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先來一個深夜靈魂叩問——
你曾經爲了裝 X,做過什麽傻事?
爲買一個入門款奢侈包吃三月泡面?爲撐面子全網搜羅 A 貨平替?爲顯見多識廣苦背一堆晦澀名詞?
與當下濃郁的 " 佛系躺平 " 人設,和 " 灑脫看開 " 心境截然不同,前些年全網還蔓延着一種腰闆挺直,人人鬥志昂揚,打足雞血的拜金消費風氣:
富貴不炫耀,如錦衣夜行。
如果先天不是投胎小能手,後天也沒能成爲風口上的豬,家境赤貧兩袖清風怎麽辦?
有人選擇:沒有完美生活,就裝出一個完美生活。
因爲太多濫竽充數的 " 精英人士 " 捏造炫富經曆:" 謝邀。人在美國,剛下飛機,學曆青藤,年薪百萬…… " 成爲某平台 er 揮之不去的黑料;
又因國内網紅們在網上曬出的稀有皮愛馬仕,數量超過品牌方實際的全球限量發售量,讓 " 拼單名媛 / 二代們 " 圈引發全網群嘲。
但嘲笑歸嘲笑,裝 X 之風仍在蔓延,隻是隐藏得更深了:
大 Logo 入門款已經 out 了,做工精良瞧不出牌子的老錢風逆勢而上……裝也要裝出一個雲淡風輕,視錢财如糞土的松弛感。
不過有一說一,裝逼這事兒吃相的确難看,姿态确實不美,但也可以理解:
大家都是出來混的,誰不要臉?誰能不裝?
虛榮矯情又做作,
被他們裝到了。
最近一部都市情感劇《裝腔啓示錄》熱播,雖然帶着對國産都市情感劇一貫的偏見和質疑,但沖着原著的口碑,毅然點開觀看:
沒想到觀感新鮮,令人意外。
圖源《裝腔啓示錄》,下文同
深夜嘎嘎笑得幾番在沙發打滾,創作方和演員用幾個鏡頭下來,就道盡了那些 " 裝逼犯們 " 的高光炫耀史……
咳咳,以及當衆社死名場面。
一群上海貴婦在高檔酒店下午茶聚會,操着一口吳侬軟語,三三兩兩看似熱切交談,實際上聊的牛頭不對馬嘴,全是炫耀。
A 伸出手很頭疼的樣子:" 呐,就這個手鏈,我和老公昨天一起買的呀 ~ 我說不要非要給我買。"
B 在一旁把手上的奢侈品大牌包怼在鏡頭中間,忙着拍照發朋友圈,再拗出漫不經心的語氣和大家說:
" 快看看我老公,敗家的呀,非要花那麽多錢給我買一個包,這些錢買基金不香啊,氣死人了啊 ~"
另個貴婦 C 一看自己的包價位比不過,怕輸人又輸陣,忙把包藏在背後夾縫裏。
D 女士睨了 B 一眼,把自己的愛馬仕擺到桌上,語氣中的小觑幾乎毫不掩飾:" 難怪你不開心,還不如加點鈔票換個愛馬仕,腔調完全不一樣了!"
B 被她這麽一嘲,堆着營業假笑的臉微微側過,繃不住當場翻一個白眼。
社交場如戰場,一桌統共也就五個人,随機倆人的對話那叫一個刀光劍影,口蜜腹劍。
看似嫌棄自謙,但字字句句都在擡高自己、打壓别人,溢出屏幕的驕矜和凡爾賽表情,此刻的 privilege 到達了頂峰。
鏡頭一轉,男女主角在飛機經濟艙上相遇了。
女主唐影,紅圈律所小資女,挑剔矯情造作。
對生活品質有高要求,每天依照行程來穿衣打扮,自诩腔調過人,絕不和别人用同一款香水。車上用 iPad 看商業并購案,登機後給小桌闆清潔,空氣裏噴喜歡的香水,包裏掏出全英文期刊……
然後拍照 N 張精選一張,用吃過看過風輕雲淡的語氣發朋友圈。
男主許子诠,首都 CBD 投行券商。戴着名表西裝革履人模人樣,人帥但渣,裝逼是本能,廣撒網是副業,仿佛揣着批發的心形石頭,見了個女的就開始派發溫暖。
登機那會兒,他一眼瞟到旁邊有相貌較好的美人兒(唐影),瞬間開始端起來了:
和相熟的空姐打招呼,顯示出這趟航班自己常坐,又不失逼格地婉拒空姐讓他加錢升艙的建議:" 偶爾坐一趟經濟艙沒什麽的,公費出差,回去不好報銷。"
都市男女哪個不是人精?
唐影聽這話茬一挑眉,端起英文期刊就開始翻了起來。
許子诠聞到她的香水味,又看她擺出這架勢,斜斜撇過去偷瞄的眼色一對:嘿,是同類!于是施展了十八般武藝,開始噓寒問暖,孔雀開屏。
但唐影一眼識破他的裝腔作勢,并不中計,似笑非笑地反問一句:" 你平時都是這麽跟小姑娘搭讪的麽?"
許子诠一愣,沒見過不按套路出牌的女孩,人傻了。
後續還有很多别出心裁的花招,簡直是海王和人間清醒姐的極緻較量,成年男女的推拉和暧昧,主打一個勢均力敵,棋逢對手。
如果說一個裝逼犯在場隻能唱獨角戲,那兩個裝逼犯同台 battle 那才叫精彩絕倫——
明明互相瞧不上對方,但一見面都揚起燦爛笑容,張嘴就是 " 親愛的 "、" 你好美 "、" 又瘦了 "," 好想你 " ……親親熱熱得那叫一個難舍難分。
有昧着良心的捧場,就有不留情面的拆台。
某裝 bility 男酒吧搭讪美女,賣弄他不入流的品酒知識,被女主公開嘲諷:" 錯了也可以理解,我以前像你一樣也這麽喝。"
女上司架勢十足,開口必然中文夾着幾個英語專有名詞;公司貴客美玲姐最愛擺闊太的款,表面嘴甜甜笑嘻嘻,轉身嘲諷她上司買剪标山寨外套,莫得腔調;
爲彰顯身份見識,美玲姐但凡提起美食就一定給差評,說這個意面吃起來口感淡不如上次在西班牙吃的地道,嫌棄那道冬陰功湯的香茅和以前法國留學時研究的口感不同……
裝逼犯非得遇上硬茬才肯消停。
被質問 " 喜馬拉雅玫瑰鹽你吃不出來,那給你換普通鹽 " 才急忙改口;或者被嘲諷 " 中國香茅隻是我随口編的詞而已,不是真的 " 的時候終于閉嘴。
還有許多諸如:
爲了裝逼非要說自己研究哲學、臨摹魏碑;
口口聲聲喜愛法國新浪潮時期電影,拉着兩人杵在沙發上看三小時晦澀難懂的黑白片,困得昏昏欲睡,爲争一口氣愣是不敢承認自己看不懂。
有些裝 X 行爲太過露骨,誰見了不得唾他 / 她一句:" 裝什麽裝啊?!"
那個朋友圈的裝逼犯,
終于露出馬腳。
衆所周知,許多都市職場劇明明塑料懸浮,卻想要裝着體察民情很接地氣,反而顯得空心浮華。
而《裝腔啓示錄》直接把每個人的小心思擺在明面上,看着他們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浮誇地過招,卻平添許多笑料。
這部改編自征文比賽總冠軍小說的電視劇,原著作者是正兒八經的北大學霸,畢業後進入紅圈律所深耕。
在這種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的 " 打腫臉也要充胖子 " 圈子中浸淫多年,所以筆下的人物纖毫畢現,被消費主義徹底淹沒的浮華、虛榮、色厲内荏,也都被演活了,不少業内同行一看:
" 這裝逼的味兒,太對了!"
" 過分真實,腦海中瞬間浮現出 1234 個投行男的臉… "
" 券商确實容易吸引剛工作的小姑娘,但大多數愛裝逼玩得花,又髒又渣。"
所以你看:想要作品有真實感,除了文筆和設定,創作者真正上過班、打過工、背過鍋(bullshit)是何等重要。
它也是導演李漠指導拍攝的新作品,提起這人你可能不熟,但過往多部佳作均在豆瓣上有 8.0+ 的高分,包括且不僅限于《我在他鄉挺好的》、《三悅有了新工作》,包括這部《裝腔啓示錄》也同樣 8.3 開分。
能拿高分的口碑之作,當然不止互相攀比炫富,不然就變成了《小時代 2.0》。
電視劇聚焦在北京最高端繁華的 CBD 圈層,盯緊那些職業自帶金光閃閃,操盤項目動辄十億百億的紅圈律所、證券投行、審計會計從業者。
試圖扒開他們虛張聲勢的假笑下的真面目——
唐影,考上名校來北漂的小鎮做題家,打破頭混進紅圈律所,看似光鮮亮麗卻隻混成了一個苦逼打工人。
攤上一個擺爛上司,從大項目到小雜活兒都是她一手包攬。永遠在加班加點,深夜回家也隻是換個地方加班而已;清晨照樣早起,睡眼惺忪地搭地鐵到公司,在地鐵口急忙把運動鞋換成細高跟,才收拾好往公司去。
論功行賞沒她的份,搞砸背鍋的時候她得上前。好活兒輪不到她,高風險暴雷項目推都推不掉,必要時候,還得成爲上司用來 " 殺雞儆猴 " 的那隻公開社死的 " 雞 "。
無數個熬到雙眼無神,深感前途無望的深夜,穿在身上的衣衫服飾成爲她的盔甲,還沒實力穿上的錦衣華服是支撐她走下去的動力。
男主許子诠混到中層,帶領一個小團隊,看起來過得挺滋潤,但投行的高壓和績效考核懸在腦門,稍有不慎就連累自己的組員被裁員。
裝逼如他,在甲方和上司面前也少不得做小伏低,吃閉門羹,被别的 team 碾壓,出賣色相拉攏暗戀自己的富家女和業内大姐挖料……
和其他都市劇中 " 一人之上千人之下 ",說句話業内抖都要三抖的霸道總裁差遠了。
好笑是真好笑,殘酷也是真殘酷。
之所以要大張旗鼓地裝腔作勢,說到底:還是因爲底子太虛。
所有的北漂都抱着 " 愛拼就會赢 " 的野心,投入北上深這種沸騰的都市熔爐,用聰明的頭腦和肉身,熬無數個通宵大夜,把青春歲月獻給這座城市。
有人确實得償所願,功成名就;也有人像用完的電池,熬壞了身體然後被新人一腳踢走;還有人心灰意冷,中途認輸離去。
在燈紅酒綠的繁華國際都市,勝者爲王,最講究效率和效益,暗地裏運行着拜高踩低,階級尊卑的潛規則。
人人都慕強,所以人人帶着面具,人人都在裝腔。
劇中人如此,熒幕之外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求職簡曆百般美化,隻爲從競争者中脫穎而出;職場菜鳥臉上青澀未退,穿大人衣服演資深老狗;
戀愛相親熱衷自我包裝,就算攀不上高枝也不能跌份兒;朋友圈開十級濾鏡,主打一個光鮮人設,永遠報喜不報憂……
自從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有了廉恥心,開始披上樹葉遮蔽私處,收集羽毛和貝殼裝點皮囊,裝逼的精神剛需就開始了。
爲了顯擺貸款超額消費幼稚且不可取,但裝腔(在合理範圍内)是有益的。
那些凡事都能看開的人早已丢了那口心氣,很難再拿得出強悍的執行力了;而蓬勃的權欲物欲都會激發進取心,推着人們上牌桌、滿世界去折騰和冒險……
誰說不是另一種動力和激情呢?
讓卷不動的佛系選手回歸生活,讓有發光夢想的職場人繼續裝腔,我們都有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