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周二,特斯拉(TSLA)股價低開高走,觸及日内高點 209.82 美元。截至收盤,該股大漲超 7%,股價報收 209.25 美元,再度重返 200 美元,市值一夜飙升 462 億美元(約合人民币 3158 億元),最新市值為 6621 億美元。該股盤初最低交易價格為 189.45 美元。年初至今,特斯拉股價強勢反彈 100%,特斯拉空頭去年的收益已經被抹去一半左右。
據每日經濟新聞 2 月 14 日報道,美國投行 BTIG 的一項技術分析指出,特斯拉在今年開局的強勢表現将會迎來考驗。該行的首席市場技術分析師 Jonathan Krinsky 表示,該股自 1 月 6 日以來的漲勢令一些最樂觀的預測者都感到驚訝,這同樣也是他沒有預見的,但是,這一令人驚訝的漲勢将開始考驗技術指标。該分析師認為,特斯拉的 " 漲勢已基本結束 ",其表現之後将降溫。
股價一個月翻倍
2023 年,受降價、銷量提升等利好刺激,特斯拉股價自 1 月初低點的 100 美元左右,一個月已經翻倍,特斯拉的空頭也度過了非常難受的一個月。
研究機構 Vanda Research 最近的數據顯示,在部分對沖基金做空的時候,散戶投資者正在 " 瘋狂做多 "。該機構上周在一份研報中表示," 特斯拉的漲勢仍在吸引前所未有數量的散戶……我們認為,散戶正在追漲特斯拉,為的是彌補 2022 年的浮虧。但散戶投資者仍然容易受到負面催化劑的影響。"
圖片來源:推特
特斯拉今年以來的連續大漲,也讓去年四季度 " 抄底 " 的一些大佬賺得盆滿缽滿,其中就包括 " 木頭姐 " 凱西 · 伍德。特斯拉股價大漲,除了跟美國股市的總體趨勢有關之外,跟其在中國市場大幅降價密不可分。今年 1 月 6 日,特斯拉中國對 Model 3/Y 進行了新一輪的降價。經過此次調整,中國官網所有在售特斯拉車型都迎來了曆史最低價。其中,Model 3 後輪驅動版下調 3.6 萬元,起步價隻要 22.99 萬元,創下特斯拉售價的曆史新低。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大幅降價不僅掀起了其他車企的 " 價格戰 ",也增加了市場對特斯拉的新需求。馬斯克也表示,1 月份到目前為止,特斯拉看到了有史以來最強的開年訂單量,訂單量是産能的兩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特斯拉将于當地時間 3 月 1 日舉辦 2023 年投資者活動日。該公司表示,投資者将能夠看到該公司最先進的生産線,并與領導團隊就長期擴張計劃、第三代平台、資本配置等問題進行讨論。此外,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 2 月 8 日在社交媒體稱,特斯拉的宏偉藍圖第三篇章(Master Plan Part 3)——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續能源之路一一将于投資者活動日公布。一些分析師預計,這一事件可能會成為增強投資者信心的潛在催化劑。
外界猜測,投資者活動日上會公布有關廉價新車型的信息。這或将對其他競争對手,尤其是生産低檔車的汽車制造商造成比較大的沖擊。
特斯拉登上美國 " 春晚 "
作為全球電動汽車行業的 " 頂流 ",特斯拉出現在今年 " 超級碗 " 比賽的黃金時段廣告中。不過,這則時長 30 秒的廣告卻在反複告誡觀衆,應完全禁止特斯拉的 " 全自動駕駛系統 "(FSD)進入公共交通系統。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廣告内容顯示,一輛據稱已開啟 FSD 的特斯拉 Model 3 在學校人行橫道上撞倒并碾過一個兒童比例大小的假人;在與對向會車時會無故擺動車身;在遇到橫穿道路的嬰兒車時撞倒并未減速;無法識别路旁校車的 " 停車 " 标識等。不過,視頻中的大部分鏡頭是在車輛外部拍攝,無法确認 FSD 功能是否開啟。
" 特斯拉的 FSD 對公衆安全造成威脅,是一項‘虛假宣傳’‘無能可悲’的技術,90% 的人認為這項技術應該被立即禁止,為什麼美國交通安全委員會(NHTSA)還讓特斯拉 FSD 上路?" 上述廣告中稱。
據報道,該則廣告視頻是由 " 黎明計劃 "(The Dawn Project)制作,其背後主導者為美國億萬富豪、Green Hills Software 首席執行官丹 · 奧多德(Dan O ’ Dowd),該組織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曝光特斯拉 FSD 相關技術問題。
據 " 黎明計劃 " 方面透露,上述廣告已在今年 " 超級碗 " 期間于美國部分區域播出,廣告的投放費用約 59.8 萬美元 ( 約合人民币 408 萬元 ) 。而在 " 超級碗 " 結束後,還将推出一系列電視和印刷廣告,呼籲當局對特斯拉在公共道路上部署危險的 FSD 系統采取緊急行動。
作為特斯拉的 " 頭号黑粉 "," 黎明計劃 " 并非首次向特斯拉 FSD" 開火 "。2022 年 1 月,該組織就曾在紐約時報投放整版廣告,稱特斯拉 FSD 為 " 财富 500 強公司有史以來最糟糕的軟件 ",并聲稱其 " 每八分鐘就會發生一次嚴重故障 "。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每經網(記者:蔡鼎、董天意)
(免責聲明:本文内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