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ICphoto
11 月 4 日,以 " 技術築生态,智聯赢未來 " 爲主題的第二屆 OpenHarmony 技術大會在北京舉辦。本次大會由 OpenAtomOpenHarmony(簡稱 "OpenHarmony",即開源鴻蒙)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TSC)主辦,分享 OpenHarmony 操作系統的技術革新與生态共建進展。
随着大模型和生成式 AI 的活躍,當前全球都處在萬物智聯時代這一重要的換道超車機遇期,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持續發展,智能設備數量持續高速增長,催生出了更加多樣化的需求和場景。同時,随着 AI 算力的發展,混合 AI 架構未來在雲端和邊緣側靈活分配,讓大模型向智能終端領域滲透初見端倪,這些都對下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操作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華爲常務董事、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在開場緻辭中表示,OpenHarmony 開源三年來,在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組織和帶領下,在産業界和學術界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成爲智能終端領域飛速發展的開源操作系統。
本次大會,OpenHarmony 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主席、華爲基礎軟件首席科學家陳海波在開幕式上做了題爲《OpenHarmony 技術領先築生态,萬物智聯赢未來》的主題演講。他表示,操作系統誕生 67 年來不斷地演進,多次推動了信息産業浪潮的發展。不同曆史時期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統,萬物智聯爲我們操作系統的發展提供了換道超車的新機遇。
陳海波指出,OpenHarmony 以 " 面向萬物智聯世界,構建分布式全場景協同的開源操作系統基座與生态系統 " 爲技術願景,秉持 " 生态統一、開放共赢 " 的生态理念,具備四大技術架構特征:架構解耦、彈性擴展;異構并行、全棧協同;原生智能、場景體驗;極簡開發、多端部署。
據悉,OpenHarmony 已有 425 款軟硬件産品通過兼容性測評,覆蓋能源、金融、工業、航天、交通、醫療、教育、政務等各關鍵行業。
在現場,藍鲸财經記者采訪了陳海波,當問及 OpenHarmony 會否會接入華爲盤古大模型後,陳海波表示了肯定。" 面向未來,尤其是 AI 大模型時代,OpenHarmony 将進一步提升智能體驗的競争力,特别是沉浸式交互,大模型可以作爲一個重要入口。我們将利用各種設備本身具備的智能,具身智能的演進。就像今天的主旨演講中,我介紹了 OpenHarmony 在未來如何向原生智能方面演進的一些規劃,例如如何構建原生智能架構,這是我們架構本身的考慮。"
不僅如此,針對 AI 大模型時代的操作系統,陳海波介紹,OpenHarmony 還有更多規劃。
首先,如何面向開發者,通過大模型能力去提升應用開發的智能化水平,是 OpenHarmony 需要着重考慮的。從具體功能來看,比如沉浸式交互和具身智能方面。沉浸式交互是從鼠标鍵盤到改用觸摸屏。接下來,OpenHarmony 希望引入自然語言,因爲大模型實際上是一種自然語言非常好的交互方式。
另外一個是場景空間。通過人與環境的交互,會産生智能行爲和交互性。這些都需要在架構上不斷演進,原生智能的架構演進需要關注如何支持大模型,比如大模型推理,目前對大模型對算力要求較高。在端次方面,OpenHarmony 如何通過更好的架構降低推理資源的消耗和成本,這也非常重要。
同時,OpenHarmony 的智能服務編排,使得 AI 能力賦能智能操作系統,例如 UI 的排布、應用的排布、入口等都可以根據場景進行排布。
最後,陳海波稱,OpenHarmony 要幫助開發者實現低代碼化,甚至是生成一些自動代碼生成能力。具體來說,第一,可以将現有的各種應用遷移到 OpenHarmony 原生應用中,包括項目框架,以便非常方便地将其遷移過來,減少開發者構建應用框架本身。第二是代碼生成。例如,通過大規模學習,讓現有生态可以進行一些自動提示,幫助進行代碼補全,甚至實現一些功能。
而針對如何定義 " 原生智能 " 的問題,陳海波認爲可以用三個詞定義:By AI,Use AI,For AI。這與原來有很典型的不同。在場景化方面,特别是将這些能力引入 OpenHarmony 後,分布式全場景的協同體驗被放大。
随着 AI 大模型的井噴式增長,下一代操作系統與智能化的結合已成爲大勢所趨,也考驗着一個操作系統的核心競争力。作爲數字經濟的 " 根技術 ",操作系統在萬物智聯中發揮的作用将日益凸顯。AI 原生的操作系統,即将成爲這個時代的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