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水來 Author 大水來
這天氣,真的熱,曬的不想動,就在家裏窩着,翻了一下好友們的聊天記錄,發現達索公司值得錘一下,那就開始今天的話題:潑天富貴。
接不住!
前幾天達索公司發布了 2023 年的财報,亮點很多,讓我們一點點解讀。
流水賬的形式過一下吧,關鍵的東西拿出來看看
這是目錄,沒啥看的,烏克蘭戰争了,中東沖突了,剩下的沒啥東西不翻了
重頭戲來了,2024 年 1 月,服役 18 架,附加印尼的 42 架訂單,2033 年交付 6 架,2023 年單獨交付 18 架,這是來自印尼的陣風戰鬥機大單!
2023 年,總體來看,達索公司公司日子很好過,軍用飛機陣風大賣,民用飛機獵鷹 6X 投入使用,曆史積存訂單 385 億歐元,破紀錄的淨收入 8.86 億歐元,這算是好事,軍民機同時雙飛!
從項目開始計算(好像是 1984 年),陣風戰鬥機收到了 495 架訂單(非常逼近英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四國兜底的台風戰鬥機 500+,可以說,達索憑一己之力,扛了這麽多廢柴工業國,非常牛叉叉了,這是歐洲冷戰後躺平 30 年的現狀,同一時期,不算較爲落後的殲 8II 戰鬥機家族和飛豹家族,中國研發的新飛機殲 10 和殲 20 外加殲 11 家族全部加起來破千了,長期以來我們的經濟和科技實力遠遠趕不上法國,但是巨大的外界壓力使得中國航空工業拼命沖刺)。
法國空海軍總訂單 234 架(空軍是大頭,海軍就是一艘戴高樂航母,估計就是 20-30 架的量),出口 261 架,印度準備進口 26 架陣風 M 戰鬥機,這些訂單足夠達索航空折騰 10 年,反過來看,産能好慘!
由于俄烏戰争的影響,法國 2023 年下半年,對于 2024-2030 年期間,增加了 40% 的預算,一共是 4130 億歐元,牛逼的不行了,達索公司日子還是非常好過的,這也帶來一個疑問,達索公司前幾年從德國撤出了 200 工程師,現在宣布項目繼續,有點莫名其妙,法國德國動不動就鬧分手的 FCAS 戰鬥機項目,現在終于有錢,不怕德國人要挾,而且德國人也毛了,最終還是繼續勾搭一起。
陣風戰鬥機生産:繼續交付 4T2 批次,42 架 5T 批次服役,其中 20 架将在 2027 年 -2030 年交付。
陣風戰鬥機研發:陣風 F4 将在 2027 年完成(媽呀,動不動就是 5 年 10 年一個改型),談判和啓動 F5 标準,也開始折騰空戰無人機(中美都折騰最少 10 年了,他們現在才開始)。
FCAS/NGF(下一代戰機):繼續撥款進行階段 1B,同時決定開啓階段 2,希望 2029 年樣機首飛(媽呀,看到這裏隻能說 2B,時間越拖越晚,中國美國都剛剛往前沖了,他們落後一代的飛機還在黏黏糊糊)
PATMAR(不懂):法國海軍到 2023 年底,有 14 架标準 6 的陣風 M 戰鬥機,到 2030 年,會有最後的 4 架(法國海軍航母戰鬥機聯隊,真是寒酸),2024 年決定開發大西洋 2 反潛巡邏機的替代型号,估計會采用 A320 改進,類似美國波音公司基于 737NG 的 P8A 反潛機。
AVISMAR:法案規定了 12 架獵鷹 2000 飛機:7 架确定,5 架可選(有錢了,買幾架國産公務機給軍方高級官員,爽爽爽)
ARCHANGE:2030 年前交付 2 架獵鷹 8,确定交付另外 3 架(爽)
本國用陣風戰鬥機
法國國防部訂購 42 架 5T 批次戰鬥機,交付 11 架,現在繼續研發陣風 F4,準備陣風 F5 标準,将支持空戰無人機。
就這麽點數量來看,确實很凄慘,法國是一個小國,人口和領土都不大,确實不需要特别多的戰鬥機,正常 200 架就夠了。
陣風戰鬥機出口
印尼的 18 架戰鬥機在 2023 年 8 月 10 日服役,到 2023 年 12 月 31 日一共 24 架服役,2024 年 1 月 8 日,另外 18 架陣風加入,印尼擁有 42 架陣風。
印度在 2023 年 7 月,印度宣布購買 26 架陣風 M 戰鬥機。
希臘:交付 2 架全新的陣風,還有之前法軍使用的二手陣風戰鬥機(快速交付爲了惡心土雞)
克羅地亞:交付最早的 4 架陣風戰鬥機。
機隊維修支持,提到了陣風戰鬥機,大西洋 2 反潛巡邏機,幻影 2000 教練機,還有阿爾法噴氣教練機
這就是重頭戲了 FCAS 戰鬥機(未來空戰系統)
2023 年 3 月繼續樣機的階段 1B
達索航空是該機的主承包商主要承包商和設計師,在 Saint-Cloud 建造一個物理工作空間,接收來自三個合作夥伴的工程師團隊(法國德國西班牙)
對于 NGF 來說,進入第二階段的決定将在 2026 年簽署,2029 年進行樣機首飛(這個項目,三國分工談判,墨迹太久了,爲了保證自己的份額反複撕逼,從 2026 年到 2029 年首飛,幹活還是很快的,包括詳細設計和制造)
歐洲無人機
空客是主要承包商,達索負責飛機的飛控和任務通訊系統,這是他們的強項。
特種飛機
基本就是獵鷹公務機的變型(獵鷹 2000XLS 海軍偵察機,還有獵鷹 8X 戰略偵察機),大西洋 2 反潛巡邏機的修複,交付 7 架,最後一架達索航空負責折騰。
韓國 2022 年訂購的 4 架綠色獵鷹 2000 交付 2 架。
這些都是獵鷹公務機的破事,懶得翻了,建議大家一秒跳過,英語好的朋友随便看。
這就是财報的最硬核數據了,單位是十億歐元,從左到右側三哥大欄目分别是訂單收入,網絡銷售(?),還有積壓。
下面的三排分别是獵鷹公務機,防務出口(差不多就是陣風戰鬥機出口),法國防務訂單
聯合自籌研發經費:單位百萬歐元,可以看到國家出錢後,自己就吝啬了。
塔裏斯公司,主要搞航電,達索公司控股,略過
未來的展望
第一條就是交付陣風戰鬥機和獵鷹教練機(這是核心)
别的略過,FCAS/NGF 戰鬥機:繼續搞樣機
截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達索的積壓訂單爲 385 億歐元(295 架飛機:141 架陣風出口,70 架法國自用陣風和 84 架獵鷹公務機)自項目開始以來,總共訂購了 495 架 " 陣風 " 戰鬥機。
簡單總結一下:達索公司日子很好過,但是交貨能力很差
2023 年是充滿挑戰的國際環境,烏克蘭和中東的沖突持續不斷。盡管存在這些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法國雄心勃勃的《軍事采辦法》還是爲軍事采辦指定了大幅增加的預算,直接使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機交付受益。然而,航空部門正在從大流行導緻的供應鏈中斷中複蘇,但由于分包商問題和航空結構能力短缺,導緻達索的生産啓動推遲。作爲回應,該公司已經啓動了一項全面的計劃來減輕這些風險,包括支持陷入困境的分包商,并利用其 " 印度制造 " 戰略(抱病亂投醫)。
這還不是最悲劇的,最悲劇的是,中東油霸的大單錯失,之前油霸向達索提出,要購買最少 54 架陣風戰鬥機,最多 200 架,但是達索公司拿不下,主要原因是他們要給法國空海軍制造 42 架陣風 F4,還有手上擠壓的大量訂單,這些完成後,才能輪到油霸,油霸直接急眼!(2023 年 10 月份的事情,沙特阿拉伯打算向法國航空航天公司達索飛機公司訂購 54 架 " 陣風 " 戰鬥機,并要求在三周内給出預算估價。背景是:據法國 BFM 商業調頻電視台報道,法國航空航天公司達索飛機公司在 2023 年上半年接到的訂單比去年同期減少了 90%:" 公司上半年的新訂單總額爲 16.8 億歐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 90%"。2022 年成功得到了包括了阿聯酋訂購 80 架 " 陣風 " 戰鬥機的訂單。)
他們提的要求也很豪氣,隻要允許我插隊保證交付時間,我可以要 200 架,保證不了,我隻能找别家,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就這樣法國人的墨迹錯過了大單,雖然有足夠的市場口碑,但是他們的産能實在太糟糕,擴産太慢,這種情況在我們國家,那簡直是 724,007 随便,一個月能發 5 萬 8 萬,傻子才不加班!但是法國人卻不!
油霸突然找法國,主要原因是德國人對沙特的指責,卡住了後續 48 架台風戰鬥機的訂單,德國人也是毛病不小,有錢的金主也随便得罪,真是不差錢的主。
美國對沙特和伊朗靠攏不滿,後續的 F-35 戰鬥機也被卡住了,F-15EX 戰鬥機的訂單也有點難,按照慣例,最少 100 架出去了,就這樣,沙特比較無奈,有錢但是沒技術,讓人拿捏,錢再多也買不到想要的飛機。
不知道未來,油霸會不會支持中巴聯合研發的新一代隐身戰鬥機,尤其土雞有大型的 KAAN 戰鬥機之後,這也是沈飛的 31 最好的一個機會,目前來看,還是發動機低能,卡住了飛機的上限,沙特用慣了頂級重型戰鬥機,要降低檔次有點難,雖然隐身技術有巨大的加成。
# 俄羅斯 MC21 幹線噴氣客機悲劇了。
對于俄羅斯國産客機的旗艦:MC-21-310 飛機來說,更重的機體已成爲一個關鍵問題。
根據制造商提供的數據,進口替代型的 MC-21-310 的空機重量比以前的型号(MC-21-300,機體使用外國部件和西方發動機)增加了 5.75 噸。消息人士表示,這是因爲使用了俄羅斯國産複合材料和新機載系統。
據《生意人報》報道,這樣一來,最大商用載荷爲 20.3 噸的該機的航程将縮短至不到 2800 公裏(原始設計 6000 公裏,減半還不止),而據某些消息來源稱 -- 不到 2000 公裏。同時,飛機的最大飛行高度也降低到 7000 米(正常而言,這種量級的飛機升限是 9-10 公裏,升限降低後,空氣阻力增大,對航程有負面影響)。來自航空業的消息人士說,如果不減輕飛機本身及其機載系統的重量,就無法實現預定的飛行性能。他說:我們沒法讓發動機推力增加 20%。
現在就一個問題了,爲啥會增重 6 噸這麽多,歐美制裁後,俄羅斯迅速換裝國産發動機,還有航材,航電以及設備,從國産的 PD14 發動機性能來看,和美國 GE 的 LEAP 發動機類似,差距不大,航材的話,钛合金和碳纖維材料都不是問題(T700-T800 碳纖維可以從我們國家買),俄羅斯原本就是钛合金大國,不缺技術和産能,過去還是空客和波音的钛合金零件(主要是起落架)大供應商。
某些信息來源顯示,俄羅斯國産複合材料比美國的重。因此,使用俄羅斯材料的 MC-21 複合材料機翼的重量比使用進口材料的重 300 公斤。也許這一事實将影響 MC-21 的适航認證。
現在卡脖子的,基本可以确認,還是俄羅斯垃圾的航電和設備,按照前蘇聯專家的說法,冷戰時期,他們的航電設備是西方設備的 5 倍重,美國 200kg 的雷達,他們需要用 1 噸,最典型的案例是蘇 27SK 戰鬥機的 N001 雷達和美國 F-15 戰鬥機的 AN/APG63 對比。
冷戰期間蘇聯的優勢是工業基礎雄厚,追趕并不算很難,他們在 80 年代末期就搞出來了平闆縫隙天線,但是軍方覺得加工困難,價格昂貴,一直卡着不買,最終空軍的飛機基本都用倒卡雷達天線,冷戰結束後,俄羅斯徹底放棄了航空電子領域,投資少得可憐,而且解體 30 年後,機載雷達技術一直停留在無源相控陣雷達上,一直沒有走到有源相控陣雷達門檻。
俄羅斯人的雷達和電子設備,可以算是稀爛到了極點,最近幾年連韓國都不如
增加這麽多重量,大頭基本就是航電設備和一些機電設備,要同時替換這些多的設備,依靠俄羅斯人自己是很難的,中國目前制造的同量級的飛機的 C-919,飛機的設備都是合資公司或者自行研發的,和歐美有協議不能轉軍用,也不能随便外銷。
其實也還有另外一條路,那就是運 -20 飛機的設備轉移,大家都知道,該機是中國自主研發的大型軍用運輸機,大部分設備和民用飛機的通用,少部分差異是軍标和民标的分歧,本質差不多。
運 -20 算是中國第一款軍民結合設計的飛機,飛機同時采用了軍标和民标,設計師設計之初還希望獲得民用适航證,遭遇了很多的困難,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很多朋友也發現,該機駕駛操縱完全民航化,這就是例證,從另外一個角度,中國利用自己的工業體系,幾乎打造了全國産運輸機,從發動機到航電,到機體材料設備,實現了全部國産,雖然早期有俄羅斯 D30KP2 發動機的引進,最近幾年實現了國産渦扇 20 發動機完美升級,補上了唯一一個缺口。
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俄羅斯航空技術的含金量,在戰鬥機領域,完全不講究運行效率和可靠性,所以,憑借比較猛但是壽命短的發動機,可以依靠比較巧妙的總體設計彌補航電雷達設備的低能,這是過去蘇聯時代的傳統做法。
最近幾年,這個短闆快速擴大,雷達航電和機載武器的落後,使得俄羅斯軍用航空也開始快速塌陷,對于烏克蘭這種主動自廢武功的三流國家,死活搞不定就是例證。
反過來看短闆理論,在一定時期有短闆可以原諒,但是長期不修補,則會發生巨大的災難,俄羅斯航空工業就是這樣。
PS:就這樣吧,肩膀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