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體重漲了兩斤而焦慮到斷糧斷糖;
因為逼近 35 歲 " 職場死亡年齡 " 而擔憂會不會丢掉工作;
因為隔壁公衆号又産出一篇 10 萬 + 而懷疑自己十幾年的碼字功力;
因為不惑之年還沒實現财務自由而感到自卑失敗;
因為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拼命賺錢換學區房……
似乎有千萬個理由等着讓你去焦慮,而這種被焦慮包裹的生活令人窒息。
如果說 " 并非我一個人受苦 " 能讓你舒服一點,那麼我願意分享一個信息給你:全球每 13 個人中就有 1 個人患有焦慮症。而最近幾年的中國精神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提醒我們——焦慮正在成為中國患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礙。
在經曆了近些年的生死考驗之後,我想我們有權利在開工之際,一起向 2023 許個願:請賜予我零焦慮的生活!
▶容貌焦慮
18-35 歲的女性中 55% 的人對自己的外貌不滿意,14% 的人表示極度不滿意。
每 100 個大學生裡,就有 40 個嘗試過不同程度的整容。
▶年齡焦慮
柏林國際電影節新晉影後詠梅說:" 市場上給我們的機會太少了。究其原因還是一個審美問題。他們不願意看一個很美的中年女性,他們看不懂,他們隻看年輕漂亮。"
圖源網絡
姚晨在《星空演講》中說:"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不同行業的朋友們似乎都陷入了某種焦慮。鋪天蓋地的大數據擠壓得人喘不過氣來。市場對演員的衡量标準也發生了變化,大家拼的不再是演技,而是流量。這種氛圍将我困在原地,不知何去何從。"
▶成功焦慮
羅永浩在《魯豫有約》中坦言:" 生活中,特别有創造力的情況是‘偶發現象’。長期都有輕度焦慮,而且這種感覺會随着公司規模的變大而加劇。但是這個壓力某種程度上也是好事,如果做公司始終保持一個輕度焦慮的狀态,對做事反而是有好處的。就像喬布斯,蘋果做到最好的(産品),其實他自己也是不滿意的。我也是永遠都不能滿意。"
▶健康焦慮
65.6% 的 90 後因為工作壓力大而處于亞健康狀态。
96.1% 的 90 後使用過保健品。
阿裡零售平台數據顯示:購買植發、護發産品的消費者中,90 後以 36.1% 的占比即将趕超 80 後,成為擁有脫發煩惱的主力軍。
▶育兒焦慮
UC 大數據發布的《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顯示,育兒焦慮是母親最重要的焦慮因素。造成家庭焦慮的原因前四名分别是:孩子健康、孩子教育、夫妻關系、孩子人身安全。
圖源 © Pexels
紐約某非營利組織抽樣數據顯示,大概有 78% 的年輕父母認為,現在育兒比以前困難得多;僅有 4% 的人覺得更輕松了。
▶職業焦慮
内卷:非理性的内部競争導緻大部分人都成了 " 利益損失方 ",隻有少數人獲利。比如本來大家都工作 8 小時,但有人開始加班,最後逼得所有人都得加班。誰獲利了呢?當然是老闆。
圖源 © Pexels
互聯網大廠廁所難題:因某互聯網大廠規定員工如廁時間而引發的讨論,比如員工的人權問題,比如管理層的焦慮轉移。
被困在系統裡的快遞小哥:系統計算時間導緻快遞小哥不得不違章駕駛,承受失去生命的風險。最終泛化到各個職業在大數據時代所産生的焦慮。
圖源 © Pexels
消失了的 35 歲女員工:一種 " 互聯網公司容不下 35 歲女員工 " 的論調一夜刷屏,引發了人們對于職場中年齡歧視、性别歧視的大讨論。
以此種種,快節奏時代下到底應該如何緩解這些焦慮?今天邀請到了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汪冰來聊聊這個話題。
汪冰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學博士、積極心理學推廣者
最近有一個新聞讓我感到焦慮:90 後成為保健品的消費主力軍。
為什麼年紀輕輕需要養生?因為怕老。為什麼怕老?因為青春是要變現的。" 年輕 " 是商品,當你不再産出這個商品時,人就貶值了——不是自我實現,而是自我 " 變現 "。從這個角度說,保健品體現的是一個時代的焦慮。
那麼,在這種焦慮的洪流中,作為個體還有可能不被 " 内卷 ",保持獨立的自我嗎?答案是肯定的。
▶成為自己的園丁,而非木匠
有一本育兒書籍叫《木匠與園丁》,作者是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埃裡森•高普尼克。這本書想告訴家長:做孩子的園丁,而不是木匠。木匠鋸這兒鋸那兒,要把孩子修剪成理想的模樣。而園丁則是澆水施肥,讓孩子長成他天然的樣子。
圖源 © Pexels
事實上,對于每一個想要減輕焦慮感的成年人來說,這個道理也同樣适用:成為你自己的園丁,而非木匠。尊重個性,像園丁一樣去培育自我;而不是像木匠試圖把自己嵌進大衆的模子裡,或者砍砍鋸鋸出來一個你認為 " 理想的自己 "。
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承認你的獨一無二。尤其要注意,這個 " 獨一無二 " 并不意味着你在某一方面要超人一等,也可能是你不如别人。但這個 " 不如 " 不是壞事。
比如說,别人每天睡 4 個小兒還精力旺盛,但你隻睡 4 小時就會猝死。這是你的獨特性,首先要接受、尊重,最好愛上自己的獨特性。接受了這個特性之後,也許你會更珍惜白天的時間提高效率。
圖源 © Pexels
再比如說,斥巨資去打美容針或者買奢侈品,也許能給你的閨蜜帶來快樂,但對你卻未必有用。把名牌包的錢省下來,讓你辭職去玩三個月,你會覺得更開心。這就叫适合自己,不要跟風。
你們原本就是不一樣的人,所以感到快樂的方式、選擇的人生道路自然也就不一樣。如果認同這一點,那麼當你看到别人 35 歲實現财富自由時,你的焦慮感就不會那麼強了。
▶要有自我同情心
如果你的好朋友跟你傾訴了自己的痛苦,比如覺得自己懶惰不上進,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強等等,你會怎麼做?
大部分人都會主動安慰他,告訴他不要對自己這麼苛刻。甚至于,我們還會發現他身上的優點、優勢,幫助他看到從前沒有發現的強項。
圖源 © Pexels
但假如找你傾訴的那個 " 好朋友 " 就是你自己呢?你可能就不會安慰自己,反而陷入更深的苛責與焦慮之中。這是我們缺乏自我同情心的體現——大部分人對自己并沒有對朋友那般積極、正向和充滿同情心。
如果我們能發展出自我同情心,它将變成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幫助我們克服焦慮感。
當然,這需要練習。我推薦一種 " 加分思維 " 的生活方式。
圖源 © Pexels
舉例說,你本來打算今天努力充電,看看書或者聽幾節線上課。但發現拿起手機刷幾下天就黑了。天黑之後想想,白天都在玩,晚上還學什麼呀?!幹脆再追一會兒綜藝就睡覺吧。這樣的一天過去之後,隻剩懊悔和焦慮。
這裡面最重要的問題是,如果你決定今天刷手機,那就好好地刷手機,刷個盡興。這樣你就會享受其中。最可怕的是明明花了時間玩手機,還不認可它帶來的快樂,這才叫真正的浪費時間。你會發現,這種對自我行為的不認可,不僅不會成為改變行為的動力,反而會成為下一次更加堕落的理由——你會想,一周五天都玩過去了,得!周末更甭學了。
這是一種 " 減分思維 ":你設想每一天都理所應當是 100 分,但是玩了一整天是 0 分,焦慮情緒又讓它減至負數。
但換個思路就可以變成 " 加分思維 ":你玩了一整天的手機,覺得我挺快樂的,很滿足。好吧,那麼晚上背 10 個英語單詞吧。那麼這一天,你既收獲了快樂,還收獲了 10 個單詞。這是典型的 " 加分思維 ":今天本來是 0 分,但我背了 10 個單詞就加了 10 分。
說到底,自我否定并不會帶來正向的自我激勵,隻會引起更深的焦慮。但 " 加分思維 " 卻往往創造奇迹——得了 10 分之後還想再得兩分,那就多背幾個單詞吧。已經取得的成績會成為激勵你更加進步的動力。
最後,告訴你一個秘密:那些了不起的人特别擅長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原諒自己。偉大的人也犯錯,但如果他跟我們一樣天天自責,把時間都用于焦慮,那他就做不出那些豐功偉績了。
▶容貌焦慮 & 年齡焦慮
諸如容貌焦慮、年齡焦慮等問題,多半是由内在沖突引發的長期性焦慮。本質是自卑,與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出了問題有關。因此,想要減輕這類焦慮,首先要找到自我認同。
圖源 © Pexels
1. 找到并認可自己的身份定位
以巴金的小說《家春秋》為例,家族裡的老大需要繼承家業,不得不接受長輩安排的命運。他的身份認同很明确,因此雖然活得不快樂,但沒有焦慮。從社會整體看,身份認同的年齡段普遍推後了。但 " 我是誰、我要做什麼 " 的問題始終要你去回答。盡早明确自我定位,焦慮就會少一些。
2. 保留放棄和失敗的權利
設想一個最壞的情境:你挑戰失敗或者放棄挑戰了會怎麼樣?為這個情境的發生做好至少 3 項準備,這樣你的焦慮會緩解不少。
▶成功焦慮 & 育兒焦慮
别人奔向互聯網大廠,你也去;别人的孩子讀國際學校,你也要——有些焦慮來自于 " 總是在追逐,但總也不趕趟兒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一直在忙碌之中,根本沒有機會去發展自己。
圖源 © Pexels
比如說,你選了一份高薪的工作,那麼必然得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哪裡還有時間去學習充電或者探索自己的内心?所以,把眼光放長遠,成為生命全程的責任人。确立一個長遠的目标,這樣才不容易被 "35 歲實現财務自由 " 的成功模闆激發焦慮。
圖源 © Pexels
同樣的,對于孩子的期待,如果你也能秉承 " 生命全程發展觀 ",那麼也許就不會害怕他 / 她輸在起跑線上。育兒焦慮自然也就減輕許多了。
▶職業焦慮
1. 選擇焦慮:把 A 和 B 的優點列出來
當你在職場中面對選擇舉棋不定時,不妨拿出一張紙,分别寫出選擇項 A 和 B 的理由,并且按照重要等級排序。從最不重要的理由開始劃掉,最後留下那條最重要的理由即是你内心最珍視看重的部分。它屬于哪個選項,你就做哪個選擇。
圖源 © Pexels
2. 拖延焦慮:馬上去做
許多事情積壓着總是不想做?告訴你,解決拖延焦慮隻有一個辦法,就是動起來,現在就開始去完成它!你會發現,當你開始做的那一刻,焦慮自然而然就減輕了。當你在做的過程中,注意力集中于目标本身,你就再也看不到焦慮了。
Tips ·
下面這些事有助于減輕焦慮,你可以嘗試做:
1. 練習正念冥想或者瑜伽。
2. 開發一項興趣愛好,繪畫種花都不錯。
3. 堅持一項運動,長期堅持那種。
4. 建立閱讀習慣,讀紙質書。
5. 經常與人聊天,面對面而非通過手機。
6. 多跟家人待在一起。
素材來源:《時尚健康》
新媒體編輯 / 超楠
圖片 / Pexels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