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21 日訊(編輯 卞純)今年以來,全球掀起了 " 去美元化 " 大潮。在頂級經濟學家、美國外交關系學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國際經濟部主任 Benn Steil 看來,美元被多國抛棄不能怪别人,要怪隻能怪自己。他表示,美元最大的威脅是美國自身。
在上周發表在國際知名媒體組織 Project Syndicate 上的一篇專欄文章中,Steil 警告稱,政治僵局和貨币 " 日益武器化 " 将推動全球 " 去美元化 "。
" 美元主導地位的最大威脅不是來自競争對手,而是來自美國政府本身。" Steil 寫道。
根據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數據,過去 23 年來,美元在全球外彙儲備中所占的份額已從 72% 降至 59%。
國際貨币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對 75 家央行的最新調查顯示,未來 10 年美元在全球儲備中的比重預計将再下降 5 個百分點,但仍将保持在 50% 以上。經濟專家 Julian Jacobs 在報告中寫道,雖然這種變動不大,但預示着全球經濟力量正在逐步向遠離美國的方向調整。
政治僵局和貨币武器化推動 " 去美元化 "
相較于來自于其它主流貨币的競争,Steil 更擔心美國的政治問題會削弱美元的吸引力。
今年 5 月下旬,由于兩黨扯皮,美國政府差一點就陷入債務違約的境地,直到最後一刻兩黨才達成協議,防止了最壞情況的發生。
作爲對這一僵局的回應,國際頂級評級機構惠譽本月早些時候下調了美國主權信用評級,并表示下調美國評級是由于美國政府債務負擔居高不下且不斷加重,未來 3 年财政狀況預計将持續惡化。惠譽還表示,這樣做反映出美國過去 20 年中相比其他高評級經濟體 " 治理水平下降 "。
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在俄烏戰争爆發後将俄羅斯的銀行從 SWIFT 支付系統中剔除,并凍結了俄羅斯的美元儲備。這種将美元 " 武器化 " 的行爲已經招緻多位國際知名人士的譴責。
" 正如抗生素的過度使用加劇抗微生物耐藥性一樣,過度使用制裁會促使目标國家以及潛在目标減少與美國金融體系的接觸。" Steil 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