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欠了好幾個第二部的男人——編劇王倦,時隔四年終于來還債了。
遙想《大宋少年志》當年,以黑馬之姿在軍訓式追劇殺出重圍。
首播時觀衆第一觀感:服化、打戲是不是不大行啊?這些人怎麽都神經兮兮的?
再然後,評分一路上升。
觀衆:" 沒錯!沒錯!七齋都有病!第二部呢?!"
時隔四年,
終于在又一個夏天,等來了《大宋少年志 2》!
刷完更新的 10 集,我決定原諒王倦的畫餅、拖延。
不得不說,等四年不虧。
苦田虎,倦不負,
《大宋少年志 2》還是内個味兒
以 27 集的體量回歸,
劇情節奏明顯更緊湊,以精煉的強劇情布局任務線。
北宋爲免除戰事,維護各民族間的和平與穩定,設置秘閣,培訓少年暗探。
秘閣中以齋爲單位,性格迥異的元仲辛、趙簡、王寬、裴景、薛映、韋衙内六人組成七齋,多次執行生死任務。
《大宋少年志 2》背景正值宋夏和談,西夏首領元昊野心勃勃,他不死,則戰争不止。
七齋以刺殺元昊爲主線任務,尋元家老爹、暗探北河星爲支線。
其間夾雜大宋文武官員的此消彼長、各有私心,秘閣新掌院不惜挑起戰火、偷調軍糧;
西夏朝廷大将的内部勾心鬥角,将欲弑君、子欲殺父。
主角團身後的家人元氏家族、韋太尉叛宋投夏?
立場不清、身份不明,反轉不斷。
看王倦的劇,從不用懷疑他羅織布局的能力。
想看個爽的,咱們就可以當憨憨田虎,看他們八百個心眼子分析去,樂享他們坑人智鬥、揭曉謎底便好。
想看個細的,宋、遼、夏的真實曆史背景,融入其中,細節很多可以細細琢磨。
七齋與各方,皆有算計,不到最後,都不知道鹿死誰手。
即使被軟禁秘閣,王寬都能把握皇帝出宮私會心上人的時機,算準元家之事沒有上達天聽,以一封書信打開局面,讓皇帝出面作保放人。
王寬的一番算計,把官場之道悟得明明白白。
一下子,咱就知道,王寬還是那個王寬。
劇粉心中立馬 call back 第一部 " 這人幸好是鐵了心做君子的 "。
宋二志的這場上,高朋滿座,誰能知曉賓、主?
打破續作魔咒,質量保持,笑點、淚點雙重 call back。
是的,依舊好笑,依舊出乎意料,充滿倦式笑點。
七齋潛伏尋找神秘暗探北河星,
出發前:一定隐匿極深,不好找。
進入後:集市攤位第一家 " 北河星藏身之密 ",另附咨詢十錢。
元仲辛,依然忽悠,絕對的大忽悠。
官方 cue 七齋爸媽帶娃梗。韋衙内被忽悠瘸了,潛伏身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收獲雙續弦 + 無血緣爸媽——辛趙不宣。
元仲辛因爲家族叛宋,被鎖地牢,七齋公開密謀劫法場。
時間地點,元仲辛直接忽悠看守尉遲源洩露了出去。
" 辛趙不宣 "CP 出逃路上,新角色出現,賊公賊婆絕不多問,先走爲上。
王寬 + 裴景的王府景 CP 之新女婿上門《破窗而入》,裴家家門緊閉、有點不對,破窗而入,老丈人藏錢 ing...
七齋之上門找人《問得豪放一點》。破窗而入遇裴家藏錢 ing,梅開二度 ...
七齋六子睜眼說瞎話,名場面不斷。
新配角上線,毫不違和,無縫被坑。
秘閣新人、元家門客雙重身份的尉遲源,直接獲封田虎 2.0(田虎:第一部的配角,自诩從小聰明,實際憨憨)。
目測,尉遲源即将被七齋玩壞。
尉遲源做看守,成了喂飯的、傳消息的。
尉遲源帶隊尋找元家老爹,結果七齋上遊放水,他下遊洗臉、喝水。
爲了支走尉遲源,元仲辛騙他外出拜神,故作姿态,假裝自己要去。
元仲辛對尉遲源的表演,全是表演痕迹。
髒,就不能心誠嗎?
王倦諧音梗好笑程度 50%,從張新成嘴裏說出來好笑程度 100%;
号稱早上剛洗過臉的尉遲源,想想是用摻料山泉水洗的臉,好笑程度 200%。
總懷疑七齋、不利七齋的新掌院,看着滿腹智謀,也成了絕對的冤種。
找元爹,小陸掌院出路費,傾家蕩産的那種。
忽悠他重要線索在臭池塘,讓他自己個下水去找。
咱就是說,七齋主打一個團結,能忽悠别人、絕不犧牲自己。
果然,七齋還是最有病。
好笑脫線的七齋,完美回歸。
而那個男人,
那個号稱從來沒有 be 的編劇,最會刀。
連刀都在 call back。
開篇宋夏戰場上的布老虎,call back 第一部趙簡最愛的玩偶。
結果
布老虎下面,是沒來得及逃走的幼童的手。
開篇就是一把戰争殘酷的暗刀。
承接上部的趙簡爹爹被擄走,
第一集簡爹就因病去世,劇中去世原因也和現實演員(楊洪武飾趙王爺,2019 年因心梗去世)一樣,老劇粉深受一刀。
趙簡的傷心,沒有大聲嘶吼,痛苦沉靜而力道萬鈞。
窗外風聲就像常在窗外關心她的爹爹," 風停了 ",是爹爹走了,死亡變得具象化,爹爹再也不會在窗外看我了。
趙簡眼淚流下來的瞬間,頓時心中大虐。
曾經在第一部意難平、被拉遠景、不足 3 秒的男女主吻戲,第二部首播就圓滿了。
好消息:定親了!有吻戲了!(p.s. 室内沒有無人機,有效吻戲)
壞消息:在地牢裏。
一個戰損被鎖、一個憔悴含淚,地牢甚至都在漏雨,發糖也是血甜血甜的。
笑點、淚點都在 call back,官方和劇粉一起玩梗。
你們别太會!
衆所周知,編劇王倦還尤爲擅長 " 可愛死了 ":但凡觀衆覺得一個角色可愛,那麽這個角色性命絕對堪憂。
八齋配角的名字,大家已經讨論出隐藏的 be 線。
朱顔辭鏡花辭樹,最是人間留不住。花辭樹、文無期 ...... 誰家能活到 HE 的角色取這名字啊!
觀衆最愛的屬于大宋少年的熱血大義也一直在,精神内核穩定輸出。
你永遠可以相信七齋團魂,少年熱血。
有自始至終的堅持,曆經千帆也仍是少年。
格局一整個打開!
元仲辛姓元,家族是鮮卑後人,那麽他是鮮卑人,還是宋人?
他的身份立場,背後是民族統一的立意和格局。
成就一個人,是他走過的路,不是他身上流的血。家族的過去,隻是史書的印記。
華夏九州,天下一統。胡漢終會同路,盡管多年後,宋、遼、夏之名不再,但華夏一直在。
大宋秘閣,爲了和平安定存在。
暗探之戰,也是信仰與文明之戰,至今還記得《大宋少年志》第一部驚豔的輿論戰之說。
以潛移默化的文化侵蝕瓦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
是大宋少年嘴裏的故事,何嘗不是如今的危機?
借古喻今,既敢寫、又會寫。
《大宋少年志》借北宋曆史一角,講一個故事,看似不是史書焦點,那些五行信仰、朝廷背景、勢力争鬥,潛藏的卻與曆史文化息息相關。
咱們的基因裏,就是有這點愛古裝劇的先天基礎。
看着看着,又會發現《大宋少年志 2》的理念,是由角色在北宋的設定背景裏說出我們現在想說的。
比如,大家常聽到的 " 命運共同體 ",在這種語境表述出來,劇集格局打開。
劇集主角也從來不止于七齋,每個角色都生動豐滿。
所以有了延續第一部的 " 可愛死了 " 的配角團,有了以配角名字命名的 " 田虎 " 劇粉團。
《大宋少年志》系列是一部群像劇、也可以說是一部充滿現實意義的群像劇。
劇中的那些秘閣少年,初心不改,有幸報國,不負少年。
少年,思維跳脫,
恣意昂揚,
信仰堅定。
所謂現實意義,我想,是在劇外也映射着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少年。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
是唯一的光。
搞宋,值得!
配合彈幕食用更佳。
不多說了,我要去蹲團綜了!
許願大家愛的劇都有用心制作的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