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智駕從推出到好用,差不多花了三年,那麽城市智駕要用多久呢?今天我們就把城市智駕工程落地的進程、困難、評價準則一次性捋清楚,看看城市智駕爲什麽不可能有魔法,爲什麽不可能橫空出世、一飛沖天?
" 全國都能開 ",這句話大家可能在近幾個月,以及接下來的幾個月裏,頻繁地從頭部新勢力品牌的智駕宣傳中聽到。
可能很多人就會因此認爲,智能駕駛很快就能進入城市。最近幾個月的各種智駕極限避讓小視頻,更是加劇了這樣的認知。
但事實上,智能駕駛的營銷,與智能駕駛工程落地之間的脫節,卻在更進一步的失實、失控。
城市智能駕駛很複雜,但從大面上看,就是兩件事情:第一,通用泛化能力,類比于駕駛技能與經驗;第二,道路驗證、優化、開通、運營,類比于熟悉各條道路的路況。
而到今天,各家在智能駕駛的基本算法層面其實差異不大,都是通過 BEV+Transformer 構建感知模型,再加上不同的占用網絡去實現通用障礙物的檢測,路徑的規劃與車輛控制上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但最終都是殊途同歸。
真正決定各家智能駕駛是否好用的差異點,是工程落地的時間和質量。而這恰恰就是駕駛不太可能出現後發者橫空出世、一鳴驚人的原因。
所有在工程落地過程中需要趟的坑,沒有人可以繞過;數十萬、上百萬公裏的道路,必須要一條一條去驗證,而不隻是在仿真模型裏跑一遍就完事了;不同道路會遇到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就得要靠人去逐個解決。
所以,沒有人能走捷徑,有的隻能是加速。比如依靠 " 第四顆 Orin" 群體智能的蔚來,就是通過每一輛車上分布式的高算力與雲端訓練相結合,進行全國範圍的訓練,加速道路的覆蓋。從去年 6 月開始到今年 3 月,蔚來累計完成了 69 萬公裏城市道路的驗證,這個數字甚至比更早做城市智駕的小鵬,在今年 1 月公布的 56.9 萬公裏還要更多。
這個時候不難發現,智能駕駛一旦進入工程落地階段,就變成了一件拼運營的事情。比的就是誰能解決細節問題更多,誰解決問題的效率越高,誰能用人力、物力、資源去切實提升用戶的體驗。這就決定了智能駕駛隻可能是漸進地發展,而不可能出現突然 " 打通任督二脈 " 之類的玄學。
除了 " 全國都能開 ",另一個大家可能會頻繁聽到的詞,是 " 全量推送 "。
城市智能駕駛,到底是應該先做道路覆蓋,再做用戶覆蓋,還是把這兩者順序反過來?這件事情沒有标準答案。
有些廠家選擇先做用戶覆蓋,從營銷的角度來說可以搶占時間的先機,更容易在宣發上先植入消費認知。但這樣做的問題在于,如果用戶并不在區域覆蓋範圍,或者即便在區域覆蓋範圍,但道路并沒有經過充分驗證,無論是哪種,用戶在第一次使用城市智駕時,體驗一定是極度糟糕的。
而如果把順序反過來,先做道路覆蓋,再做用戶覆蓋,可能在宣發層面會吃一點落後的虧,但可以确保用戶體驗是更好的。
因爲絕大多數普通用戶很有可能在使用正式推送的城市智駕之前,并沒有參與更早版本的測試,并不像嘗鮮者那樣一步步見證城市智駕的成長,在使用經驗、功能預期、系統安全邊界、人機共駕把控上都沒有足夠的認知。這就會讓他們對于城市之家的心理預期和安全阈值上,與營銷宣傳産生錯位。
說白了就是,各種宣發與民間小視頻,把調門起得很高,而消費者對于人機共駕的邊界又沒有清晰的認知。很顯然,這樣的錯位下,普通用戶隻要用過一次,就會罵城市智駕是垃圾。
所以,先覆蓋道路,再從先鋒用戶到普通用戶逐步擴大推送量的做法,是對用戶的安全與體驗足夠負責的表現,要讓城市智駕真正做到 " 交付即可用 "。
蔚來有一個對智能駕駛的體驗評價準則,自下而上分别是駕駛安全、交通法規、安心感、舒适性、效率。按照這個标準,頭部品牌的高速智駕,基本已經做到了第四層甚至是第五層,不僅可用度相當高,大多數情況下已經稱得上好用。但是城市智能駕駛,今天即便是做得最好的,其實最多也就還在第三層上努力。
想要繼續向上提升,一方面是提升底層的通用泛化能力,另一方面就是加速對真實道路的學習,不斷叠代。所以,當 2024 年初小鵬、華爲、蔚來等品牌已經開啓了全國不依賴高精地圖的推送或者公測,到全量好用的工程落地時間,大約至少需要一年。也就是說,到 2024 年底,頭部品牌的城區智駕體驗,應該就能達到或者接近于他們目前高速智駕體驗的水平。事實上,能做到這一點的品牌,已經算是非常快速了。
城市智能駕駛,是一場長得不能再長得馬拉松長跑。沒有魔法,不可能一飛沖天,有的就是保持冷靜、堅守真誠,按照研發與工程的規律(而不是營銷的規律),踏踏實實去趟坑、填坑,再趟坑、再填坑。
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對汽車行業的變革式發展滿懷憧憬,歡迎大家到 B 站關注《童濟仁汽車情報所》,我們會在每周五與探讨一個你可能感興趣的新話題。大家有任何意見與建議,也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
入駐媒體平台
商務聯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爲《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須注明出處爲《童濟仁汽車評論》和撰寫作者。如有任何侵權行爲,侵權者将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