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3 月 11 日,在年度五千人大課之後的首場教授線下私享課——《叠代反饋》,放在了成都。四天的報名時間,吸引全國各地特别是川渝地區超過百位的混沌同學趕來現場,多數是中小企業的創業者、合夥人和大公司高管,其中有不少同學還在不久前在廈門參加過教授年度大課坊。
善友教授這次的線下課程,是爲混沌在線錄制 " 一 " 思維系列課的第五講——《叠代反饋》,該課程(《叠代反饋——從增長飛輪到創新機制》)已在混沌 APP3 月 18 号當天首播上線。
(掃描海報二維碼,即可免費看課)
在主持人鈴沣班班的邀請下,成都分社青山社長登台緻辭,他首先代表成都同學歡迎并感謝善友教授莅臨成都的線下課,并表示成都分社搬遷後,有了更好的場地和硬件設施,将以此契機爲本地的同學們搭建一個高濃度的認知場域,更好地服務混沌同學。
圖:成都分社鈴沣班班暨主持人
混沌場域的獨一無二,不在于灌輸給大家聞所未聞的新知識、新模型、新思想,而在于爲高度同頻、熱愛學習的小夥伴們營造一個場,能夠清空和放下蕪雜和過往,全心傾注于當下,與自己的内在産生鏈接,思想高度投入、心靈全然開放,感受生命之流的片刻甯靜與美好。" 在這個場域中,無論你實現了自我叠代,還是找到了人生意義,抑或找到下一個創業方向,甚至哪怕能夠更好地處理家庭關系的,也是非常值得開心和喜悅的 ",青山社長這樣說。
圖:成都分社青山社長緻歡迎辭
廈門大課結束兩周,教授自己還深深地沉浸在大課所激發的汩汩靈感中。他談到今年大課的很多改變,比如從大課變成大課坊,從上千頁 PPT 變成 0 頁 PPT,比如他的 " 一人獨角戲 " 的台上表達變成了站在台下傾聽受邀登台的同學分享。從表達者到傾聽者,善友教授自言是他從教十載一個巨大的進步。
善友教授這次在成都的線下課,現場的聽課同學有不少在廈門剛參加過大課坊,善友教授便臨時将第一個課程環節改爲邀請 " 大課坊 " 參與者上台自由流淌。同樣的規則,熟悉的氛圍,七位同學先後登台分享了他們被廈門大課坊 touch(觸動)的地方。
第一位登台的是米倉山集團合夥人白德永同學,分享了他攜太太一起參加大課坊的美好時刻:這次廈門大課,是他和太太結婚十年以來的首次雙人出遊,在大課坊的小組分享環節,兩個人在彼此分享的故事裏流了 4 次淚。課後一起去沙灘時,穿着成都分社的紅色衛衣,衣服上有大大的 " 美好 ",被另外一個混沌同學抓拍下來,成爲兩口子在今年最美好的瞬間。
圖:成都同學白德永夫婦廈門海灘背影
第二位登台的是貴州漢董酒廠董事長周茂朝同學,他分享了大課中讓他感到醍醐灌頂的時刻,善友教授提到現代的企業家總有一種 " 背後無人 " 的恐慌,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也沒必要天天想着把三四百号人的酒業公司的重任扛在一己肩上,讓自己總是無法擺脫焦慮和壓力。創始人和公司的關系,與其去牢牢控制,不如去陪伴和影響,或許自然而然求得的結果會更美好。
圖:貴州同學周茂朝登台分享
第三位登台的是成都天立教育集團創校校長楊昭濤同學,她分享了自己從老師、校長、教育局長到教育集團總經理的人生成長曆程,一路走來,始終在尋找 " 真正的教育 ",在兩周前的廈門大課中,多次被震撼到——那種同頻共振的知音感,感受到善友教授用愛與智慧點亮每個人的内心的努力,而她自己創校的初衷就是要許孩子一所充滿愛和智慧的學校。
圖:成都同學楊昭濤登台分享
第四位登台分享的是,曾經在華爲做了 18 年質量運營的羅麗莎同學,廈門大課坊讓她産生了一個重大的蛻變,過去總是冀求從外在尋求力量,去從别人那裏尋找答案,現在自己明白了,還是應該向内求,專注在自己的工作和事業裏,成爲一個優秀的咨詢師,去給别人帶來方向和力量。
圖:成都同學羅麗莎登台分享
第五位登台分享的是風物傳媒創始人、就讀過混沌創新院的高楊同學,她親眼見證了善友教授在二月份從 " 率先美好版 " 大課坊到正式大課坊短短 15 天時間裏實現的快速叠代,也深刻感受到這份大課帶來的美好持續蕩漾在不同時空裏,讓更多同學跟随着這個節奏和韻律重新做回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圖:成都同學高楊登台分享
第六位登台分享的迅達房産 CEO 周志遠同學,他在廈門大課坊中擔任 " 美好大使 ",所以是以兩種不同的身份參加了兩次大課坊,在大課場域讓他再一次重溫此前參加 X 工作坊帶來的能量激蕩和滿心喜悅。善友教授說 touch 有三個方面的,來自身體的,來自腦的,來自心的,對此,周周同學表示自己親身有感,與内在的自己的相遇,那種巨大的喜悅,常常讓自己不由自主地落淚。
圖:成都同學周志遠登台分享
第七位登台分享的是 TestBird 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偉同學,他同時也是混沌的資深會員,現擔任成都分社的名譽社長。這位華爲前 GSM 研發總裁,分享了自己自創立 Testbird 之後與混沌的相遇曆程。他從 2018 年開始接觸混沌,親眼見證自己從過去的一個鋼鐵直男逐漸逐漸軟化的過程,而這不僅讓自己和員工的關系、與家人的相處都好了很多,過程中也感到自己的心靈受到滋養。
圖:成都同學李偉登台分享
在自願登台的幾位同學進行了大課坊的自由流淌後,善友教授開始了正式課程。企業戰略領域混沌獨有的 " 一 " 戰略體系共分爲三步:第一步 " 什麽是‘一’以及如何找‘一’ " 的課程(《" 一 " 戰略:企業如何規劃赢未來的戰略地圖》),已經在 1 月份于 APP 上線;第二步 " 什麽是單點以及如何找單點 " 的課程(《單點擊穿:今天做什麽,我們才有未來》),已經在 2 月份于 APP 上線。
而這次成都的線下課程,正是 " 一 " 戰略的第三步:企業在實現從 0 到 1 的破局後,如何繼續進化?企業在實現增長飛輪後,如何能形成不斷創造新的增長飛輪的進化機制?善友教授完全沉浸在當天的課程講授中,不知不覺從下午兩點講到了六點半,不僅将 " 叠代反饋 " 的三個層次——現象層面、現象和本體層面、本體層面在理論層面,抽絲剝繭,逐層深入,還運用了豐富的企業案例(亞馬遜、蘋果、鏈家、混沌學園)來解釋理論。
正課結束後,善友教授特意留下半小時繼續和現場的同學互動問答。
第一位提問的是四川便捷你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元同學,他說:自己接觸混沌已有兩三年,和今天的線下課一樣,受益頗多,想問問在創始人李善友教授心中,對 " 混沌學園 " 是什麽樣的定位?它和一般的商業培訓機構有什麽區别?
圖:成都同學張元在提問
善友教授回複說:" 第一個層面,你這個問題如果是放在時間線上,我根本回答不了。因爲十年前我創辦混沌的時候,我根本不知道今天它會變成什麽樣子。就像你今天如果問我,教授,十年之後混沌會變成什麽樣?我也同樣回答不了。
第二個層面,我也不回避這個問題。如果混沌的發展被分成三個階段:那麽第一個階段主要是我在講術,比如《互聯網思維》、《颠覆式創新》、《第二曲線》,甚至《第一性原理》也是思維上的術。到了第二個階段,你可以認爲我在追求道,主要是《理念世界》這門課,我已經開始用第一性原理去追求道了。到了這個境界的時候,我對術的方面就不太感興趣了,因爲人的精力有限,我又真的很笨,所以需要把我的精力縮到一個針尖大的一個地方,才有可能擊穿哈。所以在 2019 年蘇州大課後,我的全部精力都在《理念世界》上,在追所謂的 " 道 " 這個字上。但是此時此刻好像我正在進入第三個階段,我可能覺得道和術不是對立的,而應該是合一的。就像這次廈門大課上,我拈出來 Flow 和 Touch 這對兒詞,你說它是道還是術呢?它既是道也是術。所以我想這是我希望追求的吧,但其實我今天還做得不夠好,但是你今天提醒我,那是我未來希望達成的境界,謝謝你的問題 "。
第二位提問是成都伊夫總經理羅森同學,他問:教授,您在講本體和現象之間的叠代反饋時,在右側(用戶價值端)會出現一個信号(無論正反饋還是負反饋),循着這個信号可以找到叠代的方向。但如何區分它是信号還是噪音呢?
圖:成都同學羅森在提問
善友教授認爲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那該如何區分我們接收到的是一個來自本體的 " 信号 " 而不是 " 雜音 " 呢?善友教授認爲,當我們進入 Flow 的時候呢,有三步:第一步,要跟随那個信号;第二步,縱身一躍,進到 Flow 裏;第三步,在 Flow 當中,來表達和呈現我最高的生命意圖。第一步既然是跟随信号,最重要的難題就是怎麽知道它是信号還是噪音?我到底是跟着感覺走還是不過跟着自己的欲望在走。
所以如何識别這個信号呢?就是你被 Touch 了,這個 Touch 不是我眼、耳、鼻、舌、身、意的 Touch,是内在的感知系統 Touch 到這個信号。它有三個層次的标志:第一個層次,我們的身體會有強烈的反應,淚流滿面,甚至跟過電一樣發麻;第二個層次,你的心會有 Touch,心動,心的脈動。有的時候你會極緻甯靜,有的時候你的喜悅會出來,有的時候那個愛的力量會迸發出來。你從此不再外求,内在東西會出來。第三個層次,是腦的 Touch,靈感像噴泉一樣往外湧,創造力爆棚,在寫作、做事的時候,有一種如有神助的感覺。當我們處于這種 Touch 感的時候,就可以确定,這是信号,不是噪音。所以我稱它爲反複出現的,我的身、心、腦有強烈感受的同一個信号,當這個時候,你可以确定了,然後你要敢縱身一躍,進到這個 Flow 裏去。
圖:成都同學何蝶在提問
第三位提問的同學是四川謙和緻遠服飾有限公司何蝶同學,她說自己從廈門大課回來後,就一直有一個問題沒想通:
" 教授跟我們說,力量是從本我裏面出來的,力量裏面會生發愛、責任、包容等等,那麽這個愛、責任、包容在每個人那裏有質量上的區别嗎?如果沒有區别,爲什麽有的人的人生那麽大寫,有的人那麽普通。作爲一個普通人,怎樣可以讓自己生發出來的這種愛和責任更有質量?"
善友教授說:" 當你說出‘如何讓我的愛更有責任、更有力量’這句話,就證明那個自發的、自然的愛還沒出來,因爲你對自己的愛加了一些期許上去。其實那個愛不是爲了 Please(取悅)任何人,也不是爲了讓任何人證明,同樣也不是爲了向自己證明。你不要要求它,它是你自己内在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表現。所以我最常舉的那個例子就是,一個女性生孩子,她看到自己小孩子的第一眼,好像心就被消融掉了,有了一種爲母則剛的感覺——我可以爲這個孩子做一切事情的那個力量就出來了。那個時候這個媽媽還會問,我的這個愛有品質嗎?
力量的天賦、勇氣、擔當、承載、包容呢,就像小樹苗,它是浸泡在愛裏,這個愛指的是本體的愛,也會有一種叠代反饋,我越自然地向外來流動和呈現這些愛的力量,那個河流的水越多,就好像我打開愛的那個心門,那個源泉就越多,然後小樹苗就會越茁壯。所以不必問是不是有高下、高低,你産生這種叠代反饋,小樹苗就會長大,長成參天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