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 " 神藥 " 奧司他韋多地斷貨!有公司曾創造 60 億銷售神話,已降價至 1 元 / 片
2 月 26 日,紅星資本局從電商及線下藥店獲悉,抗流感藥物奧托他韋迎來銷售高峰,甚至出現斷貨。
身爲奧司他韋行業龍頭,東陽光藥(01558.HK)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一度占據國内 90% 的市場份額。但随着賽道的日漸擁擠、集采的落地,奧司他韋競争格局有望被改寫。
電商平台月銷破 6 萬
多地線下藥店缺貨
據新華社,近日甲流和諾如病毒感染進入高發季。此輪流感以甲型 H1N1 爲主,國家流感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七周(2 月 13 日至 19 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繼續上升,A ( H1N1 ) pdm09 爲主、A ( H3N2 ) 亞型流感病毒共同流行。南、北方省份流感樣病例百分比略有上升。本周共報告 108 起流感暴發疫情,其中 94 起爲 A ( H1N1 ) pdm09,6 起爲 A ( H3N2 ) ,4 起爲 A 型(亞型未顯示),4 起爲流感混合感染。
《流感監測周報》數據截圖
在 2 月 23 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稱,當前是中國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呼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需要繼續加強流感等呼吸道病毒的監測預警;托幼機構、學校和養老院等重點機構人員聚集、環境相對封閉,是呼吸道等傳染病高發場所,需重點關注。
甲流侵襲,流感 " 神藥 " 奧司他韋再度被推向風口,出現熱賣甚至緊缺的情況。紅星資本局查詢阿裏健康大藥房發現,15mg*10 袋 / 盒的磷酸奧司他韋顆粒标價 60 元,月銷量 6 萬 +,另一規格銷量也達 1 萬 +;75mg*6 粒 / 盒的磷酸奧司他韋膠囊标價 85 元,月銷 1 萬 +;磷酸奧司他韋幹混懸劑價格爲 109 元 / 瓶,銷量 2000+。
相比快遞,奧司他韋同城配送渠道沒那麽暢通。紅星資本局定位北京市朝陽區某辦公區,僅有 9 家藥店可在當日配送奧司他韋,海澱區某住宅區可即時配送的藥店也隻剩 9 家;再将定位分别切換至上海市靜安區某住宅區、成都市武侯區某住宅區,可當日配送奧司他韋的藥店數量分别是 5 家、1 家。
北京市一家藥店負責人告訴紅星資本局," 現在店裏隻有奧司他韋膠囊,顆粒得過一兩個小時後才有貨。因爲流感都是一陣一陣的,這種藥對感冒也沒用,所以我們不會進太多,都是随進随賣。" 而成都市一家藥店員工告訴紅星資本局,目前該藥店隻有奧司他韋顆粒,膠囊已經售罄,要等第二天補貨。
截圖自阿裏健康大藥房
參照國家衛計委印發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 年版)》,我國目前上市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有三大類,即神經氨酸酶抑制劑、血凝素抑制劑、M2 離子通道阻滞劑。其中,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主要有三個藥品,分别是奧司他韋、紮那米韋、帕拉米韋。
從作用機理上看,奧司他韋是一種作用于神經氨酸酶的特異性抑制劑,其抑制神經氨酸酶的作用,可以抑制成熟的流感病毒脫離宿主細胞,從而抑制流感病毒在人體内的傳播,以起到治療流行性感冒的作用。奧司他韋屬于處方藥,适用于成年和 1 歲及 1 歲以上兒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療,也可用于成年和 13 歲及 13 歲以上青少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預防。
賽道加入新成員
行業格局有望重塑
奧司他韋原研藥廠商系國際巨頭羅氏,2005 年及 2006 年,羅氏分别将奧司他韋專利授權給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旗下全資子公司上海中西三維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 三維藥業 ")、東陽光藥(01558.HK)商品名爲奧爾菲、可威。随着羅氏減少對中國的奧司他韋供應、奧爾菲退出市場,東陽光藥迅速占領市場。
2019 年,可威助推東陽光藥登上業績巅峰。當年公司總營收爲 69.48 億元,可威顆粒劑型與膠囊劑型合計貢獻了 59.39 億元的收入,占總營收的 95.4%。根據米内網數據,2019 年,在中國公立醫療機構以及中國城市實體藥店,奧司他韋合計銷售額超 65 億元 , 可威則占據約 9 成的市場份額。
不過,受新冠疫情影響,嚴格的防控措施使得流感病例減少,醫院處方量也随着人口流動性降低而下降。可威的銷售額應聲急劇下滑。2020 年,可威銷售收入驟減至 20.69 億元,2021 年又大幅縮水,銷售額僅有 5.55 億元。東陽光藥的整體業績也變得難堪,2020 年及 2021 年營收同比下滑幅度超 60%,2021 年更是迎來首虧。
2022 年上半年,東陽光藥業績有所回暖,當期營收爲 12.93 億元,同比增長 539.47%,淨利潤爲 -3279.8 萬元,虧損額較上年收窄 93.63%。公司稱主因是終端醫療機構的整體人流量、診療活動數量、處方量有明顯恢複,同時疊加南方多個省份發布的流感預警,讓可威銷量回暖。根據财報,可威 2022 年上半年銷售收入爲 10.06 億元,占總營收的 77.8%。
東陽光藥一家獨大的局面或将被撼動。奧司他韋的賽道正日漸擁擠,據國家藥監局官網,目前奧司他韋在國内有 30 個批準文号,涉及東陽光藥、雙鹭藥業(002038.SZ)、一品紅(300723.SZ)子公司一品紅制藥、博瑞醫藥(688166.SH)子公司博瑞制藥、科倫藥業(002422.SZ)、倍特藥業、石藥集團(01093.HK)孫公司石藥歐意等企業。東陽光藥長期盤踞的奧司他韋市場,是競争對手想要分食的目标。
另一方面,奧司他韋集采極有可能重塑市場格局。第七批國家藥品集采中,奧司他韋膠囊競标企業超過 10 家,中标者除東陽光藥外,還有華海藥業、科倫藥業、齊魯制藥等。爲固守市場份額,東陽光藥選擇以價換量,祭出 0.99 元 / 片的 " 地闆價 ",降幅高達 91%,遠超第七批集采 48% 的平均降幅,将科倫藥業 1.496 元 / 片的報價甩出身後。
第七批集采結果于 2022 年 11 月 1 日正式實施,東陽光以價換量的空間有待驗證。如今第八批集采按下啓動鍵,奧司他韋幹混懸劑被納入藥品目錄。截至目前,奧司他韋幹混懸劑有 7 家企業參與競争,包括東陽光藥業、博瑞制藥、倍特藥業等。東陽光藥将采取何種打法,仍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胡安墉
編輯 肖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