘徊,引起民警的注意。
民警上前問他爲何在外面不回家,男孩說:
" 我因爲寫作業慢了,被我爸趕出來了。"
原來,當天男孩放學回家作業寫得有些磨蹭。
爸爸見狀有些生氣,當即就規定了一個時間:
" 八點半你還寫不完,你就别在家呆了!"
結果,到了晚上八點半,男孩作業還是沒寫完。
爸爸氣得将兒子批評一頓後," 趕 " 出家門。
男孩心裏也不舒服,說走就走,大晚上一個人甯願在外面來回溜達也不願意回家。
民警了解情況後,耐心開導男孩,将人送回家。
隻不過回家以後,孩子爸爸并不在家,而是在外面找孩子。
當得知孩子安全回家以後,他才松了一口氣緊忙趕回家,連連向民警道謝。
原本父親說的就是氣話,男孩也是賭氣,再加上一個學習态度有問題,一個不懂好好溝通,這才有了矛盾。
規定寫作業時間沒問題,但 " 趕出家門 " 實在不合适。
其實," 孩子愛磨蹭,不好好寫作業 " 是令不少家長頭疼的問題。
爲了讓孩子能好好寫作業,家長們也用了不少辦法。
有的效果不錯,有的卻網友吐槽。
2
山東一位媽媽陪兒子寫作業,20 分鍾過去,孩子一道題還沒開始寫。
媽媽很生氣,起身說自己要去拿棍子。
孩子見狀,立刻拿着作業鑽到了床底下說:
" 媽,我一會兒就寫完了,你把棍子收起來吧。"
之後,媽媽将棍子收了起來,男孩出來寫作業,也比之前稍微快了一點兒……
網友看後直言:" 早點寫多好,非得讓媽媽使大招,才能寫。"
不過,大家也都表示,拿棍子這樣暴力的方式不可取。
孩子自己不想寫,逼着他寫完,作業質量也堪憂。
于是,合肥一位媽媽決定,直接帶着不好好寫作業的孩子去撿垃圾。
既然道理講不通,打罵教育也不合适,那麽就體驗一下真正的生活。
她讓兩個孩子去外面撿廢品換晚餐。
一開始姐弟倆聽到不用寫作業很是高興,拎着袋子就出門了。
結果從白天撿到天黑,他們也沒什麽收獲。
回家之後兩個孩子都很累,都表示不想再出去撿了。
體驗過生活的不容易後,兩個孩子對寫作業明顯沒有以前抗拒了,甚至還會主動寫作業。
可以說,與打罵相比,适當采用吃苦教育,對孩子的學習成長還是有幫助的。
3
莆田一位媽媽的辦法,也很機智。
因爲家裏兩個孩子做作業速度很慢,很喜歡磨叽。
爲了提高孩子們寫作業的效率,她便在老師發布作業的平台上,注冊了一個新賬号,把自己設爲老師。
之後,她便假裝老師發布作業,讓兩個孩子寫作業時全程錄視頻。
孩子們有了 " 老師的監督 ",寫作業時明顯用心了很多。
不僅能按時完成,中間也都沒有說話。
媽媽見兩個孩子寫作業的态度變化,忍不住感歎:
" 老師的力量還是比較強大的。"
之前爲了讓孩子好好寫作業,她在家沒少和孩子講道理,可就是沒用。
沒想到,以 " 老師 " 的名義竟然這麽有效。
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表示學到了。
教育孩子就是這樣,一種方式不行,那麽就想辦法再換一個。
家長多思考,多學習,總能找到适合自家孩子的辦法。
4
當然,要想孩子能主動學習,認真寫作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在于家長。
很多家長陪寫作業,因爲時間長,時不時會拿起手機玩一下。
這種行爲對孩子學習影響很大。
我們想讓孩子靜心學習,就要爲他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就像杭州一位爸爸,平日孩子寫作業時,他也會在一旁看書學習。
他希望通過行動給孩子做榜樣。
于是,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那些時間裏,他閱讀學習了大量法考基礎書籍,最後竟然一次性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
很多家長一看孩子寫作業不認真,第一反應就是孩子的問題。
但實際上,孩子每一個行爲的背後,都與家長有關。
家長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影響着孩子。
父母認真學習,孩子在一旁受到感染,自然也會心無旁骛地将注意力放在作業上。
時間一長,孩子養成好習慣,不用家長催,他自己就會主動好好學習。
5
看完上面那些爸媽的辦法,你覺得怎麽樣?
如今,很多家長一提到陪孩子寫作業就犯愁,見孩子磨蹭就生氣。
說實話,我們都是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
想一想我們小時候對于作業的态度,其實也不比孩子們好多少。
所以,家長們要理解孩子面對作業時的抗拒。
平時要主動給孩子做榜樣,不逼迫不打罵,多溝通多鼓勵,了解孩子不愛寫作業的真正原因。
是單純的貪玩、坐不住闆凳,還是作業不會寫……
針對孩子的問題,選擇合适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學習成長。
本文爲米小圈公衆号(ID:beimaogege)原創。作者圈媽,有一男寶和一女寶的二胎媽媽,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兒知識,解讀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萬父母們和孩子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