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7 月 13 日消息,IDC《中國季度乘用車市場數據追蹤報告》顯示,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成爲車聯網市場發展的兩大熱門領域。今年一季度,國内 L2 級自動駕駛在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 45.3%。
智能駕駛的火熱,讓 " 激光雷達 " 們炙手可熱。
近期,國内激光雷達供應商 RoboSense Technology Co., Ltd 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請,RoboSense(速騰聚創)有望成爲繼禾賽科技之後,國内第二家專注激光雷達的上市公司。
速騰聚創創始人、CEO 邱純鑫出生于 1983 年,今年 39 歲,潮汕人。邱純鑫爲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院博士後,主攻機器人導航與控制。
據資料顯示,2014 年 8 月,邱純鑫在完成博士論文之後,與博士導師朱曉蕊以及實驗室同門師弟劉樂天共同創立了速騰聚創。其中,邱純鑫擔任公司 CEO,朱曉蕊出任公司首席科學家,劉樂天則擔任公司 CTO。
2016 年 10 月份,速騰聚創研發出了 16 線的機械式激光雷達 RS-LiDAR;2021 年,速騰聚創生産的全球首批車規級 MEMS 固态激光雷達 RS-LiDAR-M1 批量出貨,并成功向一家北美汽車整車廠批量交付。根據灼識谘詢的資料,速騰聚創是全球最早實現車規級固态激光雷達量産的激光雷達公司。
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速騰聚創已交付超過 10 萬台激光雷達。
自 2014 年成立至今,速騰聚創創業 9 年獲得 14 輪融資,投資所得款項總額超 36 億元。
産品業務模式:激光雷達 + 解決方案
招股書顯示," 芯片驅動的硬件平台 " 和 " 人工智能感知軟件 ",是速騰聚創建立激光雷達行業技術能力的兩個基本支柱。
" 芯片驅動的硬件平台 " 方面,截至目前,速騰聚創硬件平台包括三種激光雷達平台:M 平台、E 平台和 R 平台,以及正在設計與開發中的下一代激光雷達平台 F 平台。
其中,M 平台是速騰聚創就 ADAS 應用而設計的車規級固态激光雷達主打平台;E 平台基于 Flash 技術,乃爲了滿足市場對盲點和短距離檢測的需求而開發;R 平台由 16、32、80 或 128 線組成的全面的機械激光雷達産品陣列;F 平台則是支持超長檢測距離(300 米以上)的 F 平台激光雷達産品研發。
目前,速騰聚創在深圳經營兩個自有制造中心。速騰聚創的紅花嶺工廠占地約 13,000 平方米,生産固态激光雷達,每月設計産能約 46,800 台。速騰聚創的石岩工廠主要生産 R 平台激光雷達。同時,速騰聚創亦通過與合資企業立騰在東莞投資一個制造中心。
" 人工智能感知軟件 " 方面,則是 Hyper Vision,目前已叠代至 2.0 版本。據介紹,Hyper Vision 可以将激光雷達和攝像頭收集的原始傳感器數據轉換成爲可以被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直接使用的高質量感知信息,從而爲自動駕駛和機器人行業提供安全、智能、易于使用的強感知解決方案。
基于上述軟硬件産品,速騰聚創已開發結合軟件及硬件的 " 解決方案 ",并爲各種 ADAS、機器人及其他非汽車應用場景設計。
2022 年,速騰聚創擁有 953 名客戶,主要客戶包括吉利汽車、廣汽埃安、長城汽車、小鵬汽 車、路特斯及 Lucid。速騰聚創售出約 57,000 件激光雷達産品,向約 200 名客戶銷售激光雷達感知解決方案。
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止年度,速騰聚創來自 ADAS 應用與來自機器人及其他産品的收入分别占到總收入的 30.2% 和 45.1%;銷售激光雷達感知解決方案營收占公司總營業額的 23.1%。
三年營收複合年增長率 76.2%
從具體的财務營收數據來看,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速騰聚創的收入分别爲 1.7 億元、3.31 億元和 5.3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 76.2%。
營收規模大幅增長的同時,虧損額也同樣激增。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速騰聚創虧損非别達 2.2 億元、16.5 億元、20.86 億元;剔除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變動等影響的經調整淨虧損分别爲 5993 萬元、1.07 億元、5.63 億元。
2022 年,速騰聚創實現營收 5.3 億元,同比增長 60.19%;年内淨虧損達到 20.86 億元,虧損額擴大 26.09%。速騰聚創歸因于報告期内銷售成本、一般及行政開支和研發開支增加所緻。
2020 年、2021 年及 2022 年,速騰聚創的激光雷達産品銷量分别爲 7200 台、16300 台和 57000 台,其自産品銷售的收入分别爲 1.3 億、2.29 億和 3.99 億元,占總收入的 76.2%、69.2% 和 75.3%。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毛利潤分别爲 0.75 億元、1.4 億元、-0.39 億元;2020 年及 2021 年,速騰聚創的毛利率分别是 44.1%、42.4%,2022 年的毛損率爲 7.4%。
2022 年,速騰聚創首次錄得毛損率 7.4%,速騰聚創将原因歸于全球芯片短缺導緻價格上漲,激光雷達的單位制造成本增加,因此對毛利率産生不利影響。
2022 年其銷售成本中的原材料采購成本從 2021 年的 1.37 億元增加至 2022 年的 3.37 億元。
菜鳥持股 11.03% 吉利、小鵬汽車都是客戶
速騰聚創共獲得 14 輪融資。招股書顯示,企業投資所得款項總額約爲 36.28 億元。
IPO 前,創始人邱純鑫通過 BlackPearl 持股 11.58%;朱曉蕊通過 Emerald Forest 持股爲 6.94%,劉樂天通過 Sixsenset 持股爲 4.25%。
機構方面,菜鳥持股 11.03%,系速騰聚創最大機構股東;華興資本持股 5.32%;早期投資者東方富海通過 OFC 持股 3.6%;湖北小米長江産業投資基金通過上海籽月持股 2.35%;吉利通過 GCF 持股 1.72%;北京汽車通過上海安鵬持股爲 1.19%,通過北汽華金持股 0.53%。
根據灼識谘詢報告,2022 年全球激光雷達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爲人民币 120 億元,預計到 2030 年将增加至人民币 12,537 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 78.8%。在激光雷達解決方案的衆多應 用場景中,預計汽車應用将占據整體市場的最大份額。
此次申請港股上市融資,速騰聚創計劃将所募資金的 45% 用于研發;20% 用于提升制造、測試及驗證能力;20% 用于加強銷售及營銷;5% 用于探索潛在的戰略合作以及 10% 用于補充營運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