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計劃的 " 誤傷 "
樓市調整,認房不認貸等政策釋放的改善需求,或許正在重創一度繁榮的國産廚電行業。
2016 年前後,國産廚電迎來發展的春天。在政策推動下,全國精裝房比例大幅提高。爲了搶占精裝房市場,各大國産廚電品牌對地産商大打價格戰,争相入戶。其中,方太和老闆兩大品牌跑了出來,占據精裝房市場近 80% 的市場份額,有力遏制了進口品牌的在華擴張。
然而,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現在樓市調整,房子不好賣,地産商在選擇廚電時,開始優先考慮使用品牌感更爲高檔的進口廚電來裝潢門面,刺激消費。于是,國産廚電銷售人員急了。
" 我們以前争價格、反而讓所謂的進口品牌顯得更高端了,有種鹬蚌相争、漁翁得利的感覺。" 一位國産廚電銷售者不服氣地說。
#01 探訪一線,進口廚電更受精裝房青睐
王可和老公一直有換套房子的想法,生活在房價雖然跌了不少、但總體被認爲最抗壓的北京,兩人認爲現在正是入手改善型的低谷期。
位于京城朝青闆塊(朝陽路 - 青年路)的兩個新開在售樓盤——保利集團的 " 和光煦境 " 與三元集團的 " 玺悅朝陽 ",是王可最中意的兩個樓盤。這裏有北京 CBD 白領置業理想區域之稱,一是地段好,二是有央企和國企的品牌保證,爆雷風險被認爲較低。
王可去售樓處時,兩個樓盤(期房)其實都已經基本售罄,但還是順便參了觀。
和光煦境的地段和布局都讓王可非常滿意,但參觀 114 平偏小戶型的樣闆間時,她發現廚電、衛浴的品牌名都被白色的标簽貼給遮蓋上了。
圖 | 廚電品牌名被标簽遮蓋
王可喜歡做飯,對廚電要求不算差,而且她認爲現在廚電越來越家居時尚化,所以很重視性能設計、顔色搭配等。
針對品牌名被遮,銷售人員解釋,這是因爲樓盤仍在建設中,目前尚未确定交房時會使用哪家廚電品牌,隻能給出一個大概的品牌範圍。
王可注意到,在樣闆間門口的精裝交付标準表上,抽油煙機和燃氣竈的品牌欄寫着 " 西門子、方太 "。
見王可似乎對 114 平的戶型無感,銷售将她帶到 170 平戶型的樣闆間,裝修的豪華程度堪稱富貴。這裏,家電的品牌不再被标簽貼上,廚電品牌的配置明顯也更進階了。
銷售用更高亢的語調介紹, " 廚房家電用的是博世(德國),衛浴用的唯寶(德國)和高儀(德國)。"
高端是高端,不過,王可卻發現竈具使用的是日式三眼竈,這是最近較爲流行的燃氣竈款式,由于非常節省台面空間,在小戶型中十分受歡迎。但竈眼間距較短,有聲音指并不适合中國家庭慣用的大炒鍋,何況這是 170 平的大戶型,将來要住的肯定不止 3 個人。王可感覺這種品牌和實際産品的搭配安排,有點瑕疵。
圖 | 日式三眼竈
大戶型高達 8.8 萬元 / 平方的售價,最終讓王可有所猶豫,扭頭走向隔壁售樓處。
在得知王可是從隔壁和光煦境過來的,玺悅朝陽的銷售人員态度明顯更熱情,從沙盤的小區環境一直到樣闆間的屋内裝修,事無巨細地介紹了個遍。
銷售直言,爲了跟隔壁的保利對打,玺悅朝陽在裝修上 " 誠意會更多 "。還不等王可問起,就說 " 和光煦境大戶型才有的進口品牌,我們這裏的小戶型就有 "、" 我們的裝修标準比他們高 "。
王可看到,玺悅朝陽的廚電、衛浴使用的都是高端進口品牌。衛浴用的高儀和唯寶,廚電用的全套西門子(德國),甚至還配了冰箱。
但當王可問到裝修标準的金額時,銷售人員卻打了個馬虎眼說:" 現在不流行談具體金額了。" 而在以前,樓市銷售一般會告知買房者,裝修标準多少錢。
等王可再問廚電産品的具體檔次時,銷售的言語也模糊," 到時候有什麽用什麽,但質量不會太差的 "。
與之相比,在這一點上隔壁的和光煦境銷售人員則顯得更爲 " 實誠 " 點," 這個(廚電産品)批次,開發商肯定要考慮到利潤。"
#02 樓市調整,傷了國産廚電的煙火氣
現在精裝修樓盤似乎更愛用進口廚電這一點,國産廚電的一線銷售人員感受最深。
陳陽是某頭部國産廚電品牌的工程口銷售負責人。不同于零售端,工程渠道端的廚電銷售仰賴于樓市的活力。用大白話來講,工程口廚電賣得好不好,跟樓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
八年前,陳陽剛負責華北某省的工程渠道口銷售時,在全裝修房與碳中和的政策推動下,精裝房市場十分火熱。
當時,全國很多地方精裝修房的比例一度達到 100%,幾乎所有的精裝房都會配備廚電,因而陳陽工程口的生意,需求量特别大。
爲了搶市場,陳陽介紹,不隻是他公司的品牌,整個市場的國産廚電品牌戰略都趨同:就是用價格搶占市場,自己做得越大,對方的生存空間就越被擠壓。
有行業研究顯示,2016 年,得益于樓市、廚電智能化等趨勢紅利,我國廚電正值發展黃金期。當時,整體廚電市場發展增速,已經遠遠高于國内家電市場,因而有 " 明星産業 " 之稱。
市場迅速擴大,爲了奪取己方市場份額,方太、老闆、華帝、美的等廚電品牌不惜成本,開打價格戰,競争的激烈程度好比如今的新能源車市場。
陳陽介紹,自己所在的頭部廚電品牌爲了搶占市場,将自己的産品折扣率提高到 3 折、4 折。
比如,一款定價 3999 元的燃氣竈,該品牌給開發商的價格能低到 1000 元出頭,定價稍高的抽油煙機,5000 元的市場價也能被砍到 2000 元以内。" 沒有比我們更低的價格了。" 陳陽說。
最後, 一番價格戰下來,方太(于 1996 年誕生于甯波)和老闆(于 1979 年誕生于杭州)這兩家頭部品牌,幾乎占據了國内 70-80% 的市場份額。雖然因爲打價格戰,工程口的廚電銷售掙不到什麽大錢,但國産廚電達到了搶奪市場的戰略目标,它們在開發商心中也留下了 " 便宜、好用 " 的印象。
然而,世事難料,昨天還是中國人生财之道的房地産,如今預期變得不再透明。房子越來越難賣,陳陽工程口的廚電銷售也大受影響。
這背後的原因,首先是精裝房的開發變少了。爲了活命,一些開發商開始轉頭做起了開發成本更低的毛坯房。
據奧維雲網數據,2017-2019 年,全國新開精裝套數滲透率爲 100%。到了 2019-2022 年,新開精裝項目套數從 326.18 萬套降到 145.83 萬套。而 2020 年,新開毛坯樓盤項目套數,又達到 859.26 萬套,精裝套數滲透率一下子跌到 27.5%。
精裝房交易量的下滑,連帶着工程口廚電的銷量開始下跌,看着自己手上華北大區的銷售業績表,陳陽的臉色逐漸難看。
某種程度上,如今的精裝房開始變成類似于一個存量市場,要想賣出自家廚電,廚電品牌方就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但精裝房的開發商不這麽想了,因爲買房的人也變成了存量一方。
認房不認貸、下調二套房貸利率下限、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城市限購政策放松等,釋放了一大批改善需求。爲了抓住這群購房者,開發商更要在精裝上下功夫。
普通等級的精裝已進入不了購房者的眼," 改善 " 意味着房子等級的躍遷," 要買就要買好的 ",這是大多數改善族買房的出發點。
爲了刺激消費者的錢包,開發商開始把更多進口廚電品牌引進來,以迎合消費者的購置需求。相反,以前給開發商極大折扣的國産廚電," 淪落 " 成檔次聽上去不那麽高的品牌。
據行業數據,2022 年,2000-4999 元 /m² 區間的裝标樓盤依然是主力,份額達 68.4%,但從規模同比來看,7000-7999 元 /m² 樓盤裝标增長最快,同比增長 253.6%
在節節攀升的裝修标準下,開發商爲精準抓取到購房者的心理,開始用頭部品牌取代二線品牌,進口品牌替換國産品牌,讓裝修标準至少從肉眼角度,越發顯得高大上。
體現到具體品牌博弈上,博世和西門子開始在中、高裝标項目中,對國産廚電發起進攻;而國産實力品牌方太、老闆,隻能向下吞噬美的、華帝等品牌的市場。
陳陽所負責市場有一個數據顯示,以前國産幾大頭部品牌占據了 80% 的精裝修房市場份額,但現在進口品牌反而升至近 50%。
" 我們行内人士,最知道國産廚電的優勢,但經過前幾年的價格戰,我們有種鹬蚌相争,讓進口品牌漁翁得利的感覺。"陳陽說。
#03 國産廚電的出路
在房地産市場的深度調整下,工程口的國産廚電銷售是否就真沒了出路?似乎也不盡然。作爲銷售一線的負責人,陳陽認爲,市場的症結在于 " 觀念 "。
他表示,不像彩電、冰箱、空調等其他更新頻率較高的白色家電,一般消費者家中的廚電平均 7、8、10 年才更新一次,所以消費者對廚電的認知更新,是相對緩慢的。
其它白色家電早就被國潮國貨的心智占領,但在廚電這一口,很多消費者容易認爲 " 隻買貴的就好,而不是買合适 ",這種情況下進口品牌更容易顯現 " 尊貴 ",但實際的情況是,國産廚電早就突飛猛進," 合适才是最好。" 陳陽說。
在了解什麽才是合适之前,可以先來回顧一下中國廚電市場的發展史。
中國廚電的本土主流玩家多誕生于上世紀 8、90 年代,飛速發展于 21 世紀中國樓市黃金期,至今經曆了成套化、中高端化、智能化等發展階段。
與此同時,外資品牌也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尤其是在一線城市的中高端市場,随着前些年的消費升級,占領了相當一部分用戶的心智。
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家電市場(不含 3C)零售額規模 7081 億元,其中廚衛大家電(煙竈消洗嵌集熱淨)零售額規模 1586 億元。
在這個盤子中,具體到國産和外資品牌的勢力占比,則要分門别類來看。
一般而言,廚電的産品大緻可以分爲三類,包括烹饪類目(抽油煙機、燃氣竈、微波爐、蒸烤機、集成竈等)、淨洗類目(洗碗機、淨水機、燃氣熱水器等)、儲存類目(冰箱、消毒櫃等)。
精裝房開發商一般采購比較多的類目,主要包括烹饪類目、以及現在日益流行的淨洗類目等。在這些類目中,國産品牌和外資品牌,各有各的優勢或者擅長領域。
國産品牌的優勢,被認爲主要集中在抽油煙機、燃氣竈等領域,這是很多本土品牌的起家式。
而在洗碗機、蒸烤機等這些領域,進口品牌則占有一定優勢。畢竟洗碗機等屬于舶來品。進口品牌在這些類目上有長年研發深耕的技術積累。
從 2022 年的廚電精裝市場競争格局來看,煙機竈具依然是方太和老闆領先,市場份額分别爲 36.3%、30.4%;洗碗機品類上,博世和西門子開始追趕,兩者占據 30.8% 的市場;而在蒸烤一體機上,博世、西門子合計份額達 49.6%,優勢相對于國産品牌比較明顯。
回歸到 " 觀念 ",陳陽坦言,在抽油煙機、燃氣竈等領域,國産廚電的優勢 " 肯定是更懂中國人的烹饪習慣的 "。
" 比如,國産吸油煙機在吸力設計上肯定更大。這不是簡單做一個設計就好了,而是背後關乎着經年累月、真金白銀的技術研發與投入。沒有這個投入研發,産品質量就并不穩定。還有一些産品設計,肯定是國産品牌更懂中國廚房的設計與動線。"
圖 | 中式廚房布局
不過話雖如此,由于前幾年打價格戰,國産品牌在開發商和消費者市場,部分形成了 " 性價比 " 感,這在消費者認知中真實存在,該如何破局,成爲關鍵。
爲了改變市場觀念,陳陽認爲,沒有捷徑,隻有一家一家去談,争取累積一些标杆案例,通過切切實實的産品實力,來慢慢改變市場認知。
據介紹,陳陽所在的品牌近期就在一些央企樓盤上有所斬獲,開始獲得了 " 從試用到實裝的空間 "。
另一方面,一些業内人士也透露,消費者在看精裝修房時,可以注意進口品牌所使用的産品檔次。
" 一些樓盤雖然使用了進口品牌,但可能用的是中低檔産品。畢竟房地産商也要保證從精裝中獲得利潤,所以消費者也不要完全迷信進口品牌,而是要看具體的産品檔次。" 上述業内人士表示。
目前看,消費者心目中對國産廚電的品牌感評價,在國産品牌方看來,是 " 令人焦慮的 "。但從消費者來看,如果國産廚電真的有技術自信,如何将自己所謂深耕多年的産品實力,轉化成有影響力的用戶心智,這考驗着國産廚電與用戶的對話力。
國産廚電,或許需要來一場國潮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