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4 月 1 日訊(編輯 潇湘)衆所周知,美債收益率曲線的倒挂現象,一直被業内經濟學家視爲預測美國經濟是否将陷入衰退的可靠觀測指标。但在我們上月下旬的一圖看懂系列電報中就曾提到過,美國 2 年期和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目前已經創下了史上最長的連續倒挂紀錄,但美國經濟迄今仍沒有将陷入衰退的迹象……
這一反常景象出現的背後,美國經濟的韌性究竟從何而來?衰退預警指标是否已然失靈?已成爲了全球經濟學家一個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
而對此,英國知名研究公司 BCA Research 首席策略師 Dhaval Joshi 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提出了一個比較新穎而又頗具深度的觀點——他認爲,這背後最大的問題是,美國經濟也在疫情後 " 倒挂 " ( inverted ) 了。
新冠疫情 " 後遺症 "
Joshi 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似乎已成爲一段遙遠的記憶,但對美國經濟來說,疫情的後遺症仍是一個大問題。至少五十年來,美國勞動力供給首次遠遠低于了勞動力需求,這造成美國經濟出現了 " 倒挂 "。
Joshi 認爲,人們必須以與疫情前截然不同的方式來分析疫情後的 " 倒挂 " 經濟。
通常情況下,勞動力需求 ( 少于勞動力供給 ) 是經濟産出的制約因素,從而推動經濟周期的盛衰演化。但在倒挂經濟中,勞動力供給 ( 小于勞動力需求 ) 成爲了産出的制約因素,從而主導着經濟周期。
在疫情大流行之前,所有的經濟下行都會導緻勞動力需求遠遠低于勞動力供給。在随後的經濟上升期,勞動力需求逐漸趕上供給 ...... 直到下一次經濟下行導緻勞動力需求再次下滑。如此周而複始、循環往複……
換言之,疫情之前的所有周期都是由勞動力需求端推動的。
但在疫情大流行之後,長期存在的模式發生了逆轉:美國勞動力供應出現了更猛烈的下墜——開始遠遠低于勞動力需求,随後才逐漸複蘇試圖趕上。這意味着,在過去幾年裏,推動經濟周期的不是勞動力需求,而是勞動力供給。
美國經濟衰退緣何遲遲難現?
Joshi 表示,美聯儲确實加息會抑制需求,這也正是最近發生的情況。美國的勞動力需求正在陷入衰退——現在的工作崗位和職位空缺數都比一年前少。在疫情前,每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經濟确實也會陷入衰退。但這一次的區别是,至少五十年來,美國經濟第一次在沒有進入 GDP 衰退的情況下,進入了勞動力需求衰退。
其原因就是上面提到的,在倒挂經濟中,經濟的制約因素不是勞動力需求端,而是勞動力供給端。盡管勞動力需求疲軟,但勞動力供給卻還在趕上了需求,縮小了供需之間的差距,從而推動了經濟增長。
這也創造了一個看似 " 完美 " 的宏觀背景:經濟強勁增長,工資呈現反通脹趨勢 ( 增速回落 ) ,這對金融資産來說,是一個人人津津樂道的 " 金發女孩 " 環境。
而未來 6-12 個月時間裏的一個緊迫問題是:勞動力供應、勞動力需求及其相互作用,接下來還會發生什麽怎樣的變化?
美國經濟爲何出現倒挂?
Joshi 表示,首先,人們可以先來解決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爲什麽美國的勞動力供給遠遠低于勞動力需求?
原因有二:疫情之後,許多壯年 ( 25-54 歲 ) 工人離開了勞動力大軍;老年 ( 55 歲以上 ) 工人則選擇提前退休,從而産生了數百萬所謂的 " 超額退休人員 "。
這些人口對勞動力供應沒有貢獻,但他們仍然消費着産生勞動力需求的商品和服務——他們通過使用儲蓄,或者在提前退休的情況下,通過提前動用退休資産和收入來實現了這一點。因此,壯年勞動力參與率的驟降加上過多的退休人員,導緻勞動力供給遠遠低于了勞動力需求。
在随後幾年裏,大量壯年勞動力就業參與率的急劇下降已出現了明顯逆轉,導緻勞動力供應強勁複蘇。 但是,過多的退休人口其實并沒有逆轉,也不太可能逆轉。
這意味着勞動力供給仍然比勞動力需求少上幾百萬人——經濟仍處于倒挂狀态,而勞動力供給的強勁複蘇目前也可能已經趨于衰竭。
美國經濟衰退究竟會何時到來?
重複一遍,美國勞動力需求已經陷入衰退。但在倒挂經濟中——勞動力供給是産出的制約因素,勞動力供給推動着眼下的 GDP 周期。
因而,Joshi 認爲,GDP 是否會衰退,需要滿足以下兩件事情中的至少一件:
要麽勞動力供給徹底出現萎縮。然而,由于近期非法移民人數激增 ( 其中大部分最終被計入政府調查統計的勞動力供應量中 ) ,Joshi 認爲這一幕似乎不太可能發生。 當然,如果特朗普上台 ( 出台嚴厲移民限制政策 ) ,這種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
要麽勞動力需求必須大幅減少——減少約 350 萬個工作崗位,經濟才會 " 解除倒挂 " ( 重新低于供給 ) 。 一旦解除倒挂,勞動力需求的萎縮将重新使 GDP 陷入衰退,就像所有疫情前的周期一樣。
Joshi 表示,但是,如果勞動力需求的收縮程度還是想現在這樣相對溫和,那麽美國經濟可能會經曆持續的勞動力需求衰退,而不會出現 GDP 衰退,從而使 NBER 難以将其正式定義爲經濟衰退。
Joshi 指出,在這種 " 中間狀态 " 下—— GDP 沒有衰退,但勞動力需求出現衰退并且逐漸靠攏于勞動力供給,是美聯儲将工資漲幅控制在 3% 水平、物價漲幅穩定在 2% 所需的最不痛苦的方式。
不過,他也提到,盡管美國經濟在此背景下可以躲過 " 官方衰退 " 的認證,但勞動力需求衰退加上人均實際收入的停滞不前,其實會讓普通美國人感覺非常像身處經濟衰退之中。
在股市方面,Joshi 表示,勞動力需求衰退往往意味着企業利潤下降,因爲隻有當利潤受到壓力時,勞動力需求才會衰退。但與此同時,工資下行造成的反通脹效應也将使長期債券收益率下降,這将爲股票估值提供一定的反作用支持。 綜合來看,這意味着股市将在區間震蕩,而高評級債券則将反彈。
但 Joshi 也指出," 還有一個因素需要考慮——任何與人工智能相關的亢奮定價都會給股市帶來獨立的風險。如果沒有這種風險,宏觀背景将意味着股票與現金的配置是中性的。 但是,這種額外的風險使我在 6-12 個月内,對股票配置比例降至輕度低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