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電影《長安三萬裏》的過程中,哭了不知道多少次。
一直到電影結束,和朋友吃飯,我都還沒有走出電影所帶給我的【失意】情緒。
" 寫下一切轉瞬即逝的感覺,要抓住這人生難得的情緒體驗 "。
是那天我反複在心裏對自己說的話。
已經好久沒有哪一部電影,百感交集到,讓我心中的一團情緒,非要在這深夜的月色裏消散掉不可。
我自己覺得是好看的,将近三個小時的電影時長,我沒舍得離開過座位一次,隻想在黑暗而又沉默的電影院裏,感受《長安三萬裏》那濃得化不開的【失意】。
是的,【失意】而非【詩意】。
電影以高适行至暮年,回顧前半生爲切入點,鋪開了他和李白的一生,也用這來自往事的風,小小地吹開了杜甫、王維人生的某一道門簾。
故事拍的很寫意,并不以劇情取勝。
如果大家走進電影院是想看引人入勝,又或者尋找砥砺前行的勇氣,那麽《長安三萬裏》可能會讓你失望。
因爲這部電影,拍的根本就不是經曆,而是經曆背後的【心境】。
高适和李白第一次見面時,彼此意氣風發,莫愁前路的心境。
高适和李白,仕途不順、人生行至窮境時,各自又不同的心境。
包括後來,年少知己共赴歲月艱難,面對種種人生選擇,各自擁有了不同價值觀,甚至生了一些嫌隙和辜負的心境,《長安三萬裏》也很大膽地拍了。
也因此,有人說《長安三萬裏》黑了李白。
我倒覺得沒有,李白本來也就不是聖人,他是谪仙人,這樣的人,放在紅塵裏看,總是與世俗格格不入,甚至惹人嫌的,更不用提把他放在婚姻價值體系裏去評判了。
拍出李白身上或許真實的一面,一點也不妨礙,我在觀影的過程中,無數次愛上李白的天真率性、潇灑浪漫。
就像高适親自看到、摸到、感受到了李白的種種不靠譜,但依然提起他,嘴角先有了笑意一樣。
一個人的小瑕疵,不妨礙他的大可愛。
我很喜歡李白身上" 追求世俗成功,不成功了也沒關系的 "随性,他是到哪裏都可以生活的人。
當然我也深愛高适,至少愛《長安三萬裏》所塑造出來的那個高适。
他沒有李白的放蕩不羁,活在社會秩序的大框架裏,也并不是一個善于表達心中情緒的人,盡管他有着那樣豐富的感情。高适的本質,是一個高敏感的人,這在他一次認識李白時,就被李白窺破,所以李白才送他那樣一句話" 高三十五,早晚有一天,您心中的一團錦繡,都會脫口而出。"
但我喜歡高适的,是他那種,永遠懂得退回去,守住來時路的心境。
在李白不停折騰,違背初心也要靠近權力中心的時候,高适面對困境,是一次又一次退回到他生活的地方梁園,過最簡單的,耕種讀書的日子。
高适比李白,更有心無旁骛的沉着之氣,也更能慢下來。
我一直覺得這和高适長時間過着田園生活有關。他和自然、氣候、風、雲、雨有過最親密的鏈接,所以他知道,人生退回去一步,并不是多麽可怕的事情。
我小時候抱怨過自己是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女孩。
我長大後覺得最幸運的事情,就是我曾真的生活在田園裏。從土地裏刨食的日子辛苦自然是辛苦的,但土地的永恒、堅固、誠實,也讓我在成年後,很少有那種自覺四顧皆無靠的恐慌。
李白的潇灑不羁,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他并無退守之地。
高适的沉着與靜氣,是因爲他知道,至少土地是不會背叛他的。
李白【失意】的栖息地,是【詩意】,那是李白唯一可以永遠依賴的東西,缥缈是李白的命。
高适【失意】的栖息地,是【梁園】,或者更準确地說,是【土地】,勤懇是高适的命。
我蠻喜歡《長安三萬裏》可以拍出這兩個人不同詩歌風格背後的人生對照。
更玄妙的是,《長安三萬裏》讓我深刻地意識到,是李白也好,是杜甫也好,是高适也好,是王維也好,他們的人生不管如何對照、參差,但必然都有同一種宿命,那是整個人類的宿命——失落。
這是很多觀衆看完《長安三萬裏》覺得難受的原因。
我自己落淚最多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李白寫《将進酒》,那裏頭,沒有什麽澎湃激昂,隻是李白、高适、杜甫在集體的失落之後,共同的大夢一場。
要多無望,便有多無望。
另一處是片尾的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鏡頭閃回到少年李白仗劍江湖,由不得我不覺得,原來人生真如白駒過隙,多少好時光,都已然蹉跎至暮年。
是 " 輕舟已過萬重山 ",是李白的心境也已經過了萬重山,到了人生的末路了。
心中的失落再次洶湧而來。
是長安三萬裏嗎?是人生三萬裏啊。
一部沒有愛情,甚至沒有太多劇情的電影,到最後,最讓我有李清照【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将息】的心境——
原來人生,回望過去,誰都一樣,不過是錦繡成堆、灰燼亦成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