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名從 2015 年就開始做新能源汽車報道的媒體人,我之前一直有個觀點:
什麽傳統品牌做純電動車我都不覺得可惜,但是如果 MINI 做純電動車,我覺得這品牌算完蛋了。
原因特别簡單,MINI 在我心目中,一直是輕快駕駛感受的典範,簡單,純粹,除了駕駛,啥也沒有,這就挺好。
但換成電動車,加上電池,輕巧這個标簽可能就沒了,沒了輕巧這個标簽,MINI 似乎也就不 MINI 了。
我的态度轉變,源自于倆月前純電 MINI Cooper 的上市試駕。
售價 18.98 到 25.98 萬的純電動 MINI Cooper,可能是今年以來,評價最兩極分化的一款純電動車。
純電 MINI Cooper,圖片來自作者拍攝
一方面,如果對比 MINI 自家車型,純電動 MINI 性價比很高。動力參數堪比燃油 MINI 的 JCW 車型(MINI 條線中最運動的一個系列),起售價也足夠低,如果再考慮純電車型減免的購置稅,入手一台全新 MINI 的門檻,從未如此之低。
另一方面,如果對比目前市場上的其他車型,在這個價格區間,選擇可太多了。在性能參數上,MINI 并不占什麽優勢,自然也就顯得沒什麽性價比。
不過可能因爲我自己是一個兩門小車愛好者,在短暫的試駕後,我對這款車的好感極強,甚至動了把自己的寶馬 M2 置換成純電 MINI Cooper 的心思。
原因也很簡單,燃油的 M2,确實很棒,是很多人的夢想車型,但經過了 4 年的用車年限後,我的日常持有和維護成本都太高了,而且自己對這輛車的駕駛樂趣,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基本上就是北京日常通勤堵車時候的糟心。
所以,純電 MINI Cooper,就成了目前市面上,唯一的,能提供正常駕駛體驗的純電 3 門小車(不是說五菱宏光 mini EV 駕駛體驗不正常,但确實不是一個玩意兒)。
雖然驅動方式換成了純電,但輕巧的駕駛體驗還在,而且,和目前市面上普通消費者越來越了解的國産品牌新能源車不同,越來越多的車在堅定不移的堆科技配置,堆豪華材料來主打性價比,純電 MINI Cooper,雖然參數看上去确實沒什麽性價比,但獨特性,是拉滿了。
今天,純電 MINI 的第二款車,MINI Aceman 上市了,售價 19.99 萬到 26.49 萬。
MINI Aceman,圖片來自 MINI 官方
和純電 MINI Cooper 不同的是,這款車,是 5 門車(5 門是 MINI 官方的說法,按照我們最熟悉的理解方式,應該算 4 門 5 座車型),沒有了兩門小車的獨特性,Aceman 似乎顯得更沒有性價比了。
但在重慶體驗了一整天的 Aceman,我開始覺得,這款 " 沒有性價比 " 且不算特别小的小車,也有機會,獲得一部分人的青睐。
雖然大了,但還是挺 MINI
說 MINI Aceman 是個不算特别小的小車,是因爲這輛車的尺寸,在純電 3 門 MINI Cooper 和 MINI Countryman 之間,車長 4.1 m。
如果做個更直接的對比,目前市面上類似的緊湊型 SUV:
Smart 精靈 1,車長 4270mm
極氪 X,車長 4450mm
沃爾沃 EX30,車長 4233mm
奧迪 Q3,車長 4498mm
本田 CR- V ,車長 4703mm
所以雖然因爲比較硬的車身線條,讓 MINI Aceman 在圖片中,顯得挺大,但實際上,這并不是輛尺寸很大的純電緊湊 SUV。
但多虧了電動化平台,以及四個輪子貼近車身四個角落的布局,MINI Aceman 的車身内部空間,并不會像傳統的燃油緊湊型 SUV 那樣 " 緊湊 "。
甚至,MINI Aceman 車内的空間表現,比尺寸更大的燃油版 MINI Countryman 還要好一些。
車内空間,即便是對于緊湊型 SUV,其實也是個挺重要的産品點,因爲對于想要購買小車的普通消費者,雖然都希望車身能盡可能的小巧,靈活,方便在城市中穿行,但如果車内空間過小,還是會很直接的影響到一些實際用車場景的實用性。
而從整車的駕駛感受來看,這輛車,還是保留了 MINI 輕巧的特點。
最直觀能感受的,是尺寸并不算大的方向盤,轉向指向很好,打起方向感覺非常順手,燃油 MINI 的方向盤因爲過重,讓人又愛又恨,喜歡的人,覺得這種轉向手感很紮實,很像卡丁車,不喜歡的人,覺得我就想買個精緻小車,不想開車時候像在練肌肉。而無論是純電動 MINI Cooper 還是剛上市的純電動 MINI Aceman,方向盤都更輕了,可能 MINI 老車主會覺得有點兒過輕,但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手感其實剛剛好,不會像有些電動車一樣,轉向手感 " 很假 ",而是能非常直接的反饋路感。
看不到摸不到但能感受到的,是一個叫做 ARB 加速限滑穩定控制系統的技術。
大部分消費者都很熟悉 ABS 防抱死系統,這個系統的工作原理是當你全力踩下刹車時,ABS 系統把刹車盤斷斷續續頂開,防止刹車抱死,輪子不轉,影響車輛的刹車性能。
而寶馬用在純電 MINI 上面的 ARB 系統,工作邏輯類似,是通過軟件的控制,讓車輛在快速加速時,處在半抓地半打滑的工作狀态,确保車輛的動力能一直以最高效的方式輸出在路面上。
所以即便純電 MINI Cooper 和 MINI Aceman 的電機馬力并不算太高,但在加速時和車輛在彎道中時,動力都能夠随踩随到,也不會像很多大馬力電動車一樣,讓駕駛者不太敢用力踩油門,每一腳的油門輸入,都是可控的。
至于内飾,剛剛上市的純電 MINI Aceman 和前段時間上市的純電 MINI Cooper 是一個風格,行業内獨有的圓形中控評,看起來确實很酷,而且還能把自定義的照片通過 MINI app 投射在上面。
車内沒有任何類似于真皮這樣的奢華材料,而是大量的織物和硬塑料材質,材料不太高級,但設計很獨特,車内的氛圍燈,也會投射在織物駕駛台上,在不同的駕駛模式下,氛圍燈還會以不同的燈光樣式在駕駛台上投影,不咋豪華,但氛圍拉滿。
圖中藍色條紋,是車内氛圍燈,圖片來自作者拍攝
圓形屏幕下,沒有取消實體按鍵,并且保留了傳統 MINI 像飛機操作台一樣的實體按鍵,尤其是上電(或者應該保留傳統說法叫點火?)的那個旋鈕,确實可以取消,但保留下來,挺有儀式感。
圖片來自作者拍攝
雖然在互聯網上,這樣内飾可能會被冠以 " 降低成本 " 的标簽,但毫不誇張,前段時間,我因爲自己對純電 MINI Cooper 感興趣,去了好幾趟 MINI 的 4S 店,大部分看車的潛在客戶,都是對這套内飾,給出了挺高的評價。
這不是一輛完美的車
雖然我們所有人都懂這個道理,沒有車是完美的。
但在我們的新能源車市場,确實各家廠商都在竭盡全力,把每一輛新車,都宣傳的像一輛完美的車。
雖然上述文章,說了很多純電 MINI 的優點,但剛剛上市的 MINI Aceman,其實也有點明顯的問題。
首先,MINI Aceman 的續航确實有點短,CLTC 工況下,隻有 445 或者 450 公裏,要知道,CLTC 并不是個很準的工況,實際的續航裏程,一般要打個 7 折或者 8 折。在重慶半天的試駕後,我開的 Aceman 試駕車大概還剩下 75% 左右的電,但表顯的裏程,隻剩下 245km 了(也就是全程續航 326 公裏左右)。
屏幕右上角是續航,圖片來自作者拍攝
雖然 MINI 作爲寶馬家的電動車,繼承了表顯裏程都很準的特點,且 MINI,确實也就适合在城市中代步用,但如果你自己沒有充電樁且通勤距離确實不短,或者是生活在冬天比較冷的北方,Aceman 的續航,可能确實會有點兒讓人難受。
其次是那塊兒圓形屏幕的車機,設計審美很在線,看起來很酷,但操作起來,确實不太好使。
因爲這塊兒車規級圓形屏幕和與之匹配的系統研發周期很長,所以今年交付的純電 MINI,還用的是 8155 芯片,這對比國産新能源車還是有點兒落後,滑動快起來後,就會有點兒卡。
系統的操作邏輯也挺複雜的,爲了最大化顯示效率,很多按鈕都做的比較小,這也就造成了,駕駛員在開車時,想精準操控,有些困難,而且二級菜單也比較複雜,新車主想找個功能設置,真挺費勁的。
圓形屏幕确實很酷,但小按鈕,操作沒那麽便利,圖片來自自己拍攝
倒是從我自己的經驗來看,雖然現在的智能汽車車機功能越來越多,但其實作爲實際車主,适應後,就也不需要太多功能,反倒是讓人看着舒心,這事兒最重要。
可能,真正的純電 MINI 車主,覺得這系統還行?如果我們的讀者裏有車主可以分享下自己的感受。
你看,MINI 這車不但性價比不高,暴露出來的毛病還都是國産品牌的強項,這車是不是就完蛋了?
如果從商業理性的角度,MINI Aceman 這車可能确實很難在中國市場獲得成功,畢竟别說 MINI,就是所有的國産新能源品牌,精緻小車,賣得都不好。
歸根結底這就是個小衆市場,盡管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汽車用車場景也越來越細分,但普通消費者,肯定還是希望能有一款盡量全能或者說是盡量完美的車的車。畢竟,大城市要限牌,小城市,咱也沒到一個人可以擁有好幾輛車的富裕階段。
但 MINI,也向來不是一個想要讨好所有人的品牌。
如果你問一個燃油 MINI 車主自己的車有毛病嗎?他大概有好多想吐槽的地方,内飾太簡陋,車内空間也不好,方向盤死沉,車機沒什麽功能,但你要問這車主買 MINI 後悔嗎,得到的回答,可能絕大多數都是不後悔。
任何一個成熟的汽車品牌能存活至今,是因爲這個品牌的車主,總能在這個品牌身上,找到一些别的品牌沒有的獨特特質。
戴森創始人和他收藏的 MINI,圖片來自戴森官方
MINI 的特質,肯定不是我們現在市場上大多數廠商在傳播時想要凸顯的性價比,或者是輔助駕駛甚至是智能座艙。而是一種個性化的生活方式。
這種生活方式,是車主自己的,不是 MINI 灌輸給車主的。
不是要在發布會上展示自己什麽産品點遙遙領先,給車主一個向身邊好友顯擺自己購車合理性的談資。
也不是要告訴車主,在如此激烈的競争環境下,MINI 肯定是最後的勝利者或者是存活者,才能讓車主去信任 MINI,購買 MINI。
65 年前,因爲石油危機,英國需要經濟型轎車,MINI 誕生了,那時候的 MINI,絕對是一個消費者的理性化選擇。
65 年後,如今的 MINI,已經成了個性化和娛樂化的選擇,甚至和理性與性價比毫不沾邊,但這是個壞事兒嗎?
倒也不是。
大概每個車的人内心都有一款不可替代的 Dream Car,大家的選擇各不相同,因爲每個人喜好不同,且市場上有足夠豐富的個性化選擇。
智能電動車時代,我們看了太多的 " 行業首發 "" 吊打友商 "" 遙遙領先 ",有一兩款不跟風,不完美,不趨同的新車,其實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