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新冠二次感染,現在該打什麽疫苗?"
4 月 20 日下午,在由上海市免疫學會與 Frontiers 期刊中國區共同承辦的 " 感染免疫高峰論壇(2023 年度)" 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董晨教授向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主任、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提問。
張文宏回答:" 中國内地其實什麽(疫苗)品種都有了,但很多人在想是不是打得更久一點,對這個(疫苗的)品牌不了解,積累更多數據(後再考慮選擇疫苗),但是不管怎麽樣,推薦打二價(疫苗)也可以,打原始單價(疫苗)也可以,還是建議脆弱人群(在第一次接種疫苗)6 個月以後打。所以我在這裏呼籲,建議脆弱人群在 6 個月以後(再次接種),但是二價苗和一價苗都可以。中國的二價苗慢慢出來,也可以打二價苗,它對奧密克戎(Omicron)的效果稍微好一點,但這個數據也隻是臨床試驗中的數據。"
21 日截至午間收盤,A 股生物疫苗闆塊中,智飛生物漲近 4%、康希諾、百克生物上漲約 2%。
面對二次感染,需關注脆弱人群
在上述論壇上,張文宏做了題爲《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講。他介紹,數據顯示,如果新冠病毒發生變異,6 個月後會慢慢出現二次感染,一般規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變異有效突破了人體爲對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會形成感染高峰。他表示,應對新冠二次感染,需關注脆弱人群,不斷地監測、預警,做好藥物儲備,對任何變異株的到來做出快速反應。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322385868
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國、英國)均出現了兩波新冠疫情。張文宏解釋,二次感染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過的人免疫力逐漸衰減,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據監測數據,目前中國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況都是後者。
面對二次感染,仍然需要關注重點人群。丹麥的一項納入了 7000 人的研究對二次感染進行了分析,發現奧密克戎(Omicron)非常容易導緻二次感染,其它毒株則不太容易導緻二次感染。女性、年輕人、醫務工作者更加容易二次感染。
張文宏提醒,國際和國内的數據均顯示,在第一波新冠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感染來臨時感染的風險較高。而對于二次感染,大約 60 歲及以上的人和未接種疫苗的人感染風險較高。
此前,多位專家也就新冠疫情發表了看法。
4 月 1 日,鍾南山院士在 2023 年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呼吸病學專委會學術年會上,強調了預防新冠再感染疫苗是關鍵,面對可能到來的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疫苗接種是 " 保持人群對新冠感染的高免疫性 "。
4 月 13 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 2023 新京智庫春季峰會上演講時表示,回顧剛經曆三年的新冠疫情,還是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新冠流行不僅對普通老百姓,對專業人員一些原本的認知也造成了沖擊,混淆了已經理解 " 很全面 " 的基本概念,比如 " 死亡 "。如果疫情感染的人數很多,雖然病死率很低,但造成的死亡人數規模也可能很大。所以,疫情規模對于死亡的數量和對判斷疫情是否嚴重起着決定性作用。" 從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公布的全球疫情數據來看,新冠全球大流行已經趨于結束," 新冠的發病和死亡對人類的威脅已經不再那麽嚴重 ",吳尊友說。
官方回應 XBB.1.16 流行情況
針對近期社會關注的新冠病毒 XBB.1.16 相關問題,4 月 21 日,國家疾控局表示,我國本土病例中 XBB.1.16 仍維持極低水平,未形成傳播優勢。
什麽是 XBB.1.16 變異株 ?
XBB.1.16 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重組毒株的一種,屬于 XBB 家族,民間取名 " 大角星(Arcturus)"。它是目前全球正在流行的 600 多種變異株之一,也是 137 種 XBB 亞分支之一。XBB.1.16 于 2023 年 1 月首次被發現,随後在印度、美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流行,2023 年 3 月 5 日被正式命名。XBB.1.16 的 S 蛋白上的新增突變位點,使其比父代 XBB.1 更容易傳播,且免疫逃逸能力與 XBB.1.5 相當。鑒于 XBB.1.16 相對于其他變異株的增長優勢,世界衛生組織于 3 月 22 日指定其爲監測變異株。
XBB.1.16 在國内外流行情況如何?
截至 4 月 18 日,全球至少有 33 個國家或地區報告了 XBB.1.16 變異株 3647 條(例),主要來自印度(63.4%)、美國(10.9%)和新加坡(6.9%)。3 月以來印度報告的序列中 XBB.1.16 占比增長迅速,目前已成爲印度主要流行株。美國目前流行的變異株中仍以 XBB.1.5 爲主,但 XBB.1.16 和 XBB.1.9.1 近期占比均上升。由于亞洲部分國家流行 XBB.1.16,我國近期輸入病例中 XBB.1.16 的占比增加。我國本土病例中 XBB.1.16 仍維持極低水平,未形成傳播優勢。
XBB.1.16 有哪些特點?它引起的症狀是否發生了改變?
國外研究顯示,XBB.1.16 的傳播效率略高于此前流行的 XBB.1 和 XBB.1.5 變異株,XBB.1.16 的免疫逃逸能力與 XBB.1.5 相當。目前,暫無感染 XBB.1.16 而導緻重症入院或死亡增多的報道,也未見與其他奧密克戎亞分支相比疾病嚴重程度更高的報告,但在兒童、老年人和有基礎性疾病等脆弱人群中,不排除因個體差異引起較重的臨床表現。
XBB.1.16 會導緻結膜炎嗎?
印度和部分國際媒體報道,XBB.1.16 可引起兒童眼睛發癢、發紅(結膜炎),出現 " 粘眼 ",非膿液。類似眼部症狀在此前流行的新冠毒株感染病例中也有過報道。如果近期出現此類症狀,應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如何避免感染 XBB.1.16?
目前疫苗接種或既往感染留存下的免疫力仍能爲個體提供一定程度的免疫保護。當公衆處于暴露環境、人員密集場所,或者接觸脆弱人群時,仍建議佩戴口罩。同時,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尤其是高齡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等脆弱人群應特别注意自我保護。
編輯 |盧祥勇 杜恒峰
校對 |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澎湃新聞、國家疾控局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