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的風還是吹到了春晚,宋曉峰在安徽台春晚大跳科目三,打破了網友最後的希望,也收獲了無數吐槽。
面對質疑,小品導演高海龍也很快回應,稱小品中設置宋曉峰跳科目三是劇情需要,不是爲了加而加。網上流傳的也隻是片段,不是整個故事。
不管網友支不支持,科目三席卷春晚已成必然,安徽衛視、廣東衛視春晚彩排都出現了科目三,遼甯衛視則把科目三放在了春晚倒計時的節目上。
科目三原創者 " 鄉村小明 " 是一位農村小夥,在朋友的開業典禮上他即興創造了這個舞蹈後,被網友剪輯傳遍各大網絡平台。
或許 " 鄉村小明 " 也沒想到,自己即興創造的舞蹈能在全國掀起如此大的模仿狂潮。一時間網紅跳、明星跳、國人跳、外國人跳,甚至連八旬老太太都在跳。
在西安千古情景區,甚至連秦始皇都帶兵馬俑跳科目三。
每到春晚,趙本山的 " 金玉良言 " 總是會被提及—— " 春晚小品,最大的主題是快樂,你那個作品教育不了人 ",這句話可謂說到了觀衆的心坎裏。
那麽,科目三明明沒有對觀衆說教,每次出現也總能掀起熱潮,爲何在 " 科目三該不該出現在春晚 " 的投票中,反對的票數還是一騎絕塵呢?
細細想來,無非是這幾個原因。
春晚該造梗不是融梗
以前是春晚造梗,趙本山一開口,全是笑料,經典數不勝數;趙麗蓉的 " 一百八一杯 ",時至今日依然讓人津津樂道,陳佩斯的 " 吃面條 ",他吃得越猛,觀衆臉上的笑容就越燦爛。
可如今的春晚,全是融梗。如果說春晚是一盤餃子,那節目就像是用 " 網絡熱梗 " 攪和起來的餡料。老年人看不懂,年輕人看厭了。
春晚不該一味迎合年輕觀衆
春晚近在咫尺,參加大聯排的明星楊幂、陳偉霆、毛曉彤、曾舜晞 ...... 放眼望去,幾乎都是流量明星。流量沒有錯,但邀請了大量流量演員,又将科目三搬上春晚,無疑有迎合年輕觀衆的嫌疑。
春晚是阖家歡樂,老少皆宜的春晚,不該一味迎合年輕觀衆。
春晚不該成爲網梗點唱機
以前的春晚,是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現在的春晚是流量明星的 " 鍍金聖地 ",打扮花枝招展,來點網絡熱梗,粉絲一片吹噓,卻留觀衆一片懵逼。
其實科目三沒有錯,它舞蹈輕快,感染力強,它可以出現在廣場舞、網絡上,可以成爲網友生活的調劑品,之所以惹人反感,主要還是它出現在太多不該出現的場合。
從最開始的俄羅斯舞團,到後面的芭蕾舞團,再到楊麗萍的舞團,還有最近的西安兵馬俑,都有它的身影。
如今它更是席卷了春晚,春晚是什麽?從 1979 年到現在,春晚走過了幾十年,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陪伴我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
作爲一台電視晚會,它承載了國人太深太深的情感。它可以展現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美,祖國東西南北的美,而不是成爲網梗點唱機。
其實春晚方面,河南衛視就做得很好。
都說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造山造水造中華,是文化根脈,也是華夏起源。2021 年,河南衛視春晚《唐宮夜宴》爆火,之後河南衛視便以中國傳統節日爲切入點,引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捧,實現了口碑和流量的雙赢。
春晚不是娛樂圈的春晚,而是所有國人的春晚,它可以搞笑、可以有趣,但不能一味融梗、追捧流量,它應該展現出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的風采。
希望中國的孩子們長大後,對于春晚也滿是追憶,而不是張口閉口就是網絡随處可見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