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9 月 18 日,是 " 九一八 " 事變爆發 92 周年紀念日。92 年前,山河變色,國土淪喪,中華民族開啓了長達 14 年的浴血奮戰。92 年後,硝煙散去,山河重振,中華民族的複興腳步不可阻擋。9 月 18 日上午,南京全城拉響警報,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升國旗儀式,撞響和平大鍾,警醒世人,勿忘曆史,吾輩自強!
△抗戰曆史記憶版畫展
當天," 永遠的銘刻——抗戰曆史記憶版畫展 " 在紀念館開幕,百餘幅作品,銘刻抗戰曆史記憶。據悉,展覽将持續至 2024 年 1 月 1 日。
警報爲曆史而鳴,鍾聲爲和平而響
當天上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與全國抗戰類紀念館同步舉行銘記 " 九一八 " 事變爆發 92 周年活動。
紀念館 " 古城的災難 " 雕塑上方懸挂 " 銘記曆史 勿忘九一八 " 橫幅。9 時 18 分," 升國旗、唱國歌 " 儀式開始。全體人員面向國旗肅立緻敬,脫帽行注目禮,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升旗儀式後,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餘昌祥的女兒餘惠如作爲後代代表發言。她說:"1937 年,我父親餘昌祥 11 歲。他的生父餘必福,被日軍抓去當挑夫,後在中華門外小市口慘遭殺害。父親的養父當時身中日軍兩槍七刀,僥幸逃生。我父親的遺願是讓曆史悲劇不再重演,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永遠生活在和平的陽光下。作爲他的子女,我更有責任和義務,銘記這段沉痛的曆史,傳承曆史記憶,爲維護和平安甯,盡自己一份力。"
△鍾聲爲和平而響
9 時 25 分," 撞響和平大鍾 " 儀式開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後代代表、青少年代表、教師代表、部隊官兵代表、紀念館紫金草志願者代表等共 6 人共同撞響和平大鍾。大家在鍾聲裏銘記曆史、珍愛和平。
10 時,南京全城拉響防空警報。前來紀念館參觀的觀衆紛紛駐足默哀。警報聲警醒着世人,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百餘幅作品永遠地銘刻抗戰曆史記憶
上午 10 時 30 分,由中國美術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金陵美術館共同主辦、江蘇省美術館支持的 " 永遠的銘刻——抗戰曆史記憶版畫展 " 在紀念館 3 号展廳開幕。
△開幕式現場
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在開幕式上緻辭。他表示,92 年前的今天,成爲中國人民奮起反抗的起點,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給中國造成了空前的災難。在艱苦卓絕的 14 年抗戰中,無數中華兒女,爲國家生存而戰,爲民族複興而戰,爲人類正義而戰,爲了最後的勝利,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值得永遠銘記。
開幕式上,金陵美術館館長、本次展覽的策展人劉春傑說:" 我們不忍心翻開人類曆史上最黑暗的那一頁,但我們必須翻開,而且要時時翻開,爲了不能忘卻的紀念。中國版畫和中華民族興衰緊密相關,與廣大民衆的命運血肉相連。今天我們集結版畫,就是要築牢曆史記憶,弘揚以愛國主義爲核心的民族精神。"
△抗戰曆史記憶版畫展
此次版畫展精選百餘幅作品,向觀衆集中呈現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李桦、王琦、古元、彥涵、力群等第一代新興版畫藝術家和當代版畫創作者的傑作。版畫展由 " 鐵蹄之下 "" 南京浩劫 "" 抗争到底 "" 萬衆一心 "" 記憶傳承 " 五個關鍵詞串聯。
" 鐵蹄之下 " 精選了中國美術館珍貴藏品《怒吼吧,中國!》,以入木三分的遒勁刀法和線條刻畫了奮力反抗的中國人形象,在抗日戰争如火如荼的現實中記錄日本侵華戰争給中國人民造成的深重苦難,體現了日軍的殘暴和戰争的災難。
" 南京浩劫 " 精選的 15 幅作品來源于版畫家程勉耗時 30 年創作的《血寰——南京大屠殺系列木刻組畫》,由 14 幅小尺度版畫和 1 幅高 1.2 米、長 2.5 米的主體性畫作組成,以史詩的方式訴說南京大屠殺慘案,充滿了血淚控訴和不屈抗争力量。
△南京版畫家程勉站在主畫作前
90 歲高齡的南京版畫家程勉站在主畫作《血——公元 1937.12.13》面前,久久凝視着,他介紹,這幅畫是整組作品中的靈魂,它牽動着 14 幅畫連成一體,這幅畫光是闆刻,就花了一年的時間,因爲畫幅很大,有的時候隻能挂在牆上刻,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體力活。程勉說:" 我所感受到的,是當時就要死的人,争取生存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勞動中有,生活中有,生死過程中更有。哪怕身體被捆綁、沒有辦法反抗,但抗戰的精神不滅。"
△抗戰曆史記憶版畫展
據悉,展覽将持續至 2024 年 1 月 1 日。開展當天,不少觀衆被展覽吸引。來自南京藝術學院的研三學生栾沛霓說:" 生在和平年代,我們沒有親眼見證當年的血與淚,但讀研的第一年就來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廣場上的一組群雕,讓我很震撼,心情也很沉重。這次來參觀版畫展,對抗日戰争這段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的願望,就是世界和平。"
和她一起來參觀的同學吳桐是南京人,她說,自己生在和平年代,但應該銘記這段慘痛的曆史。
現代快報 + 記者 徐夢雲 / 文 顧聞 / 攝
(校對 周露 編輯 吳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