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婷的人生中,存在着一個假象與一個真相。
假象是,有人常将電視劇中那個溫婉大方的"梅婷",與現實生活中的梅婷劃上等号,但真相卻是,梅婷從小就是個狠人,且很少妥協。
比如十幾歲時,她放棄了一份穩定且極有前景的軍隊工作,背着父母退伍考入中戲;誰知道進了中戲沒1年,她又爲了進組拍戲,隻留下一封信,便毅然決然退學;
進入演藝圈後,她兩次在事業高點閃婚,絲毫不在意外界目光;再之後,她成爲了母親,在生第一個孩子時經曆一次極其危險的羊水栓塞,卻依舊在第二年迎來了第二個孩子。
如果将這些經曆放在一起,提煉出梅婷人生的幾個關鍵詞,或許會是——大膽,不認輸,拒絕"吃一塹長一智"。
但縱使如此生動,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梅婷的這一面依舊被隐藏在角色之後。
直到前不久,她在電視劇《回來的女兒》中扮演了一個極其陰郁的母親,并貢獻出數個經典的恐怖鏡頭。
劇播出後,梅婷的演技開始被廣泛讨論,有人稱她爲"成年陰影",感歎那個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柔弱的梅湘南,竟會在20多年後徹底黑化。
但實際上,人們并不知道的是,梅婷的"狠",早在30多年前就已準備就緒了。
1993年初,姜文籌拍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他在南京暫設了一間辦公室,以用來選角。
梅婷聽聞後,特意從上海趕來,隻爲面試劇中"米蘭"一角。
在辦公室,姜文見到了彼時正在部隊跳舞的梅婷,上下打量一番後,他便讓梅婷回去:"你看起來像還沒發育,你太瘦了。"
聽罷,梅婷十分不服,她回怼道:"因爲你們南京太熱了,我是這兩天被熱瘦了。"
雖然最終,梅婷也沒有争取到米蘭這一角色,但她堅持争取的勁頭,倒是與米蘭有幾分相似。
後來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扮演"米蘭"的甯靜
這一年,梅婷18歲,已經跳了十幾年舞,正在南京軍區前線歌舞團當兵。
再過幾個月,她将要被提爲正排級幹部,走上一條安穩且順遂的人生道路,但在之後幾個月裏,一些事情的出現,将這些全部改變。
如今看,如果以這一年爲轉折點,那麽往前看,梅婷是出生在部隊大院的孩子,她的父親是軍醫,母親則曾是一位老師。
梅婷小時候
7歲那年,她考入南京小紅花藝術團,因爲父母工作忙,加上家中居住面積小,考入藝術團後,梅婷便開啓了長達5年的住校生涯。
在學校裏,梅婷通常半年才能回一次家,每次臨行前,母親都會給她準備一大包零食,通常,這些零食會在下一次放假回家前,被消耗殆盡,沒有零食又嘴饞時,梅婷還和朋友吃過闆藍根顆粒。
因爲長得好看,那時起梅婷就偶爾會出演一些劇集,也是因爲長得好看,在學校,梅婷常常會收到來自隔壁班男生的情書。
父親總覺得不放心,一次,他聽說南京前線歌舞團正在招生,便送梅婷去參加考試,父親對此的解釋是:
"她在部隊裏,我才比較放心。"
在部隊中年幼的梅婷(左)
但縱使在部隊,梅婷的美貌依舊爲她帶來了機會。1994年春晚,陳佩斯與朱時茂帶來了一檔加入魔術元素的小品《大變活人》。
小品的設定是将陳佩斯變成一名青春靓麗的美女,而被選中出演美女的,則是那年19歲的梅婷。
小品《大變活人》中的梅婷與朱時茂
也是在這一年,京圈導演葉大鷹準備拍攝電視劇《血色童心》,男主角選定爲彼時18歲的陸毅,而女主角卻一直懸而未定。
電視劇《血色童心》中18歲的陸毅
直到有一次,葉大鷹看到了梅婷的照片,當即決定邀請她出演,如此之下,梅婷第一次成爲了主角。
拍攝《血色童心》時恰好是冬天,在零下40度的俄羅斯,有時拍攝機器都被凍到無法運行,梅婷與陸毅卻隻能穿着薄薄的衣服拍攝,每次拍完戲後,工作人員都會立刻将兩人帶回酒店,用燒酒替他們取暖。
電視劇《血色童心》中19歲的梅婷
雖然環境惡劣、拍攝辛苦,但梅婷依舊覺得演戲這件事太有趣、太讓人興奮。
拍完戲之後,她回到部隊,轉頭就瞞着父母偷偷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雖然專業課過關,但因爲沒有轉業,部隊無法給出相關證明,所以梅婷未能參加文化課考試。
眼看演員夢想要被打撒,梅婷孤注一擲,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退役,報考中央戲劇學院。
梅婷是一個很要強的人。
比如當年剛進入南京前線歌舞團時,因爲個子高、長得好看,加上舞蹈經驗足,所以團裏排的第一支群舞,便是讓梅婷擔任領舞,而這也成爲她唯一一次擔任領舞。
在團裏,梅婷的硬性條件與天賦并不算出衆,而随着其他女生漸漸長高,梅婷漸漸跳不上獨舞,跳不上雙人舞,更跳不上三人舞。
爲此,梅婷甚至想過去做矯正手術,将自己的腳背調整得更适合跳舞。
梅婷說:"我很要強,當我發覺自己在跳舞道路上可能走不遠時,我便決定換一條路試試。"
在部隊中的梅婷
1996年,退伍後的梅婷考入了中央戲劇學院,成爲了96表演班的一員,與同班的章子怡、曾黎、袁泉、秦海璐、胡靜、張彤、李馨雨一起,被稱爲"中戲八大金钗"。
除此之外,班裏還有現在依舊活躍在演藝圈的劉烨與秦昊。
梅婷退學後,剩下7朵金花的合照
如今看,當年爲了進入中戲大門,梅婷放棄了軍隊的工作,連續備考三年,可謂是費勁心力,但誰也沒想到,進去不到一年,梅婷就退學了。
1996年,電視劇《北方故事》的導演邀請梅婷出演,而這部劇的編劇,恰好是之前拒絕過梅婷的姜文。
在當時,中戲有一項硬性要求:大一的新生不能夠接戲,面對這一規定,劇組與學校幾次交涉卻并未成功。
梅婷一氣之下寫下一封退學信,又将退學金交給好友胡靜,便離開了中戲。
這部讓梅婷退學的《北方故事》并沒有大火,多年後,梅婷回憶起當年退學的決定,承認自己有些沖動:
"現在想來,如果和學校好好商量,或許能夠有解決的辦法。"
梅婷考中戲時的證件照
雖然後悔,但如果再來一遍,大概梅婷還會作出相同的決定,畢竟,在某種角度分析,沖動也代表着某種執着,而這種執着會貫穿梅婷的人生,讓同樣的故事不斷重演。
比如爲了演戲,梅婷退了學,但演戲沒多久,梅婷卻又從片場逃跑了。
1997年,導演葉大鷹再次找到梅婷,邀請她與張國榮搭檔,出演電影《紅色戀人》。
梅婷與張國榮
爲了這部劇,梅婷準備了很久——學英語、健身、練台詞,結果拍戲時,她卻不斷被導演與攝像"挑毛病"。
因爲學過舞蹈,所以梅婷在形體上會有一些動作習慣,每次動作不對時,攝像師便會走過來,對着她的腿踹一腳。
而因爲她扮演的角色需要保持在一個清瘦的狀态,每次吃飯時,工作人員會将她菜裏的肉全都挑出來。
在這樣的高壓下,有一天梅婷突然忍無可忍:"你們都覺得我不對,我不演了"。
之後她背着包告訴工作人員自己要去健身,便獨自去往了火車站,準備回南京,但沒過多久,就被工作人員發現,又将她勸回了劇組。
雖然這部劇拍得辛苦,卻讓梅婷一戰成名,赢得了第2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影後和中國電影華表獎。
電影《紅色戀人》中的張國榮與梅婷
拍完《紅色戀人》後,梅婷回了一次中戲看望曾經的同學,坐在學校的操場,梅婷晃着手中的眼鏡對章子怡說:"這個墨鏡是ck(品牌)的,張國榮送給我的。"
章子怡羨慕地說:"哇,張國榮送你眼鏡。"
章子怡聊梅婷
毋庸置疑,縱使在星光熠熠的96明星班裏,梅婷的成名過程也是最早且最順利的,《紅色戀人》之後,梅婷人氣越來越旺,接連出演了多部影視作品。
處在事業的高峰處,前途一片光明,但意料之中,梅婷又再次做出一件讓人震驚的事——閃婚。
梅婷很早便開始住校,讀初中時,每次晚上熄燈後,梅婷總會和同宿舍的女生聊天,有一次她們聊起愛情,恰巧被路過的值班老師聽到,老師笑了笑對梅婷說:
"愛情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對那時的梅婷而言,她并未能理解老師這句話背後的意思,後來,長大成人後,梅婷依舊不認爲愛情是一件很苦的事情,但卻也明白,愛情絕非如同情感小說中寫下的一般,隻有甜蜜。
梅婷舊照
2001年,在一次聚會上,梅婷認識了剛從法國回來的藝術青年鄢頗。在聚會上,鄢頗對梅婷一見鍾情,并立刻要來了她的電話。
在朋友的記憶裏,追求梅婷時的鄢頗十分體貼,不僅一有空就去探班,還會親自煮湯給梅婷喝,後來回憶起這段感情,梅婷說:
"我那時候也是一個人飄飄蕩蕩的,特别想要一個溫暖的港灣。"
梅婷聊鄢頗
在鄢頗猛烈的攻勢下,兩人很快戀愛,并且在交往4個月後便決定閃婚,對于梅婷的這一決定,身邊的許多朋友都并不支持。
一方面,他們覺得兩人交往時間過短,對彼此沒有足夠深入的了解, 另一方面則是梅婷彼時正處于事業高點——
2001年,梅婷與馮遠征主演的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播出,在電視劇中,馮遠征飾演了一位有暴力傾向的丈夫,梅婷則飾演她的妻子"梅湘南"。
作爲中國第一部直觀反映家庭暴力的影視作品,這播劇在播出後飛速走紅,馮遠征也憑借着過于生動的表演,成爲了"幾代人的童年陰影"。
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馮遠征與梅婷
多年後,馮遠征回憶當年爆紅後的日子,形容自己爲:"到哪裏都要挨罵。"
有一次馮遠征去東北工作,走在路上,一個大姐突然沖出來,拍了他一巴掌,對他說:"安嘉和,你以後不許再打梅婷了。"
最火的時候,馮遠征的丈母娘還打電話給他的妻子,吞吞吐吐地問女兒:"最近還好吧?以後别讓小馮演這種角色了。"
另一面,梅婷卻憑借這部電視劇,在觀衆心中留下了"溫柔和婉"的形象,日後她再演電視劇,人們一看到她,總會充滿憐惜。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梅婷
眼看更多機會被遞到梅婷眼前,她卻在此時,毅然決然地決定結婚。
這一年梅婷26歲,她與鄢頗沒有辦酒席,隻是與家人們簡單舉行了一場儀式,婚後兩人度過了一段甜蜜期。
梅婷多次在媒體前稱贊丈夫溫柔,形容他幹淨且溫暖,在生活中,梅婷也将自己多年積攢的人脈與朋友介紹給鄢頗。
梅婷與鄢頗
2005年,鄢頗轉型成爲導演,梅婷更是拿出了自己演戲以來攢下的200多萬,幫助丈夫拍戲,并親自出演電影中的女一号。
在電影中,與梅婷演對手戲的是周迅的前男友、齊溪的前夫宋甯峰。
電影《阿司匹林》中的梅婷與宋甯峰
回到當年,流量并沒有眷顧《阿司匹林》——這部電影雖然收獲了幾個獎項,但票房卻慘敗。梅婷與鄢頗的婚姻,也在這之後走到了盡頭。
2007年,梅婷在自己的博客上承認兩人已于一年前離婚,在博客中,她寫道:
"我和鄢頗都是很簡單的人,也都是很普通的人,和他相識相伴的這六年,留下了許多幸福和美好的回憶,雖然我們的婚姻結束了,但我們還是很要好的朋友,隻是沒有緣分在一起了。"
在梅婷的口中,她将自己與鄢頗離婚的理由歸因爲"兩人性格不合"。
梅婷談離婚
但媒體卻頻頻爆出,還沒離婚時,鄢頗就曾與不同女性共同出遊,離婚後,鄢頗又談起了戀愛,有媒體猜測,這段新感情才是讓梅婷婚姻破裂的原因。
對此,梅婷親自出面否定:"希望大家不要傷及無辜"。
梅婷否認李小冉插足自己婚姻
時過境遷,梅婷依舊不認爲愛情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她更不希望,愛情帶來的與留下的,隻有心碎與悲傷。
在演藝圈裏,如果以運氣作爲标準來劃分演員,梅婷無疑會被歸爲"運氣好"的一類。
比如少年時憑借一部《血色童心》踏入演藝圈;考入中戲第一年就能以女主角的身份,與張國榮搭檔演出;任性退學後又接拍了大熱劇集《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而在離婚、走入30歲後,她又遇到人生中另一部标志性的作品——《父母愛情》。
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郭濤與梅婷
《父母愛情》的前身,本是編劇劉靜于1993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在當年,這部小說被姜文看到,他很喜歡這個故事,便給了劉靜5萬塊錢,買下了這部小說的電影版權。
但後來因爲種種原因,這部小說未能順利被改編爲電影,直到多年後,有人再次聯系到劉靜,希望翻拍這個故事。
彼時,姜文購買的版權已失效,但劉靜依舊打電話給姜文,征求他再次售出劇本的允許。
電話那頭,姜文不僅爽快答應,并且主動請纓出演劇中男主角"江德福"一角,他還打電話給《甄嬛傳》的導演鄭曉龍,邀請他擔任導演,而女主角則決定由梅婷出演。
遺憾的是,因爲姜文與鄭曉龍檔期不符,最終未能出現在《父母愛情》的劇組,"江德福"一角則最後定爲郭濤出演。
電視劇《父母愛情》中的梅婷與郭濤
當年,這部電視劇一經播出便飛速走紅,成爲當年最火的電視劇,至今都依舊被許多人視爲是中國最爲經典的家庭年代劇之一。
作爲主演,梅婷更是憑借這部電視劇,先後拿下了第三十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與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最佳女主角。
出演《父母愛情》這一年,梅婷37歲,對她而言,雖然獲獎是一件開心事,但讓她更開心的是,她的好朋友劉琳終于被看到了。
梅婷與劉琳的友情緣起于2003年,拍攝電視劇《香樟樹》時,在劇中,她們飾演了一對大學好友。
劉琳與梅婷
電視劇拍完,梅婷與劉琳也成爲了最好的朋友,和梅婷不同,那幾年劉琳機會并不多,有許多次角色就快交到她手中,卻又臨時被取消。
每當這時,梅婷就會打電話給劉琳陪她聊天,就連失戀時,都是梅婷陪在她身邊。
有一段時間,劉琳常感到孤單,害怕自己會一直失敗下去,梅婷對他說:"沒關系,你還有我,我給你養老,我的房子永遠給你留一間"。
而當劉琳最初拿到"江德華"這一角色的劇本時,她并不想出演,原因是覺得這個角色太過尖酸刻薄。
梅婷知道後打電話給劉琳,勸她不要辭演,并給她一層一層分析這個角色,最終,劉琳決定接下這個角色。
《父母愛情》中劉琳扮演的江德華
如今看,梅婷的判斷無疑是正确的,至今,"江德華"都被許多人視爲是片中最經典的角色,而劉琳在劇中的表演,也讓更多導演看到她在表演中的可塑性。
出演《父母愛情》這年,恰好是梅婷與劉琳相識第十年,穿過層層迷霧,劉琳終于火了。
梅婷與好友劉琳
2012年底,梅婷又閃婚了。
這一年,梅婷出演了婁烨導演的電影《推拿》,電影中,與她搭檔的是大學同學秦昊,而在片場,她卻愛上了擔任攝影師的曾劍。
談及原因,梅婷說是因爲工作中的一個瞬間,那時曾劍正在拍攝一個畫面,梅婷站在旁邊觀看,她發現,無論演員如何移動,曾劍總能夠及時拍攝到:
"他就像跳舞一樣在拍攝,而我往他的腳下一看,發現他的腳也在不斷轉換着重心,很有節拍和韻律。"
梅婷當即就被擊中了,那時她常和周圍的朋友感歎:"曾劍怎麽這麽帥啊,比秦昊還帥"。
電影《推拿》中的梅婷
之後,在秦昊的牽線下,梅婷與曾劍相戀,這一次,梅婷再次選擇了閃婚。
面對梅婷的這個決定,身邊有些朋友表示不解,但梅婷卻十分堅定,她不認爲上段婚姻的閃婚是"失敗公式",更不認爲"閃婚"這件事會決定兩人婚姻的長短。
就這樣,在37歲這年,梅婷再次踏入了婚姻。
曾劍與梅婷
第二年9月,梅婷與曾劍迎來了第一個女兒,取名快快,生女兒的過程并不算太順利,過程中梅婷還經曆了羊水栓塞,在危險邊緣走了一圈。
但因爲喜歡孩子,兩年後,她又生下了兒子陽陽。
梅婷、曾劍與女兒快快
連續生産讓梅婷暫停了工作,直到2015年,她才再次複出,而她複出後選擇的第一份工作,是一檔親子類綜藝《媽媽是超人》。
因爲缺少獨自帶兩個孩子的經驗,在節目中,梅婷常常手忙腳亂,她将此歸結于曾劍的照顧——"他從來沒讓我做過家務,也沒讓我洗過一個碗。"
坐在鏡頭前,久未露面的梅婷笑着說:"我命特好是吧。"
如今看,複出之後,梅婷并沒有加大産出,之後幾年,她幾乎沒有帶來讓人記憶深刻的角色,而原因也很簡單,梅婷發現留給她的機會不多了——
被送到她手中的劇本,大多都是飾演婆婆與母親,梅婷并不排斥扮演這些角色,但卻并不想成爲一些沒有特色、充滿刻闆印象的固化角色。
人到四十,梅婷依舊不妥協,也不服輸。
毋庸置疑,年齡漸長讓梅婷的演藝之路開始變窄,卻也帶來一些新出口。
更少的關注度與熱度意味着更多的自由,梅婷終于有機會将自己過往"溫婉大方"的熒幕形象打碎重塑。
去年年底,因爲在電視劇《回來的女兒》中的表演,梅婷引起廣泛讨論。
在劇中,梅婷飾演了一位名叫廖穗芳的陰郁母親,有網友稱她的角色爲"貢獻了全年度最恐怖的鏡頭",還有人将這部劇與她早年間那部《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進行橫向對比,稱:
"如果安嘉和是童年陰影,那麽廖穗芳就是成年陰影。"
《回來的女兒》中的梅婷
這一年,梅婷47歲,而距離她去《陽光燦爛的日子》劇組面試的那個1993年,已經過去了整整30年。
回看過往,很難說清在梅婷的演藝人生中,天分、機遇與時代各自占據了多大比例,但唯一确定的是,這三樣必須缺一不可,才能讓她的事業得以維持至今。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裏,梅婷都在飾演一些善良、溫柔且賢惠的女性角色,時間久了,梅婷也開始思考——
"每個人都應該是活生生的,這個角色不可能真得那麽好,她一定會有缺點與破綻。"
在她看來,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破綻,而這樣的觀點,也被她用于自己的人生之中。
比如她放棄軍隊裏穩定的工作,比如她毅然決然從中戲退學,比如她的兩次閃婚,再比如她拿出全部積蓄爲前夫拍電影。
縱使這些決定如同賭局,但梅婷幾乎從不在乎輸赢,做起決定她永遠手起刀落,不被外界所影響。
而這也正是梅婷的真面目——一個被隐藏于媒體塑造形象之外,真實的梅婷。
曾經有人問梅婷,是否後悔曾經做出的一些"錯誤決定",梅婷聽後,頓了頓回答道:"也會後悔吧。"
話雖如此,但梅婷知道,就算重來100遍,自己依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