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如今的影視平台,時常熱愛 " 王牌 VS 王牌 "。
從開年的《三體》VS《狂飙》。
到不久前的兩部熱門國産懸疑劇剛剛上新。
前兩天剛剛點評過 " 内娛服警役第一人 " 張譯的《他是誰》。
後台已經有不少催更,急着要老妹兒點評另一部成色如何。
趕在這部劇馬上要完結之時。
來說說它——
看一眼陣容,就能理解爲什麽大家如此期待。
從導演、監制到演員,大牌雲集。
宋佳和王陽,繼《人世間》之後,二搭夫妻。
多位老戲骨,張國立,徐帆,張嘉益,管虎等友情出演。
電影質感,妥妥拿捏。
既然是迷霧劇場,開篇,先拉滿懸疑感。
流水滔滔,女人驟然睜開雙眼。
身後有細微的響聲,她回過頭去,上下打量。
待到她再轉頭,有人暗中捏緊了榔頭,死亡一擊。
數日之後,江邊發現一具女屍,死者正是開頭出現的女人,夏冰清。
女警冉咚咚(宋佳 飾)趕赴現場,追查兇手。
屍體狀況觸目驚心:
右手掌被切斷,腦後被砸出個凹坑,最終因溺水而亡,被泡了兩天才發現。
是什麽人如此仇恨她,能下這麽狠的手?
懸念就此而生。
女主冉咚咚,能力極強,心思缜密,最擅長挖掘被忽視的線索。
在她的偵破之下,夏冰清隐秘的悲劇人生,迅速展開。
夏冰清的原生家庭普普通通,卻背負着巨大隐秘的包袱。
多年前的一個雨夜,夏冰清的父親駕車不慎,撞傷了人。
夏家選擇與傷者私了,卻有了一筆還不清的債。
對方隔三差五上門要錢,護理費、醫藥費、營養費 ……
最後甚至提出了荒謬至極的要求:
夏家的女兒嫁給他家的兒子,錢就不用再付了。
夏冰清的父母口口聲聲爲她好,卻從未真正擔負起一家之主的擔子。
爲了讓她盡快出來工作,和女兒說都沒說一聲,就改了她的專業。
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生活,夏冰清是一天都不想多待。
她爲自己謀劃了在北京的工作,甚至拎着行李箱去面試。
家庭負擔、求職壓力,迫切離開的渴望,都讓她成爲狩獵者眼中的 " 獵物 "。
面試她的老闆徐山川正是看穿了這一點,強暴了夏冰清。
此後,又手段百出,連哄帶騙地讓夏冰清淪爲了自己的情人。
他拿捏住了夏冰清的弱點:缺錢、缺愛,甚至沒有一個人關心她。
徐山川爲她置辦住所,幫她還錢,仿佛真的很抱歉,希望用錢來彌補自己的 " 錯誤 "。
夏冰清對徐山川又恨又愛。
每次對别人談起徐山川,她口口聲聲都是辱罵之詞。
但她從沒選擇過離開,甚至逼迫徐山川去和妻子離婚,和她結婚。
夏冰清自己也曾找過徐山川的老婆對峙,最後卻輸得一敗塗地。
在這盤情感亂局中,夏冰清身邊每個人,都是表面仁義道德,皮囊之下,面目猙獰可憎。
更可怕的是,冉咚咚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逐漸發現自己的婚姻也是如此。
都說,刑事律師看到是壞人最善良的一面。
而離婚律師看到的是好人最醜陋的一面。
同樣擅長 " 有罪推定 " 的冉咚咚,将敏銳帶入婚姻的那一刻。
相愛這一層暧昧的遮羞布,就被徹底撕了下來。
她發現自己的老公慕達夫去酒店開了兩次房。
幾次詢問,老公的借口,在她的探究之下,漏洞百出。
冉咚咚的懷疑生了根,卻找不到判定有罪的證據。
而慕達夫更像是抱着 " 疑罪從無 " 的态度:
沒有确實證據,所以冉咚咚的一切揣測,都是無中生有的瞎想。
二人的婚姻,就這麽一步步,走向破碎的懸崖。
再加上還有人橫插 " 兩腳 "。
頗具喜劇效果的是,冉咚咚老公的疑似出軌對象,董潔飾演的美女作家貝貞,戲份不多。
倒是張嘉益飾演的貝貞老公,跑來橫插一腳,演了一場 " 花樣年華 " 版換妻大戲。
(張嘉譯和宋佳也合作過《懸崖》,又是一對經典 CP)
目前來看,冉咚咚走向離婚,在所難免。
但誰又能說,财産和法律的切割,就能拯救你,順利抵達情感迷宮的出口?
相信看到這兒,大多數喜歡傳統懸疑破案的觀衆,已經火速撤退。
劇集短小,僅僅 13 集,馬上迎來大結局。
但在 13 集的破案過程中,找不到半點傳統的偵破手段。
查指紋、DNA,現場的蛛絲馬迹,兇手的作案手法,統統一筆帶過,證據鏈全無。
似乎,冉咚咚不關心僅有口供在我國刑事訴訟法中不能成功起訴。
她隻關心,她能不能挖到,真相。
而在冉咚咚全心全意審訊時,無論是在卧室還是審訊室,都張力十足。
尤其是老公慕達夫,在她面前演技拙劣,每個謊言都被幹脆利落地拆穿。
甚至發明了個新詞:王陽補牢。
對婚姻裏的男女關系刻畫,相當到位。
剛開始發生分歧的時候,兩個人彼此心知肚明,卻又不想撕破臉。
最真實的同床異夢,不過如此。
随後,由于慕達夫始終不說出真相,矛盾直線升級。
冉咚咚吵架時,每一句都像在 " 列出以下犯罪證據 ",殺傷力極強。
以往被平靜生活掩蓋的樁樁件件,全在她腦子裏重新過了一遍。
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寫滿 " 慕達夫有問題 "。
而慕達夫則是 " 拒絕内耗,外耗他人 " 的頂級選手。
詭辯,擺爛,逃避。
極可能地逃離最重要的問題。
不要反省自己,有事先從别人身上找問題。
沒有證據,就别想判我出軌。
如果說婚姻是一面鏡子,那麽樹立在慕達夫和冉咚咚之間,隻有畸形的玻璃。
他們看不見自己,隻能看見對方身上,被争吵放大的,最醜陋的那一面。
所以也有觀衆吐槽:越看血壓越高,越看越生氣。
爲什麽?因爲它照見的,也是現實争吵中,那些肆意攻擊彼此,直到面目扭曲的人們。
而在審訊室中,冉咚咚的對手也在她面前甘拜下風。
雖然全員撒謊,但依仗自己直覺,冉咚咚總能打破對方的心理防線。
通過對案情的判斷,直接叩問出對手内心最深處的秘密。
進而,推動案情的進展。
也正是因爲《回響》對于婚姻家庭關系的高強度關注。
以至于從濾鏡到台詞,每一個鏡頭,都在爲情感糾葛服務。
冉咚咚凝望深淵太久,未發覺自己已經落入深淵。
甚至忘記了每個 " 出軌劇 " 女主都明白的事:
抓小三,抓老公出軌,需要證據。
或許是丈夫圍巾上的頭發,或許是小三和自己的同款内衣香水。
審問時咄咄逼人,找證據時空落無着。
在審訊室裏,隻能出現一份疑似 " 引誘逼供 " 的口供。
而在卧室裏,崩壞的,隻有兩個人的情感關系。
甚至,有不少爲了氛圍服務的細節,讓觀衆難以細看,一看立刻出戲。
《回響》的畫面,色調幽暗昏黃。
令人很難相信,本片拍攝于全年陽光明媚四季如春的海南。
台詞也極盡文藝。
長鏡頭泛濫,随便一場聊天對話就長達十分鍾。
甚至連房東大媽都能說出來 " 她對于我來說,就隻是每月十五手機響的那一聲叮咚。"
父親憤怒到馬上要扇女兒一巴掌,還能随口朗誦:
" 我給了你生命!"
完全爲文藝、婚姻、生活哲學思辨的劇集,注定很難打到觀衆的爽點上。
看看評論區也不難發現,不少觀衆感慨:
這種劇集,看得太累了。
沒心情,真的看不動。
哦,至于那套 " 看得通透 " 的 " 正妻教科書 "。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來,跟着老妹兒一起念:
男人不自愛,就像爛葉菜。
别扯愛不愛傷不傷害,先查查尖銳濕疣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