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藍鲸 TMT 頻道 2 月 22 日訊,據上海徐彙法院官方微信公衆号,日前,徐彙法院對一起網絡不正當競争糾紛案作出判決,認定被告 " 全能車 "APP 運營方構成不正當競争,賠償原告 " 哈啰單車 " 運營方 6150 萬餘元。
" 全能車 "APP 于 2017 年上線,号召用戶注冊爲 " 全能車 " 用戶的同時共享市面上已有的品牌單車賬戶,雖也需向 " 全能車 " 繳納一定費用,但用戶每日依據共享品牌不同能夠獲得數額不等的收益,以此在短時間内積累了大量客戶。借助模拟登錄等技術手段," 全能車 "APP 可以實現對各大品牌單車開鎖、關鎖的物理功能,使其注冊用戶可以暢騎包括 " 哈啰單車 " 在内的各大品牌單車。
徐彙法院經審理認爲," 全能車 "APP 的出現直接沖擊并颠覆了以 " 哈啰單車 " 運營方爲代表的共享單車企業 " 互聯網信息運維 - 共享單車硬件提供 - 向消費者提供服務 " 的閉環商業結構,通過引入不同共享單車的品牌選擇,直接增加了供應來源,不但成爲單車騎行市場交易機會的直接争奪者,也影響和改變了各項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故認定 " 全能車 " 運營方具有競争屬性,可以适用反不正當競争法。
徐彙法院根據原告提交的證據、" 全能車 "APP 後台相關數據、司法鑒定意見書和生效刑事判決中認定的事實計算原告實際損失,判決被告在報刊媒體上刊登聲明、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 6140 萬餘元及維權合理費用 10 萬餘元。
實際上,這并非全能車首次涉案。據報道,2019 年 8 月,上海公安機關破獲了一起能解鎖共享單車的萬能 APP 案。彼時,警方介紹稱,8 月他們接到哈羅等共享單車公司報案稱,某公司推出的一款名叫 " 全能車 " 的 APP 軟件,影響了很多共享單車企業的正常服務,造成共享單車公司人民币損失約 3 億元。8 月 28 日,專案組趕赴廣東省深圳市,抓獲犯罪嫌疑人李某、張某、胡某等 14 名犯罪嫌疑人員,現場查獲 68 台服務器。
截至發稿,記者在華爲應用市場、蘋果 App Store 等搜索 " 全能車 ",均爲發現相關軟件。據悉,該 APP 此前因爲被舉報侵權而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