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10 月 19 日訊(記者 張晨靜)在經曆近一年陰跌虧損後,近期原奶行業終于出現止跌企穩的迹象。财聯社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因奶牛存欄減少、學生奶消費恢複和乳企節前備貨等因素影響,原奶行業供需有所改善,但依然面臨成本高企的壓力。随着原奶供需逐步平衡,奶價回升,預計最晚到明年的二季度,牧業虧損情況會有所改觀。
河南某牧場生産負責人日前向财聯社記者表示:" 最近原奶價格較爲穩定,我們保持在 3.6 元 -3.7 元 /kg 之間,其實還是微虧的狀态,蒙牛、伊利等大型乳企在河南奶價基本穩定在 3.6 元 -3.8 元 /kg 之間,雙節前略有增幅,3.8 元 /kg 左右,未出現拒奶的情況。"
自去年下半年起,下遊乳制品消費不振、養殖成本高企等因素影響,原奶出現階段性過剩,牧場大面積虧損,中小牧場業績承壓,乳企大規模噴粉。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内蒙古、河北等 10 個主産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從 2023 年 1 月第一周的 4.12 元 / 公斤持續下跌至 9 月,9 月中旬觸及年内低點 3.71 元 / 公斤,9 個月跌幅約 10%。
随後平均奶價連續四周止跌企穩。據農業農村部監測數據顯示,10 月份第二周國内 10 個主産省份生鮮乳平均價格 3.73 元 / 公斤,與前一周持平,同比下跌 9.9%。
奶價企穩原因在于供需有所改善。乳業分析師宋亮向财聯社記者表示,原奶供需開始趨于平衡,近一年國内奶牛淘汰超百萬頭,奶牛存欄快速下降使得原奶供應量過快得到調整,此外乳品企業加大産品促銷力度,今年上半年以來,白奶消費量提升了 8%,酸奶消費量提升了 3 — 5%。
" 目前國内奶牛存欄下降速度已經減慢,國内部分地區的原奶收購價格已經開始回升,企業噴粉量大幅減少,企業收奶基本上來說能做到照單全收。" 宋亮進一步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當前奶價有所企穩回升,但上遊牧場依然面臨成本高企的壓力。
河南省奶牛産業技術體系研究員介紹,全國各地青貯收儲工作已經接近尾聲,經調查了解,2023 年青貯收儲情況整體表現良好,河北、天津、山東等地區青貯收儲價格漲幅明顯,甯夏内蒙等地較去年略有下降。甯夏、内蒙、河北、山西等地平均奶價在 3.6 元 / 公斤左右,但完全成本在 3.8 元 / 公斤 -4 元 / 公斤之間。
據山東畜牧《2023 年三季度畜禽養殖成本收益測算》,開學後學生奶消費有所恢複,以及受生産端去産能影響等多因素疊加影響,目前供需結構雖有較多積極信号,但乳制品消費仍以去庫存爲主,養殖效益有好轉,不過,仍處于虧損區間。
綜合全群結構,山東省奶牛生産全成本(成母牛 + 後備牛)在 4.05-4.20 元 / 公斤,均值爲 4.13 元 / 公斤。産奶牛處于盈虧平衡,全群三季度均頭虧損 956.84 元,日單産達到 32 公斤的養殖水平處于盈虧平衡線上。
因原奶價格較低,上遊牧業公司今年上半年利潤受到影響,優然牧業(9858.HK)、現代牧業(1117.HK)等上市公司 " 增收不增利 "。對于乳企而言,此前原奶價格下降有利于降低成本,但乳企噴粉保存損失大,紅利有所抵消。諸如三元股份 ( 600429.SH ) 爲合作牧場緩解奶源壓力,公司将多餘奶源生産工業奶粉等産品,上半年針對上述産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18 億元,減少當期淨利潤。業内分析指出,随着消費改善,噴粉量降低,頭部乳企毛利有望進一步改善。
對于後市,宋亮認爲,最快在今年第四季度,國内生鮮乳價格會呈現出小幅震蕩回升的持續勢态。預計最晚到明年的二季度,牧業虧損情況會有所改觀。
上述牧場負責人較爲悲觀,他對此表示,今年行業供需扭轉概率不大,學生奶消費有限,之前庫存奶粉量短時間還是難以消化,奶價回升空間不大,預計四季度還是保持當前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