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佳琦還是那個 " 所有女生的主播 " 的時候,粉絲們的熱情會沖刷掉品牌自身的不足,但是當李佳琦以傲慢的姿态開始教訓起消費者,有些瑕疵可就不那麽容易被掩蓋了。
作者丨牧歌
編輯丨堅果
封面來源丨 Unsplash
"
" 你掙着普通人的錢,到頭來嘲諷普通人貧窮。"
這是李佳琦最近一條微博裏的熱門評論,截至發稿時,這條評論的點贊量已經突破了 60 萬。
事情的起因來自于周日李佳琦的一場帶貨直播,在介紹花西子一款 79 元的眉筆時,有網友吐槽該品牌賣得越來越貴,沒想到李佳琦當即暴走,反問道:" 哪裏貴啦?這麽多年都是這個價格,不要睜着眼睛亂說。"
而讓其陷入輿論漩渦的則是随後又補刀的一句:" 有的時候找找自己原因,這麽多年了工資漲沒漲,有沒有認真工作?"
即便是李佳琦直播後在社交媒體上公開道歉,也沒有平息廣大網友的怒火,甚至有網友稱李佳琦并不是真心想要道歉,而是因爲 " 雙十一快到了,還得繼續賺窮鬼們的錢 "。
作爲一名超頭主播,李佳琦此次遭遇到的輿論危機可能比之前任何一次的都要大,而對于品牌方花西子而言,在這次事件中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了波及,作爲和李佳琦深度綁定的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占盡了李佳琦崛起和走紅的便宜,如今也終于遭受到了流量的反噬。
1
李佳琦 " 一手帶大的品牌 "
李佳琦對于花西子有多重要,粉絲們曾一度把花西子稱作李佳琦 " 一手帶大的品牌 ",依賴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對于花西子而言,李佳琦也早已經不隻是一個爲其宣傳和銷售的網絡代言人,而是深入參與到産品研發環節的 " 編外産品經理 ",甚至連花西子内部人士都表示," 李佳琦說不,這個産品就過不了。"
花西子品牌于 2017 年正式創立,作爲一款國貨美妝品牌,花西子主打的是 " 東方美學彩妝 ",早期曾推出過多款中國風噱頭的彩妝産品,但銷量和品牌聲量始終平平。
直到 2019 年 9 月,花西子請來了李佳琦擔任品牌首席推薦官,命運的齒輪才開始悄然轉動," 帶貨一哥 " 的作用立竿見影,這一年的雙十一,花西子品牌 GMV 達到 2.2 億元,僅次于完美日記位列國貨美妝第二,花西子也由此開始跻身頭部國貨美妝品牌之列。
整個 2019 年,花西子的銷售額達到了 11.3 億元,對比上一年暴增了 25 倍。
2020 年,在李佳琦的強勢帶動下,花西子繼續瘋狂生長,全年成交額突破 30 億元,再次同比大增 165.4%,這一年的 618 期間,花西子的 GMV 達到了 1.9 億元,登頂天貓第一。
這樣的成績很難讓人想象,僅僅在一年半之前,花西子在天貓的銷量還難入美妝類前 20。當然李佳琦的作用居功至偉,整個 2020 年,花西子在李佳琦直播間出現了 77 次,其中上播的大部分産品都銷量暴漲。
而從李佳琦過往的多次直播中能看出,李佳琦與花西子的關系并不僅僅是單純的帶貨合作,而更像是合夥人。李佳琦在介紹花西子的産品時,經常以 " 我 " 或者 " 我們 " 的第一人稱視角帶入,比如李佳琦曾宣稱花西子的某款産品,是由 " 我監督他們反複打磨的 "。
螺旋實驗室同時還注意到,消費者吐槽花西子産品偏貴的情況,李佳琦并不是第一次遇到,以前也曾引起過李佳琦的不悅,但是并沒有說出過一些太出格的話語。
比如在 2021 年的一場直播中,李佳琦曾在直播間遭遇過粉絲質疑花西子産品及價格的問題,李佳琦當時的回應是:" 你們不要再說花西子怎麽樣(不好)了,我隻想對所有愛國貨的女生做推薦。"
2
花西子到底貴不貴
這一次被李佳琦稱作 " 哪裏貴了 " 的花西子眉筆,在直播間售價 79 元一支,而且贈送兩根筆芯,而根據官方旗艦店的信息顯示,這款眉筆日常的售價爲 89 元一支,且隻贈送一根筆芯。
從縱向來看,李佳琦直播間銷售的眉筆确實要比日常價格優惠了一些,但是橫向和其他産品對比,又會發現花西子的産品其實并不便宜。
有網友統計了各大美妝品牌的眉筆單價圖,如果按照克重來劃分的話,花西子的眉筆每克價格要高于不少同類型美妝品牌,尤其是對比不少進口大牌美妝也不占優勢。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花西子品牌自成立之初,其瞄準的價格區間就不同于完美日記等平價國貨品牌,而是切中了高客單價這一塊的市場。
比如花西子最早出圈的中國風微雕口紅,在 2018 年時的售價就達到了每支 120 元,這一價格帶在以往都是國際品牌的天下,當時的國産彩妝品牌的口紅定價都集中在 50 元左右。
坊間曾有傳言稱,也正是花西子當初别出心裁的産品設計,以及定位高端國貨的品牌形象,最終打動了李佳琦,讓雙方最終達成深度合作。
而從商業方面考量,高客單價的産品意味着拿到的産品分傭也更高,由于頭部主播采用的都是坑位費 + 傭金的合作模式,在傭金比例固定的情況下,産品的單價越高,主播所獲得的傭金自然也就越多。
此前曾有媒體報道稱,花西子承諾給李佳琦的傭金率甚至高達 100%,但此說法遭到了花西子方面的否認。
不過在高價之外,花西子的産品品質否真與之匹配,這其中也存在着争議,有部分消費者認爲,花西子更爲出圈的是産品包裝設計,而非産品質量。比如花西子母公司申請的專利中,外觀設計專利占到大多數,産品研發專利隻有一小部分。
這其實也切中了很多國産美妝品牌的通病,由于起步初期都采用的是代工廠模式,因而隻能在外觀設計和網絡營銷方面提升溢價,而在産品細節和用戶體驗上無法對标國際大牌。
花西子早期進入電商渠道時,其每個月的營銷費用就高達 2000 萬元,而每月的 GMV 都不足億元,營銷費用占比過高亦是不争的事實。
3
難解 " 大主播依賴症 "
對于花西子而言,此次李佳琦的 " 禍從口出 " 負面影響巨大,尤其是作爲一個和李佳琦深度綁定的網銷品牌,花西子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将忍受此次事件帶來的流量踩踏。
當初依靠李佳琦的超高人氣而崛起,如今又因爲李佳琦的直播事故而遭受 " 反噬 ",在網絡上,各種造梗狂歡已然蔓延開來,比如新晉熱詞 " 哪李貴了 ",意指一個人如果覺得某個商品貴,要最先反思自己有沒有努力工作。
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 花西币 " 也成爲了打工人新晉專屬貨币的代稱,1 花西币 =79 元人民币,專門用于衡量打工人的調薪幅度。
對于定位于高端國貨的花西子而言,這種調侃的盛行并不能帶來銷量的提升,甚至有可能拉低品牌的公衆形象。
而最爲重要的是,在銷售額和傳播聲量上都高度依賴李佳琦的花西子,未來該如何繼續在網絡上維持品牌熱度,如果繼續捆綁李佳琦,那麽風險和争議還會存在,如果與李佳琦劃清界限,似乎又難以找到其他的替代方式。
花西子的前車之鑒是另一家叫做 " 玉澤 " 的國貨美妝品牌,該品牌在發力線上渠道時,早期合作的是李佳琦,後來轉投薇娅直播間,但是随着薇娅徹底被封殺,玉澤線上産品銷量也變得一落千丈。
而對于每一個患上 " 大主播依賴症 " 的品牌來說,這樣的情況應該早在預期範圍之内,但又無可奈何,大主播塌房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品牌受到的影響卻大都相似,要麽銷量下滑,要麽口碑崩壞,流量所帶來的紅利有多兇猛,流量逝去的沖擊就有多嚴重。
而伴随着此次事件所帶來的大規模關注,花西子此前被掩蓋的各種問題也有可能被再次擺上台面,甚至被放大關注,比如産品質量問題、研發薄弱等。
在李佳琦還是那個 " 所有女生的主播 " 的時候,粉絲們的熱情會沖刷掉品牌自身的不足,但是當李佳琦以傲慢的姿态開始教訓起消費者,有些瑕疵可就不那麽容易被掩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