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 2014 中國十大營銷人物之一,與馬雲、雷軍等被美國知名媒體評爲中國創新人物 100 強。自 28 歲起,他先後經曆 4 次 " 失業 ",從一名榮獲科技标兵稱号的工程師,脫胎換骨成爲極具商業頭腦的創業者,被稱贊爲 " 優秀工程師成功轉型爲 CEO 的傑出代表 "。
他酷愛 " 玩 ",自從開創裂變式創業之後就沒閑下來,打通南北充電之路,聯合發起互聯網大篷車公益活動,參與人類史上首次純電動汽車 80 天環球……但他依然覺得不夠酷,于是在自己公司辦公樓裏開辦了超級幼兒園。
他就是芬尼科技創始人、裂變式創業開創者、混沌廣深分社社長——宗毅。
一個又一個标簽背後,也許你會好奇:" 狂飙 " 式的人生背後,他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爲什麽可以擁有如此豐富的人生?
本周六,宗毅老師來到混沌直播間,用 " 一 " 思維深度剖析主動人生的經營策略,爲大家講述——是什麽決定了我們的人生軌迹,我們又該如何掌握人生的主動權,收獲精彩人生。
以下爲課程筆記(篇幅所限,本文内容僅爲課程十分之一,請前往混沌 APP 聽完整課程!)
我的冷酷認知:
一分耕耘,不一定有一分收獲
尼采提出,視角是所有生活的基本條件,視角決定事實,而事實并不是客觀存在的。
世界由認知構建,也因認知改變。
所以,你的認知深度,決定你的事業寬度。
我們的父母和老師都在教育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我持否定态度。
以下兩張圖,左圖是智商水平和辛苦程度,大概呈正态分布,特别懶的人和特别笨的人都不是很多,特别聰明的人和特别積極的人也不多,大部分是集中在中間狀态。但從右圖來看,從收入來講,大量收入集中在少數人手裏,甚至不集中在最勤奮的人手裏的,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
努力和聰明的程度其實差距不是很大,幾倍、十幾倍已經不得了了,但是最終的結果,财富的差異可能是上萬倍的,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殘酷現實。
矽谷投資教父納瓦爾講過,要認識财富創造的原理,賺錢跟辛苦程度沒有完全的必然聯系。稻盛和夫也講過,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所以在這兩件事情上,我們要很認真對待。
掃描下方二維碼,看精彩課程!
成爲不了王興,還有什麽選擇?
王興是善友教授特别佩服的企業家。很多同學希望成爲王興,但問題是你真的有他一樣的能力嗎?成爲王興是一個選擇,但這是一個極其艱難、成功率很低的選擇。
或者我們也可以跟着王興一起幹,這是我更加推崇的一個建議,成爲王興的左膀右臂。但問題是你怎麽知道誰是王興,你要想成爲他的左膀右臂,就必須在他很小的時候甚至是倒黴的時候就跟着他。而且你也不能确定可以走到最後。做企業也是一樣,看準了不一定走得下來,可能中間犯了什麽錯誤被别人頂掉。
第三種方式是成爲王興的合作夥伴,其實也不容易。開個飯店會被美團 " 剝削 ",痛苦之後還要不要繼續堅持?或者幫美團開發軟件,同樣也要被它 " 盤剝 ",這些都是問題。
第四種方式是送外賣,這是 90% 以上人們的選項。這肯定不是最佳選項,因爲這份工作無法收獲長期成長,還面臨風險。舉這個例子,就是要告訴大家,你必須要認真選擇。
第五種方式是買美團的股票,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炒股是 15% 的成功率,創業是 1% 的成功率。
如果成爲不了唐僧和孫悟空,
就當豬八戒!
西遊記裏有五個主人公,你願意當誰?大部分人會選擇唐僧,但首先你得認識皇帝,然後皇帝給你資源,路上還有九九八十一難,我不建議大家輕易選唐僧。
孫悟空呢?業務能力比較強,有七十二變,每一次生死之戰都是他去,你有那麽多命嗎?而且孫悟空是有觀音等大人物罩着的,不是誰都能當孫悟空的。
沙和尚呢?扛着個擔子永遠在走,終點在哪裏都不知道。
白龍馬?什麽擔子都往你身上壓,師父還要坐在你身上,你不會說話也沒法抱怨,萬一真的沒飯吃就會殺馬,你要受的委屈是最大的,風險也是最大的。
我比較喜歡豬八戒這個角色。好像也不怎麽能打,也不怎麽承擔重任,最後人家還是大股東。但隻要豬八戒不在,整個團隊就會吵架,唐僧要念緊箍咒的時候,豬八戒會勸說猴哥不容易。
舉這個例子,我是想告訴大家,要針對自身特質,選一個中間的角色,然後努力去做好它。但是千萬不能背叛,忠誠是很重要的。
恥于談錢不是好事
中國人特别不好意思談錢,這個必須要改。爲什麽?柏拉圖說,财富能帶來最大的福祉,它能極大地增強人們心靈中的甯靜感。
财富是主動人生的基礎,是主動人生必須要具備的條件。
财富能讓人内心變得平和,可以讓你從容地選擇。有誘惑的時候,你可能就會做出錯誤的選擇。我信仰一句話——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是人生最大的投資。但所有的夢想都是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否則夢想就是空想。
但問題在于,中國人的财富教育幾乎是完全缺失的。我們一生都在爲掙錢而努力,卻沒有人教我們怎麽掙錢,大家一定要努力地學。
掃描下方二維碼,看精彩課程!
調動資源的能力比個人能力重要百倍
你的能力主要來源于你能調動的資源,不是說個人能力沒有價值,但是調動資源的能力是能力的放大器。
以 2016 年,我們開電動車 80 天環遊地球爲例:80 天環球的使命是什麽?我們的使命是告訴全世界,一個偉大的新時代到了。如果沒有當年我們去幹這件事情,我們也不能在改變大家開電動車的習慣上貢獻一部分力量,隻有這樣人類才能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是一個極高的使命。
那時候,中國基本上隻有東部沿海有一點充電樁,整個西部是沒有的;全世界除了美國有特斯拉橫貫東西的充電樁,其他國家基本上都是沒有的;歐洲發達國家零零星星地有。
在我們行動之前,所有人的問題都是怎麽回來?怎樣穿越戈壁沙漠?
全球車隊隊長說,這個世界上有電的地方多還是有油的地方多?有人的地方基本上都有電。如果說開汽油車環球是可行的,開電動車同樣是可行的。就是這種邏輯和認知,讓原來的擔憂消解了。
中間我們遇到了很多難題,都借助很多資源一一解決了。我想跟大家講的是,隻有偉大的使命,才能調動不可想象的資源。當你的使命足夠高,就會有更厲害的人跟随你,去實現你的使命。
如何定義個人能力?如果你是指揮航空母艦的将軍,想打誰就打誰。但如果有一天不讓你當指揮官,隻給你一把匕首去砍流氓,你有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要珍惜你的平台,要仔細分析,到底是平台厲害還是你厲害。
個人能力太強好不好?三國裏關羽的戰力是最強的,但關羽死得很難看,而且是死在盟友手裏的。劉封因爲不喜歡他,本可以救卻選了不去救。個人能力過強容易導緻目中無人。劉備呢?他團結的是一個小群體,馬超一直都沒有進入他的核心管理圈子。曹操呢?他真的是太傑出了,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孫權是值得大家學習的,他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無論是周瑜、魯肅還是沒文化的呂蒙、聰明的陸遜,都可以 Hold 住。
如何更好地認知世界?我的 3 點建議
建議 1:很多對世界的認知,要早一點植入
不管學什麽,早都好過遲。人生是沒有起跑線的,你随時都可以起跑。如果非說有一個起跑線,你父母的認知大概是你的起跑線,但問題是大部分家庭父母的認知是落後的。即使你父母的認知是先進的,放到今天可能也是不行的。
但是我需要強調,千萬不要躺平,你就是你孩子的起點,如果你的認知不夠高的話,你孩子還要跟你受一樣的苦。
建議 2:持續找到,幫助你認識世界的好老師
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當下你的老師是誰,你有沒有機會跟他近距離溝通,這個人對你的反饋是不是積極的,是不是真正地在幫你。
讀書很重要,但找到好老師更重要。僅僅讀書是非常有局限性的。第一,你會受到作者主觀的影響。第二,僅靠自己是很難看懂作者思考的。人隻能對自己有共鳴的東西産生感覺,沒有共鳴的都會略過。在名師的指導下,你的進步會很大。
建議 3:盡一切可能,行萬裏路
行萬裏路,與不同的人交流,看到世界的多樣性,會有效地糾正你的偏差。
你會發覺,如果不去那個地方,你不知道别人面臨什麽困境。德國利用烏克蘭事件,把能源結構改了過來。我們過去 50 年一直想改變自身的能源結構,都沒有做到。
稻盛講,現場有神靈。書上看到的,媒體上看到的,很多是不夠真實和準确的。到現場去,才能看到真實的情況。爲什麽呢?認知是有差異的。
主動的人生,要擊穿三大關鍵角色
第一,學會成爲領導者。個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做項目尤其是大項目,不可能通過個人力量來完成,你能調動多大的資源,就是領導力的問題了。
第二,學會成爲生意人。所有項目都是生意,商業構建了整個社會的框架。
第三,學會成爲創新者。大家一定要想明白,下一步要創新做什麽。
1. 學會成爲領導者
很多老闆說自己的公司不行,我的結論是,凡是說自己公司沒有人才的,就是老闆自己不行。
第一,老闆一定要有宏願,才能吸引像樣的人才。延安有什麽好?很多優秀人才都從國民黨過去到延安,住在窯洞裏工作,這其實就是一個偉大的使命在召喚。
第二,老闆要把錢給夠了,把榮譽給夠了。榮譽更加持久一點,金錢到了一定程度效果就沒那麽好了。如果你吸引不到人,這說明你給的不夠。川普爲什麽要當總統?爲了榮譽。
第三,對人性理解與否,很大程度決定了你的成功與否。好的制度激發善意,壞的制度激發惡意,深刻理解人性才能制定出好制度。
芬尼創業初期的理念是," 創造一種機制,把員工變成合作夥伴 "。尊重并給予員工機會,包括共享企業成功的機會。這句話吸引了大量的人加入芬尼。
2. 學會成爲生意人
第一,主動人生的背後,其實就是持續賺錢的能力。一個厲害的生意人,是讓合作夥伴先赢、多赢。李嘉誠也講過," 能賺六分,隻賺五分 ",我的邏輯永遠都是三七分,代理商七,我三。胸懷是什麽,是你到底能分給别人多少錢,這才是你團結别人最關鍵的要素。
第二,最好賣的産品,不是便宜的産品,是有利潤的産品,甚至是貴的産品。蘋果和華爲爲什麽是偉大的企業,因爲它們建立了一個行業,它們做最高端的那一部分,讓所有行業夥伴都有飯吃。我建議大家把資源用在做好産品和品牌建設方面,把價值做高,而不是想辦法做便宜。
第三,做生意,一定要知道這個生意的命脈在什麽地方。芬尼在過去七八年的時間裏躲過了兩大死穴,第一次是煤改電,當時我們定的戰略就是快進快出,這個戰略在 2016 年進入之前就定好了,因爲你見識過,比如電動汽車補貼,光伏補貼,LED 補貼。企業以此爲生,走到最後沒有一個有好結果的。第二次是房地産配套,2016 年左右國家宣布未來 80% 的房子必須是精裝修,我拿到最好的付款條件是九個月,及時退出,避免了被大型房地産公司拖倒。
第四,出了問題不要怕,積極面對是唯一的辦法。客戶最擔心的不是産品貴,而是出了問題沒人管。
3. 學會成爲創新者
創新是需要有契機的,遇到問題就是創新的最好機會。其實公司并不希望太大的變動,但是不變又不行。所以凱文 · 凱利說,問題中隐藏着機會和前所未有的解決方案。一定是在發生事兒的時候,機會才會到來,每一次危機都是最好的機會。遇到問題,要想的就是怎樣解決它。
我們的第一條曲線是在 2009 年之前,即空氣能熱泵的貼牌生産,我們是中國最大的貼牌商。2009 年以後我們就開始裂變國内的品牌,比如家用熱水、家用材料,然後還裂變出另外一條教育線。
第二條大的曲線就是教育線。愛問的教育體系也是按照主動人生、精彩人生來設計的。六大能力分别爲溝通能力、強健體魄、财富能力、欣賞表現能力、探究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曼德拉講過,"我從不失敗,要麽赢得勝利,要麽收獲成長。" 一份職業也好,一份工作也好,隻有一個維度是正确的,就是它的成長性好不好,能不能讓你獲得成長。
在體驗中收獲成長
經曆困境,收獲沉着
你的成長是由你面對過的困難疊加而來的。當每一次遇到麻煩的時候,我的方法論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隻解決本次問題。
所以,當你遇到問題多的時候,你最後收獲的是沉着。
經曆努力,收獲自信
自信是通過努力獲得的,遇到事情真的要全力以赴,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大多數人其實并沒有真正意義上體驗過拼盡全力的過程。
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在德國東部拜訪客戶,突然業務員打電話給我,荷蘭最大的客戶說我們的實驗報告數據是假的,要取消訂單。可我們已經生産了,問題在于兩邊的實驗标準不一樣。我當時距離客戶 800 公裏,連夜開車過去,第二天早上就站在他們公司門口,客戶很吃驚地說,昨天才給你們反映實驗有問題,老闆今天就站在我門口,真夠種。
我跟他講實驗的數據和标準的差異,并且承諾隻要标準差不多就繼續跟我們合作,然後就不談了,直接去吃海鮮。我想告訴大家,很多時候就要努力,努力到感動你的客戶,感動你自己。
經曆行路,收獲認知
行萬裏路,開闊眼界,收獲的才是真認知。不要讓文字上的東西,或者理解力,或者認知的局限性,蒙蔽你的雙眼。
紙上得來終覺淺,行萬裏路雖然要花一定的錢,但絕對是值得的。我們不要總想着省錢,而應該想到把行萬裏路的錢掙回來。
主動體驗世界,收獲人格成長,經曆特别重要,你的經曆就是你的财富,你經曆了困境,你就一定沉着。當你處理各種各樣危機的時候,你就不慌,你就會更自信。在我眼裏,99% 的人其實是不夠資格拼天賦的,因爲努力還不夠。你走得越遠,你的認知就會越豐富,就會越真實。
掃描下方二維碼,看精彩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