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電廠,作者 | 翟芳雪,編輯 | 高宇雷
在中美都對數據安全有所保留的情況下,入華的特斯拉 FSD 并不是 " 完全體 ",但已經引起了媒體和競争對手的高度關注。
2 月 25 日,特斯拉中國官方發布了 FSD 智能駕駛軟件更新的消息,更新後車輛能在城市道路直行、左右轉、掉頭、自動變道等。此外,車載攝像頭還将監控駕駛員的注意力。

目前,購買 FSD 的車主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所持車輛是 2023 年 10 月後搭載了特斯拉 4.0 芯片硬件的版本;第二,車主需購買 6.4 萬元的 FSD 軟件包。
對于芯片爲 3.0 版本的車主,馬斯克在特斯拉最新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中早有表态:" 我認爲誠實的回答是,我們将必須爲那些購買了 FSD 的人升級他們的第三代硬件,這将是痛苦和困難的,但我們會完成它。現在我有點慶幸購買 FSD 套件的人并不多。"
但在早早發行完整版 FSD 的北美,3.0 版本的特斯拉車主都還沒升級硬件,中國特斯拉車主的升級時間隻會更遠。
對比美國的 FSD 功能,此次特斯拉推送軟件更新的功能并不能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特斯拉中國官網上将這套智駕配置的定義從 "FSD 完全自動駕駛 " 改爲 "FSD 自動輔助駕駛套件 "。特斯拉中國人工客服也表示,本次軟件更新的功能不同于美國版 FSD 功能。
這個靠網絡道路視頻訓練出的智駕,落地中國後已經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
不适應中國路況,但學習能力強
從諸多車主和車評人的實測中來看,這個北美來的智駕系統還不能完全适應中國交通路況。
多位車主反映,特斯拉中國版的 FSD 有壓實線、闖紅燈、誤走非機動車道的通病。例如,在直行紅燈、左轉綠燈允許左轉但禁止直行的情況下,FSD 因無法識别信号組合,誤将左轉綠燈識别爲直行許可,導緻闖紅燈違規。
在鳳凰車研所的測評中,當前的中國版 FSD 在處理三點調頭這類複雜路況時存在不足,導航信息出現了錯誤。
但是,操作絲滑、駕駛自信且果斷、充分尊重路權和交規是其突出的優點。據車主們的最新反饋,有些更新第一天出現的問題如今已經被系統自動學習修正,FSD 的學習能力會讓其适應中國路況的速度指數級加快。
特斯拉 FSD 在中國有偏差的原因主要是數據問題。
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中曾表示,中國目前不允許特斯拉将培訓視頻傳輸到中國境外。而美國政府不允許特斯拉在中國進行培訓,這讓特斯拉進退維谷。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查看互聯網上可獲得的中國街道視頻,然後将其放入的模拟器中,再進行訓練。
" 中國的公交車道是我們在中國開展 FSD 工作的最大挑戰之一。他們的公交車道非常複雜。一天中有幾個小時你可以在那裏,有幾個小時你不能在那裏。如果你不小心在錯誤的時間進入公交車道,你會立即收到一張自動罰單。所以汽車必須知道現在是一天中的什麽時間并且讀懂标志。無論如何,我們會解決這個問題的," 馬斯克說。
這樣訓練出的系統落在中國實地注定有偏差。據晚點報道,今年 2 月初,特斯拉調撥部分美國自動駕駛工程師來中國做成熟版本 FSD 的本地化部署并優化算法。理論上這能在數據不出境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升 FSD 在中國的性能。特斯拉中國的團隊無需再從頭開始訓練 FSD ,他們将會接力這幫美國工程師,完成外賣車 " 鬼探頭 "、公交專用車道等中國特定道路場景的算法優化。
不過據電廠此前了解到的情況,這樣做更多的原因是特斯拉的核心代碼對中國團隊有所保留,隻能派人來進行訓練。業内人士告訴電廠,特斯拉大中華區負責人朱曉彤在 2021 年就有自己搭團隊做 App、車機和智能駕駛的想法,但由于美國總部的工程團隊不支持,不給源代碼,也不提供支援,隻能作罷。
據路透 . 社報道,特斯拉正在考慮在中國建立一個本地數據中心來處理這些數據。
倉促入局,面臨本土智駕挑戰
FSD 已經成爲特斯拉未來的核心增長點。
在美國,特斯拉 FSD 的銷售模式分爲兩種:一是車主花費 8000 美元(約 5.8 萬元人民币)一次性買斷;二是訂閱制,車主可以每月支付 99 美元(約 719 元人民币 / 月)購買限時服務,支持随時取消。目前,訂閱制還沒有在中國推行。
特斯拉首席财務官 Vaibhav Taneja 在财報電話會議上表示,FSD 爲公司 2024 年第三季度的收入貢獻了 3.26 億美元(約 23.7 億元)。
今年,馬斯克預測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産品将大幅改善,從而帶來 " 史詩般的 2026 年和異常出色的 2027 年和 2028 年 "。他說特斯拉 " 明年真的會飛速發展,2027 年和 2028 年也會飛速發展。" 這樣的引導加上收益情況讓股東對特斯拉信心回升。
知名科學博主 Brian Wang 認爲,FSD 能給特斯拉帶來巨額利潤。因爲每次全額購買 FSD 都是一輛車的利潤。車主花 40,000 美元購買一輛 Model Y,特斯拉能獲得 8000 美元的利潤,而 FSD 是同樣的價格。即使是每月訂閱,大約 6-7 年後也能與一輛車的利潤持平。
他估算,當特斯拉 FSD 達到質量門檻,即在美國和中國有 10% 的特斯拉車主采用它時,将有 400,000 份全額銷售或訂閱,而且每年還能持續增加 200,000-400,000 份。他認爲在 2025 年,如果 FSD 的采用率達到 20%,那麽 FSD 全額銷售将帶來 100 億美元(725.8 億元)的利潤,或訂閱将帶來 15 億美元(108.9 億元)的利潤。

然而這樣的預測過于樂觀,起碼購買 FSD 的中國車主在今年很難達到 20%。一方面是硬件上具備 FSD 更新條件的車主就要減去大半,另一方面是功能還不完整,車主不一定願意爲半成品支付高昂費用。
一位特斯拉車主表示:" 特斯拉很難在智能駕駛方面趕上中國汽車,而且其高昂的定價也更不合理。" 從價格來看,特斯拉的 FSD 的确高于其他車企一大截。根據公開的信息統計,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智駕功能收費是最高的,比第二名功能更全的蔚來高 25000 元。
特斯拉這一次的倉促入局,很大程度是被中國車企開年的智駕浪潮裹挾。僅僅在 2 月,長安、比亞迪、零跑、岚圖等車企就拉開了 " 智駕平權 " 的大旗,搭載華爲乾崑智駕 ADS SE 解決方案的深藍 S07 指導價已經下探到 14.99 萬元。
更誇張的是比亞迪,全系搭載 " 天神之眼 " 智駕系統,10 萬元級以上全系标配,10 萬以下多數搭載。其中售價最低的海鷗智駕版僅 6.98 萬元起,成爲目前市場上首次将智駕普及到 7 萬元價位的車型。
在短期内,FSD 可能還無法達到特斯拉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