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盤盤面回顧】
财聯社 8 月 23 日訊,市場早盤震蕩調整,創業闆指領跌。盤面上,數據要素概念股繼續活躍,零點有數、三維天地、中國科傳等漲停。煤炭股震蕩走強,陝西黑貓漲停。減速器、機器人概念股震蕩反彈,豐立智能 20CM 漲停,通力科技漲近 10%。環保股開盤沖高,正和生态、綠茵生态、錢江生化漲停。下跌方面,券商股展開調整,太平洋盤中觸及跌停。信創概念股震蕩走弱,中國軟件觸及跌停。總體上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超 3700 隻個股下跌。滬深兩市今日成交額 4205 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 305 億。截至收盤,滬指跌 0.55%,深成指跌 1.08%,創業闆指跌 1.16%。北向資金早盤淨賣出 71.98 億,其中滬股通早盤淨賣出 25.06 億,深股通早盤淨賣出 46.92 億。
個股來看,今日兩市共 28 隻個股漲停(不包括 ST 及未開闆新股),7 股未封住漲停,兩市封闆率爲 78%。早盤連闆股數量 8 家,其中環保股正和生态 4 連闆,數據要素概念股新炬網絡 3 連闆,延華智能、三維天地、零點有數、江鹽集團、中國科傳、冠盛股份 2 連闆。
闆塊上,數據要素持續活躍,零點有數、三維天地 20CM 漲停,卓創資訊、浩瀚深度漲超 10%,中國科傳、直真科技、新炬網絡、興民智通漲停。消息面上,财政部制定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在具體場景細化助力政策落地和産業發展,同時完善資産負債表相關列示和披露規定反映數據價值。
中信證券指出,新規出台有望從三方面利好相關企業:1)具備數據資産的企業可通過銷售相關數據資源直接增加收入;2)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化數據支出的方式改善經營利潤;3)新資産入表有助于降低企業資産負債率,帶動企業融資環境改善。《暫行規定》的出台有望提高企業參與數據産業化的意願,有助于數據要素産業加速落地,持續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中國建設。從産業鏈來看,新規對數據資源擁有者、數據加工 / 處理等服務者、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者、數據安全提供商等企業将帶來不同程度利好。
煤炭闆塊漲幅居前,陝西黑貓漲停,鄭州煤電、平煤股份漲超 5%,山煤國際、蘭花科創、潞安環能等個股跟漲。國信證券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展望下半年,國内供給增速回落,需求維持高位,供需有望重回平衡,煤炭價格中樞環比略降,但疆煤底部支撐明确,宏觀政策發力支撐雙焦,環保政策或優化焦炭供需格局,煤焦利潤或重新分配,從節奏上看,預計煤價或在迎峰度夏後有所回落,随着冬季儲煤需求來臨,煤價或将回升,下半年煤價保持韌性。
機器人闆塊在盤中異動拉升,其中豐立智能 20CM 漲停,通力科技漲超 10%,昊志機電、步科股份、信捷電氣漲超 5%,中大力德、江蘇雷利、鳴志電器、巨輪智能等跟漲。消息面上,工信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印發《新産業标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 ─ 2035 年)》,人形機器人位列九大未來産業領域。此外 Meta 聯手卡耐基梅隆大學推出通用機器人智能體,可以通過圖像或者語言指令指揮機器人完成任務。
環保闆塊概念早盤一度沖高,其中正和生态、綠茵生态、錢江生化漲停,此外嘉戎技術、科淨源等個股同樣漲超 10%。國君環保在近期研報中指出,從政策邏輯端來看,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部署經濟工作,首次表态将通過一攬子化債方案來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結合環保闆塊估值仍然處于曆史底部區域,以及環保公司通過轉型或内生增長,仍有成長空間。闆塊 2023 年預測淨利潤同比增速 38%,細分領域龍頭公司業績仍然處于快速成長期。整體而言市場對于該行業的預期逐步改善,後續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綜合來看,今日早盤市場再度陷入回調整理,三大指數悉數收跌,創業闆再度跌超 1%。盤面上而言,昨日最爲火熱的數據要素闆塊今日持續活躍,零點有數、三維天地等個股連闆漲停,而機器人、煤炭等闆塊也在盤中震蕩走強。但另一方面,券商、算力、軍工、科創次新等前期熱點方向再度遭遇集體殺跌,兩市近 3800 隻個股飄綠,可見市場的虧錢效應尚未完全修複,資金自然更青睐于抱團數據方向。在此背景下,預計後市的結構性分化仍将延續,故應對上仍需更爲聚焦于主線之中。
午間漲停分析圖
二、【市場新聞聚焦】
1、财聯社 8 月 23 日訊,多家理财子公司人士透露,近期接到監管窗口指導,提及 " 貨币零錢組合 " 這一類産品,指出這一類産品投向 5-80 隻理财産品 / 貨币基金,規避了單隻現金管理類産品每天 1 萬元的快速贖回上限,蘊藏流動性風險,加劇了金融市場風險。" 目前監管還未出台明确的整改要求,所以多家銀行并未下架或者整改此類産品,但監管對于貨币零錢組合‘智能拆單’的底層風險已經有所了解。未來具體怎麽改,譬如說是要求投向 5 隻以下的貨币基金,還是先下架此類産品,還沒有明确定論。" 一位國有大行理财子公司人士表示。 ( 21 世紀經濟報道 )
2、财聯社 8 月 23 日訊,針對日本無視國際社會強烈質疑及堅決反對,強推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澳門特區政府嚴重關切這一事件并強烈反對。澳門市政署 23 日表示,将嚴格落實第 134/2023 号行政長官批示的規定,在進口、零售等層面加強監測日本進口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質,以保障澳門的食品安全和居民健康,并和國家海關總署、拱北海關保持密切聯系,和香港食安中心建立通報機制。此外,核檢食安專題網頁今天已開通,将每天公布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檢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