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大會,一聲炮響!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八個大字,一錘定音,振奮人心!給廣大退休人員帶來一股暖流。大家感恩上級,自 2005 年至 2022 年,養老金已經連漲 18 年。有這八個大字托底,202今天Feier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錘定音!養老金2023年按年齡普調:滿55歲發4000、滿60發5000、滿65發6000?三句話太心酸!,歡迎閱讀~
10 月大會,一聲炮響!老有所養、弱有所扶!八個大字,一錘定音,振奮人心!給廣大退休人員帶來一股暖流。大家感恩上級,自 2005 年至 2022 年,養老金已經連漲 18 年。有這八個大字托底,2023 年繼續上漲是十拿九穩的。
人社保在發布會上直言不諱:養老金水平差距過大,下一步要強化均衡性。聯系一系列政策看,2023 年要實現三個全國統一:養老金全國統籌、養老金賬戶全國統一、養老金發放時間全國統一。
于是,廣大退休人員呼籲:養老金體系能不能按照年齡統一标準?滿 55 歲發 4000 元、滿 60 歲發 5000 元、滿 65 歲發 6000 元、滿 70 歲發 7000 元、滿 80 歲發 8000 元、滿 90 歲發 9000 元?現在全國統籌了,人與人一樣,按照年齡統一标準,簡單明了,避免複雜的計算公式。
【1】社保專家的反對意見。
凡是給老百姓辦實事時,第一個跳出來的往往不是既得利益群體,而是所謂的社保專家。這一屆社保專家很多都是留學歸來的,滿腦子都是市場經濟,不懂曆史,也不通人情。他們的反對理由主要有幾點:
一是,按照年齡統一标準,違反現行的制度體系,沒有依據啊。
二是,按照年齡統一标準,違反 "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 的市場經濟原理。這是典型的吃大鍋飯、搞平均主義,我們不能走回頭路。
三是,按照年齡統一标準,影響高收入群體的社保繳費積極性。社保繳費的空間是社平工資的 60%-300%,鼓勵多繳費。如果按照年齡分配養老金,沒人願意多繳費了。
四是,按照年齡統一标準,會把養老基金搞破産。目前,全國有企業退休人員 1.3 億人,平均養老金在 3000 元左右。2022 年的漲幅僅為 4%,如果按照年齡上漲,養老金的平均水平達到了 5000 元,相當于比平均水平上漲 2000 元。按照 1 億 *2000*12=2.4 萬億元。2021 年養老金總支出才 4 萬億元。
【二】退休人員的意見。
(1)符合人類的基本規律。工作時,人因為家庭、背景、專業、學曆、能力、業績、機遇、貢獻等因素的不同,創造價值不同,收入也不同,體現了績效考核和市場經濟的規律。退休之後,對社會的貢獻歸零,身體構造一樣,按照年齡分配養老金,讓每一位退休老人都能過上平等的、體面的生活。
(2)符合共同富裕的理念。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濟貧,更不是搞平均主義,這一點,退休老人都懂。但是,共同富裕不是喊口号,需要拿出真金白銀來,按照年齡分配養老金就是最為紮實的措施。有一位富二代說:我們反對共同富裕,我們幾代人積攢的财富,憑什麼分給窮人呢?大家都知道他們的财富是怎麼來的。所以,共同富裕可是從退休老人做起,按照年齡分配,不是搞平均主義,高收入的群體還有豐厚的房産、存款等财富啊,可是,窮人隻能依靠養老金啊。
(3)符合民生的需求。全國養老金平均水平是 3000 元,别忘了,平均值都是 " 注水 " 的,因為有一些大城市和好單位的群體,養老金高達萬元以上。大多數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低于 3000 元,當年那一批做過曆史貢獻的下崗工人的養老金普遍隻有一兩千元。在當前如此高的無價之下,一兩千元過的是多麼寒酸的日子啊!因為低收入群體太多了,所以,按照年齡普調到位,比如,滿 65 歲發 5000 元,也不高啊!老人看病吃藥的剛性支出太大,5000 元才能讓他們有基本的尊嚴。
(4)符合曆史貢獻的規律。養老金水平隻有一兩千元的群體非常龐大,而且恰恰是那幾批當年的下崗、失業、買斷、内退的國企老工人。恰恰是這幾批國企老工人做出的曆史貢獻最大,付出的艱辛最多,做出的個人犧牲最多,本來是時代應該善待他們,但是,時代反而虧欠他們。現在的經濟發展好了,反而把這一批老人遺忘了,難道不應該按照年齡給他們補償嗎?
【三】尊重曆史和對比現實。
(1)養老體系不能走市場化的道路。養老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保障,更是最大的福利。既然是民生、保障和福利問題,就是全社會的責任,而不能用市場化來搪塞他們。吸取教育市場化和醫療市場化的教訓,不能讓養老體系市場化,所以,福利的歸福利,市場的歸市場。
(2)一定要尊重退休老工人的曆史貢獻。為什麼現在的高收入群體瞧不起窮困的退休老人?簡直就是白眼狼的心态。别忘了,現在的高收入是建立在中國制造的基礎上的。這個基礎是上一輩退休工人打下來的。發達國家有工會,企業給工人發一份工資還要發半份社保,所以,人工成本高,他們才把制造業轉移到中國,因為中國給工人的工資太低了,所以,中國經濟發展得益于人口紅利,得益于當年工人的無私奉獻和個人犧牲。溫鐵軍已經說了,現在的發展是建立在吃掉過去老人利益的基礎上的。難道不應該回饋他們嗎?
(3)社保專家強調養老基金沒有錢的說法是行不通的。養老基金沒有錢來給退休老人按年齡統一增補養老金,那是社保部門的問題,而不是退休老人的責任。我們來對比中國和美國的養老金體系:美國人口隻有 3.33 億,在全球人口中占比僅為 4.3%,但養老金卻占到了全球的 67%。我國養老保險資産規模僅為 1.5 萬億美元,僅相當于美國的 4%。美國的養老金餘額是 GDP 的 150%,而中國隻有 10%。看看這一組數據,養老基金沒錢的問題在哪裡?
PS:社保專家的思維方式就是錯誤的,價值觀也是雙标的。養老基金沒錢,所以不給退休工人漲錢,請問為什麼沒錢?人家怎麼有錢?工人的工資低,領導的年薪高,所以,養老金有差距。這不是典型的雙标嗎?國企領導的年薪向國際化接軌,一線工人的年薪向窮人接軌,福利待遇怎麼不向發達國家工人接軌呢?那麼,要接軌就從養老金開始吧。
PS:您贊同嗎?多多轉發給大家,呼籲政策更加雙向接軌。
關于一錘定音!養老金2023年按年齡普調:滿55歲發4000、滿60發5000、滿65發6000?三句話太心酸!就介紹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Fe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