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劉亞甯 / 文 近日,各地 2024 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陸續公布。從全國來看,前三季度國内生産總值 949746 億元,同比增長 4.8%。在各城市 GDP 總量上,前三季度,上海、北京和深圳穩居全國前三,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依次列第四至第十名。
GDP 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實力的基本指标。然而,評估一個城市是否有錢,除了看 GDP 總量,還要看城市中每個人的生活水平。因此,人均 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是衡量城市居民富裕程度的重要變量。
在城市 " 含金量 " 的争奪中,誰更勝一籌?我們從前三季度的統計公報中尋找答案。
GDP 高,不一定人均 GDP 高
人均 GDP 通過 GDP 總量除以常住人口計算得來,其與 GDP 排名完全不同。截至 10 月 30 日,在已公布前三季度 GDP 的 213 個城市中,人均 GDP 前十強的城市不僅包括北京、上海等這樣的一線城市,也有鄂爾多斯、榆林這樣的三四線城市。
2024 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均 GDP 最高的城市是鄂爾多斯,達 19.64 萬元。鄂爾多斯是一個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三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 GDP 達 4361.3 億元,僅位列全國第 42 位,但人均 GDP 卻全國居首。克拉瑪依緊随其後,以 19.14 萬元的人均 GDP 排名全國第二。克拉瑪依是新疆的五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 GDP 爲 936 億元,位列全國第 155 位。位于陝西最北部的榆林,人均 GDP 達 15.92 萬元,排在全國第三位。榆林是四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 GDP 爲 5742.95 億元,位列全國第 34 位。
而在 GDP 榜單中排名前三位的上海、北京和深圳,人均 GDP 分别排在第九、第五和第六位,達 13.83 萬元、15.31 萬元和 14.58 萬元。GDP 排名第四和第七的重慶和成都,人均 GDP 爲 7.28 萬元和 7.82 萬元,未進入人均 GDP 排名前三十的榜單中。
鄂爾多斯、克拉瑪依這樣的三四線小城,人均 GDP 爲何能 " 坐穩 " 全國第一?
2023 年底,鄂爾多斯的常住人口爲 222.03 萬人,克拉瑪依常住人口僅有 48.9 萬人,但這兩座城市的人均 GDP 已達到發達國家的水準,根本原因在于它們都是資源型城市。作爲煤炭大市,鄂爾多斯的煤炭産量占全國的 20%,位居全國第一;而克拉瑪依則 " 富得流油 "。克拉瑪依油田所處的準葛爾盆地石油資源量約 100 億噸,天然氣約 2.3 萬億立方米,目前石油探明率僅 33.7%、天然氣探明率 7.5%。經濟産值高,再配上超小的人口體量,人均 GDP 自然高。
人均 GDP 排名前三十的城市中,與鄂爾多斯、克拉瑪依類似,依靠資源發展的城市還有榆林、包頭、阿拉善盟。榆林、阿拉善盟的煤炭資源尤爲豐富,是當之無愧的 " 煤都 ";而包頭是中國重要的基礎工業基地和全球稀土産業中心,被譽爲 " 草原鋼城 "" 稀土之都 "。
除了資源型城市,我們還發現無錫的人均 GDP 超過北京、深圳;蘇州、常州的人均 GDP 超過上海。這些城市大都分布在江蘇、浙江等東南沿海,屬于 " 家裏有廠 " 型城市。以無錫爲例,其人均 GDP 高的原因之一在于其雄厚的産業基礎:無錫是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地市之一,擁有 33 個工業大類、167 個工業中類、462 個工業小類,并在每個門類中都有優秀企業。2023 年中國制造業企業 500 強,無錫有 23 家上榜,排名全國第三。
蘇州、常州同理,2023 年蘇州工業總産值超過 4.4 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在 41 個工業行業大類中,蘇州有 11 個産業總産值超過 1000 億元。
在常州,從基本面上看,其擁有 6.6 萬家工業企業、23 家百億工業企業,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工業大獎數同類城市第一,工業規模總量近 2.2 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比達達 42.2%。此外,近年來,常州的新能源産業表現尤爲亮眼。2023 年,常州新能源産業産值超 7600 億元,全國生産的新能源汽車中,每 14 輛就有 1 輛出自常州,全國每出口 10 輛新能源汽車就有 1 輛誕生于常州。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重慶兩地人均 GDP 掉隊的原因在于較爲複雜的城市結構。
目前,成都全市下轄 12 個市轄區、3 個縣、代管 5 個縣級市,這其中既有城區,也有大量縣域、鄉村,城鄉發展差距較大。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區 GDP 實現 1627.7 億元,穩居各區縣 GDP 榜首,是排名第二金牛區 GDP 的近 2 倍。而在成都各區縣中 GDP 排名墊底的蒲江縣,今年上半年實現 GDP 僅爲 102.9 億元,是高新區 GDP 的十六分之一。各區縣間經濟的不均衡發展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成都全域的人均 GDP。
與之類似,重慶下轄 26 個區、8 個縣、4 個自治縣,經濟規模最大的市轄區渝北區,2024 年前三季度 GDP 爲 1887.66 億元,而經濟規模最小的巫溪縣,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97.8 億元,僅爲渝北區的十九分之一。此外,重慶雖是中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但實質上是 " 直轄省 " 的概念。這是因爲從面積來看,重慶面積爲 8.24 萬平方千米,爲北京、天津、上海三市總面積的 2.37 倍,在全國各省面積排名中次于面積 10.2 萬平方千米的浙江省。在人口上,2023 年底,重慶常住人口爲 3191.43 萬人,與山西省(2023 年常住人口爲 3465.99 萬人)人口規模相當。若将重慶與其餘 30 省份的人均 GDP 作對比,重慶以 7.28 萬元的人均 GDP 位列全國第四位,僅次于江蘇、浙江和廣東。
人均 GDP 高,不一定代表居民生活富裕
人均 GDP,并不能作爲衡量城市經濟 " 含金量 " 的唯一指标。人均 GDP 是每個人創造的價值,那麽城市的居民是否得到了與自身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相匹配的回報?與人均 GDP 相比,人均收入占人均 GDP 的比值更适合被看作一個城市是否藏富于民的指标。
我們以前文統計的人均 GDP 排名前三十的城市爲樣本,計算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 GDP 的比值,就會發現事情的另一面:三四線小城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排名大幅跑輸人均 GDP 排名。
人均 GDP 最高的鄂爾多斯、榆林,人均收入占人均 GDP 的比值僅爲 20.32% 和 15.59%,也就是說這兩個地區的居民僅能拿到所創造價值的兩成左右的财富,造成這種分配差異的核心在于産業。
鄂爾多斯和榆林雖然生産了大量的煤炭、石油,但采煤、采油相關的主要産業鏈卻并不在這兩個城市。本地居民能參與到煤炭、石油行業的途徑隻有當采礦 / 油工人,或從事煤炭、石油的運輸等價值不高的工作,這導緻他們創造的财富并不能最大程度的回流到自己手中,這也是大部分資源型城市的問題所在。
以甯波、杭州爲主的浙江城市雖然在人均 GDP 方面低于江蘇的蘇錫常三城,但在人均收入占人均 GDP 的比值方面扳回一成。這主要與兩省的經濟結構有關。
江蘇是投資占比很高的省份,以外資經濟和投資經濟爲主。江蘇是外商在華投資的首選地之一,利用外資規模多年位居全國首位。據商務部數據,今年上半年江蘇省實際使用外資 131.2 億美元,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據江蘇省商務廳最新數據,截至今年 6 月底,江蘇的外資企業超過 4.3 萬家,80% 以上的世界 500 強企業在江蘇投資興業。
而浙江以民營經濟爲主,2023 年,浙江民營經濟增加值 5.5 萬億元,占全省生産總值的 67.2%;而江蘇的民營經濟增加值占 GDP 比重則是 57.9%,不及浙江。此外,在 "2024 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 " 榜單中,浙江有 106 家企業入圍,入圍數連續 26 年位居全國首位。
此外,2024 年前三季度,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 GDP 的比值爲 45.8%,浙江全省有 9 個城市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數量位居全國第一。通過比較,在人均 GDP 和勞動者報酬占比兩者方面,浙江略勝一籌,其富裕程度與其他地區相比較高。因此,浙江成爲共同富裕示範區也是不無道理的。
在競争激烈的城市發展中,如何實現經濟增長與居民收入的協調提升,将是各地政府面臨的重要課題,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 " 民富 " 的目标。未來的城市競争,不僅僅是 GDP 的較量,更是居民幸福感和生活質量的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