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馬戲團 | 文
上個月,一個叫《驚悚故事 3:英格莉忏悔錄(Creepy Tale 3: Ingrid Penance)》的獨立遊戲發售了,這是來自一家俄羅斯制作組的解密遊戲,目前 Steam 好評率爲 97%。
别看這遊戲似乎關注度不高,它的前兩代其實在國内小有名氣,B 站上有不少相關視頻,播放量從幾十萬到數百萬,有可能你都見過。隻不過,很多這些視頻都沒提遊戲名,大家恐怕更沒看出這是一家俄羅斯公司,畢竟他們做的東西都是建立在西歐童話上的。
比如這是二代
《驚悚故事 3》和前兩作一樣,劇情上較獨立,玩法也類似,都是經典的橫版解密,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各種道具,解開謎題以推進劇情。不過這一作裏,加入了一些新玩法和機制,讓遊戲性增強了一些,比如這一代裏有不少躲貓貓場景。
遊戲最大的亮點,顯然是美術和氛圍。《驚悚故事 3》是建立在多個經典童話的基礎上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徒生的《踩面包的女孩》。
原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美少女沒禮貌、自戀,又鋪張浪費和虐待昆蟲,有一天,她因爲怕弄髒鞋,就踩到送給父母的面包上過了水坑,結果掉到沼澤女妖的領地,被變成石像,感到自己的内髒在互相齧咬,直到她忏悔,并因一個善良女孩的祈禱而得救——後面這段劇情有多種版本,這是其中一個。
安徒生的有些東西其實挺黑的,而且有不少宗教味
遊戲說的也是一個自戀的女孩,因爲踩着面包走路,掉到了魔境。這個魔境裏有各種經典童話的黑化版,從格林童話到牙仙,味很正。
制作組曾在采訪裏說,因爲他們在俄羅斯的粉絲已經夠多了,所以想做一些面向世界的東西,沒采用俄羅斯自己的童話。但這遊戲裏的女主,也是真有種刻闆印象的毛式生猛,她不止自戀,還非常機車,遇到任何角色都能怼一兩句。
在遊戲一開始,她就掉入了沼澤女妖滾燙的湯裏,然後就這麽泡了一會兒直接爬出來了,還無縫銜接怒噴女妖。到後期,有傳送點是在兩個棺材裏,女主要傳送,就得進出棺材,而她開棺材的方式居然是一腳把棺材門給踹開。
在另一個片段裏,她需要弄一顆牙齒來開門,這時你可以控制她拔自己的牙。沒想到這女孩居然直接拿着鐵鉗就上了,遊戲還給了個拔牙的大特寫,這生猛表現看得我大爲震撼。
除了機車的一面,女主也确實自戀,當遇到酸雨時,她擔心的是弄髒自己漂亮的頭發,經過各種地獄景象後,她看到鏡子時的感歎竟然是磨難讓自己變得更美麗了。這人設是真的新穎,而且意外的不惹人厭。
遊戲的主體玩法是解密,裏面的謎題設計很有意思,俄羅斯人設計解密頗有經驗(就是總喜歡在不相幹的遊戲裏插解密)。這些謎題也有難度,它們雖然邏輯清晰,卻幾乎沒引導,要做什麽,該怎麽做,全得由你自己琢磨。
所以,遊戲有種回到解謎遊戲黃金時代的感覺,在 20 年前,冒險解密遊戲的謎題設計是真的有趣,也是真的難,有時候想破腦袋都想不出是怎麽解的。我一直好奇那個年代的玩家,假如不買攻略書和雜志,要怎麽通關。
另外,《驚悚故事 3》還有多結局,女孩可以在各種地方選擇不同做法,對 NPC 做出不同回答,謎題也有各種解法。根據你的選擇,她會積累善惡值,分别顯示在兩隻手上,這善惡值會決定你拿到 3 個結局中的哪一個。
左惡右善
比如剛才拔牙那裏,如果你選擇拔自己的牙,就是善行,而如果拔被綁架孩子的牙,就是惡行。
有趣的是,其實你沒必要完全走聖母路線,而是可以一面嘴炮所有人,一面救下遊戲裏所有被惡靈抓走的小孩,這樣一來,你就會塑造出一位個性十足的反英雄角色。
這個善惡值的設定也挺有新意,它有時不是簡單做好事或壞事。比如在最後,你需要燒毀某個珍貴的東西來解開機關,而這時其實是沒有其他選擇的。但假如你一開始就毫不猶豫地燒它,便會被判定成惡行,而先燒别的,萬策盡了再燒它,就會變成善行——現實無法改變,很有黑童話的氣質。
有時,這善惡選擇又有點黑色幽默,比如你面對惡魔,可以 " 禮貌地請它做事 ",也可以 " 無禮地請 ",後者的效果那是一個傲嬌雌小鬼。
遊戲黑童話的背景設定是最大的亮點,它同時做好了 " 童話 " 和 " 黑 " 兩個方面,有些地方還挺考究。比如其中的牙仙,都是些折磨牙齒的惡魔,這個其實和 19 世紀前人們對牙疼的幻想是對應的,那時候,西方人以爲牙疼是惡魔在牙裏折磨人,以懲罰人的罪孽,所以當時有很多以此創作的藝術品。
地上全是牙
說到黑童話,科普一個冷知識:其實 " 魔鏡魔鏡告訴我,世上最美的人是誰(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who's the fairest of them all?)" 這句所謂出自《白雪公主》的台詞,是後人歪傳出來的,它從不在原版童話裏,這是著名的曼德拉效應例子。原版是 "Magic mirror on the wall, who's the fairest one of all?"
另外,遊戲裏很多角色的台詞是押韻的,這是民謠童話的寫法,育碧在《光之子》裏也是這麽弄的。這讓遊戲的黑童話氛圍更濃了,有時還有點文學韻味,裏面一個惡魔甚至說了句《論語》裏的話。
如果你喜歡《弗蘭的悲慘之旅》這種黑童話解密遊戲,那就可能會喜歡《驚悚故事 3》。
《弗蘭的悲慘之旅》
不得不說,俄羅斯人搞黑童話有一手,畢竟斯拉夫文化一直就有點黑,像《天鵝湖》《胡桃夾子》都有點詭異神秘的味道;著名的巫婆芭芭雅嘎也出自斯拉夫民謠——雖然這名字現在快變成《疾速追殺》裏約翰 · 威克的代言了。
09 年左右,國内有過一波黑童話熱潮,《失物之書》和尼爾 · 蓋曼的很多作品都是那時候引進的。最近幾年,營銷号又帶起了一波類似 " 原版格林童話恐怖真相 " 的風潮,雖然很多所謂的原版黑童話,都是後人編的,但不影響黑童話成了種極具魅力的題材,它到底是怎麽誕生的,其實不重要。
日本有段時間也對黑童話題材很着迷,出了不少風格另類的黑童話動畫 / 書,比如這是《世界恐怖童話》裏的灰姑娘。
最後,俄羅斯其實經常出現一些很不錯的獨立遊戲,上面提到的驚悚故事系列,算是商業化的典範。還有些制作組是不走商業化路線的,比如我們已經提過很多次的免費 Galgame《永恒之夏》,以及下面這個叫《血、肉,與混凝土(Flesh, Blood, & Concrete)》的作品。
這是個有點像《沙耶之歌》+《恐怖美術館》的小品作,雖然通關時間就 1 小時,質量卻不馬虎。它說了一個流浪的孤兒,誤入一棟廢棄樓房的故事,在樓裏,她看到了奇怪的血肉,以及一個穿蘇聯校服的萌妹。
遊戲雖小,卻充滿後蘇聯時代的蕭瑟文學氣質,遊戲隐喻性極強,人物塑造飽滿,配樂也不錯。你可以在這裏看到破敗的雪街、陳舊的赫魯曉夫樓,以及那些蘇聯時期的舊課堂、火箭模型和海報。
女主對着火箭模型和海報的沉思,以及萌妹最後對女主頗有 EVA 風韻的告白,都有濃烈的俄羅斯味:一方面帶着私化的憂傷,一方面又有種宏大的時代性懷舊。
遊戲裏被遺忘的廢棄大樓,混合着血肉和回憶、眼淚和懷抱,時而如怪獸,時而如幻夢,本身就很有象征性。在最後,萌妹彈起鋼琴時,女主聽到了獨白:" 我有 15 個不和諧的部分,彼此争鬥不休 ",結合蘇聯 15 個加盟國的背景,其隐喻一目了然。
設計師塔特林夢中的第三國際紀念塔,蘇聯早期理念和構成主義藝術的代表。
幻想圖
孤單而溫暖,悲傷又浪漫,不搞三流吓人橋段,還有些出色的演出效果——這就是《血、肉,與混凝土》給人的感受,對有些人來說,它可能比《驚悚故事》還對胃口,今天正好借着話題推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