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體内本身就有着一部分英國基因。
這幾年以來,它也一直在海外市場大殺四方。
2023 年,MG 全球銷量超過 84 萬輛,連續五年蟬聯" 中國汽車單一品牌出口冠軍 "。
但這樣的光環,沒有給 MG 國内市場表現帶來明顯加成。
沖高沒有成功,而基本盤也愈發松動,這就是它的遭遇。
MG,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重新啓程的 MG,還需在入門級市場上再一次把基礎搭建起來。
MG ES5,要接過這樣的使命了。
MG,曾經也在入門車市場大放光芒。
轎跑車 MG6 的出現,奠定了 MG 品牌在運動家轎的地位。
至于 MG ZS,則更是賣到了月銷過萬。
隻是到了後來,MG 新出的車型,就再也沒有過這樣的受追捧程度。
在新舊勢力交接上台之際,MG 熄火了。
在國内戰場表現乏力的 MG,适時加強了在海外市場的攻勢。
自 2019 年開始,MG 品牌就一直霸據着「中國單一汽車品牌海外銷量冠軍」的頭銜。
直到去年,MG 全球年銷量已經高達 84 萬輛。
上汽高層稱,「每 10 台銷往歐洲的中國汽車中,就有 7 台是 MG。」
其中,MG4 EV、MG ZS、MG5 成爲了出口的 " 三駕馬車 ",三者均跻身到車型出口的榜單前 10 名當中。
MG 的國際範兒,已展露無疑。
需要注意的是,上汽高層說過,「MG 後續的方向是全球化和高價值這兩條路徑,在新能源上穩步推進。」
與此同時,官方還強調,「MG 不會放棄燃油車市場,因爲整個全球市場還是偏向傳統能源車型的。」
如此一來,這也就理解爲什麽此前官方複興了定位更高的 MG7,反之更入門的換代 MG3 則遲遲沒有在國内上市。
在此其中,MG 一度想在 MG7 身上作出差異化,借助黑标來強化年輕運動感和極緻産品力。
但随着 MG7 沒有帶來太大回響,黑标系列也沒有了下文。
再者,作爲中國首款敞篷電動跑車的 MG Cyberster,依舊落得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沖高不成的 MG,要把槍口調轉回來了。
入門車市場,是目前 MG 更應該部署火力的重點區域。
在燃油車方面,不久前換代 MG5 剛完成了上市。
上汽乘用車常務副總經理俞經民形容,「它就是 10 萬内 A 級轎車的天花闆。」
6.59 萬元起的一口價,可以說堵住了不少競品的後路。
甚至乎,這也堵住了 MG3 國内上市的可能性。
至于在純電車方面,在海外市場大賣的 MG4,同樣爲 MG 的未來指明了方向。
「我們新能源汽車在歐洲的宣傳語很簡單,就叫做 " 你可以唾手可得的車子 "。」
「普通老百姓能夠使用得起的一輛新能源汽車。」
顯然,MG 清楚什麽樣的賽道更合适自己。
在 MG4 和 MG5 接連登場之後,MG 回歸入門車市場的決心已毋庸置疑。
卷土重來的 MG,計劃繼續在此投擲火力。
定位緊湊型 SUV 的 MG ES5,就是繼 MG4 和 MG5 之後的又一火力點。
MG,要好好抓住這條命脈了。
在消費分級的加劇影響下,各家車企都在加碼發力搶占緊湊型車市場。
上半年比亞迪推出的秦 L 和海豹 06,如今該組合的月銷量已高達 8 萬 +。
至于後到的小鵬 MONA M03,也在大聲宣揚着自己的 " 爆單 "。
更值得重視的是,此前表現還算慢熱的吉利銀河,近來在 E5 和星願的帶動下,已有了快速崛起的勢頭。
如此一來,定位跟銀河 E5 對壘的 MG ES5,更慢不得了。
面對着主流大衆群體的緊湊型車,本來就要強調中庸全面的産品特性。
而作爲後來者的 MG ES5,則更要強調自身的 " 水桶 " 賣點。
俞經民形容,「人們常說一款全方位優秀的車是六邊形戰士。」
「但 MG ES5 起碼是八邊形戰士,有八面玲珑的特性。」
爲此,MG ES5 在保持犀利觀感的同時,一改之前 MG4 過于個性的外形,線條刻畫明顯收斂了不少。
至于飽滿的敦厚體型,亦道出了 MG ES5 的家用車身份。
不做 " 毛頭小子 " 的 ES5,要爲 MG 重新赢回家庭用戶的選擇了。
值得一提的是,「ES+ 數字」的命名方式,跟蔚來 SUV 的做法一緻。
此舉加上新車的眯眯眼設計以後,MG 似乎找到了合适平替的角色。
隻是蔚來這個「ES+ 數字」的取名規則,此前已被德國方面明令禁止。
換言之,未來 MG ES5 進入歐洲市場以後,不排除要進行更名。
此前,MG MULAN 入歐後改名爲了 MG4。
MG ES5,又會改成怎樣的命名呢?
過去官方說了,「MG4 是上汽乘用車首輛全球車。」
到了 ES5,俞經民同樣直言,新車是全球車水平。
和 MG4 一樣,ES5 同是星雲純電平台的産物。
其中," 至小的機械空間和至大的乘坐平台 ",就是星雲開發的核心理念之一。
「我們通過懸架和驅動模塊的集成,使主要的模塊都收縮到了懸架裏。」
「接着通過拉長軸距,壓縮前後懸和空調等技術,把一些空間都讓給乘員、讓給平闆電池。」
「所以我們在同等的整車長度下,能夠留足乘員的乘坐空間和電池模塊的安全空間。」
得益于此,MG ES5 在不到 4.5 米的車長下,塞進了 2730mm 軸距。
小車大空間,MG ES5 做到了。
事實上,基于 MG 要重點發展海外市場的原因,因此車型身材方面必然會有一定約束。
作爲參照,銀河 E5 的三圍數據爲 4615x1901x1670mm。
至于 MG ES5,則對應爲 4476x1849x1621mm。
這樣相當克制的身材尺寸,難免在國内車海的比拼中落得下風。
對此,之前 MG4 就在這方面嘗到了苦頭,并且其過于簡潔的内飾,也很難赢得大衆市場的青睐。
好的是,這次 MG ES5 的座艙設計有了肉眼可見的改觀,質感追求已經跟上了國内市場的節奏。
MG,還是聽勸的。
不過,MG ES5 在動力選材上還是有點保守。
單電機 125kW 和 250N · m 的表現,和 MG4 完全一緻。
但這較之銀河 E5 的 160kW、320N · m,明顯有着不少距離。
據悉,MG ES5 曾經考慮過雙電機方案,但礙于成本和售價原因,MG 決定放棄在國内推出四驅版。
事實上,之前 MG4 就推出過 3.8 秒破百的四驅版本,售價 18.68 萬元。
但在去年改款以後,MG4 已取消了雙電機方案和 150kW 版本,隻保留 125kW 的入門選材。
顯然,MG 明确了向下進擊的方向。
基于新車的前麥弗遜 + 後五連杆獨立懸架、純正後驅架構,加上 MG 深谙歐洲市場對操控的重視程度。
MG ES5,注定還是一款帶有一定駕駛樂趣的 SUV。
至于 CLTC 續航 425km 的入門版本,也能在實用性和價格上滿足到年輕家庭用戶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MG ES5 依然采用了 110mm 高度的躺式電芯。
這不僅給新車實現了更好的垂向空間,并且該電芯目前還保持着 30 萬輛零自燃的記錄。
對此,上汽乘用車還敢爲人先給出了「電芯自燃,包賠新車」的承諾。
爲了翻身,MG 真拼了。
早在 2022 年的時候,上汽高層說到,希望 MG 在未來幾年能跻身成爲全球前十大單一品牌。
随着去年 MG 全球銷量突破 84 萬輛,應該說 MG 離實現目标又拉近了一步。
之後這剩下的距離,還取決于 MG 在國内市場的表現如何。
作爲老一批傳統品牌的代表,在有着技術成色和海外靓麗成績的加持下,MG 理應有着更好的市場表現。
MG ES5,要肩負起破局的使命了。
如今的 MG,無論銷售體量還是品牌聲量,都不比新勢力高得了多少。
它,可以說是被新勢力所刷下去的 " 老人家 "。
事實上,在國内主張家庭用車的氛圍下,不少年輕運動化的品牌都難以取得佳績。
這般品牌屬性,始終還是懸在 MG 頭上的天花闆。
再者,當下小鵬、小米的愈發沖擊,也從中分走了不少份額。
MG 的轉向,理所應當。
MG ES5,該鳴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