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絡購物讓 " 收快遞 " 幾乎成了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你是否有收到陌生快遞的經曆?明明沒有網購,卻莫名收到快遞包裹!拆開一看,竟是打着國家機關名義的退費通知,讓你掃碼入群辦理退費。還有人收到快遞,裏面是一個手機支架和一張刮獎券,刮開後還中獎了,讓掃描二維碼兌獎,真有這種好事嗎?這到底是 " 餡餅 ",還是 " 陷阱 " 呢?
" 國家機關單位 " 來通知了?
警惕詐騙
近日,江西贛州的董先生收到了一份以 "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 名義寄來的 " 紅頭文件 ",表示現在要爲某平台的部分投資人辦理清退回款事宜。董先生此前在網上某平台投資被騙了 10 萬元,見到 " 清退通知 ",立即掃碼加入了 " 清退維權 " 群。
江西贛州受害人 董先生:當時,我看到那個信封上有 " 國家金融監管總局 " 的專用章,還是紅頭文件,我就信了。還覺得挺幸運的,可以拿回之前被騙的錢。
據董先生描述,辦理 " 清退回款 " 的客服在群裏告訴大家,隻要繳納投資款的 10% 作爲保證金,就可以領回當時所有的投資費用。
江西贛州受害人 董先生:因爲被騙了 10 萬塊嘛,就很慌,他說能退錢,就挺高興的,就也沒有想太多,那個群我看到的時候,有幾十個人吧,有二三十個人,群裏面有很多人都交了這些(保證金),然後收到了退款,我就有點着急。
看到大家都能領到退款,董先生既興奮又心急,就在董先生準備籌集保證金時,警察找上門了,告訴他上當受騙了,千萬不要轉賬。據警方介紹,原來這個所謂的維權群裏,除了董先生,其他人都是托。
被誘導購買 " 國庫券 "
記者親曆 " 退費 " 詐騙
在警方的及時勸阻之下,江西的董先生避免了再次上當受騙。而就在董先生講述自己的受騙經曆時,我們的記者也收到了一份帶有所謂 " 退費 " 通知的快遞包裹。
記者收到的《退費公告》上寫到某教育機構因能力不足經營不善,導緻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經營,即日起全面進行退費結清。
通過掃描二維碼,記者加了一位名爲 "12315 在線客服 " 的陌生人爲好友,對方表示 " 按照文件相關要求本次爲全額退款,考慮到教育局與财政部并未撥付清退資金,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中國平安集團特決議抽調 2000 萬股國庫券作爲本次清退啓動資金 ",同時,記者被邀請加入了一個聊天群,群聊中,不時有成員曬出自己已收到退款的截圖。
聊天群的管理員還引導記者下載了一款名爲 "12315 中消協 " 的手機軟件,用于購買所謂的 " 國庫券 ",并要求記者提供手機銀行賬号以及相關個人信息。
總台央視記者 葉奂:這個就是我根據對方提供的鏈接下載的 "12315 中消協 " 軟件,其實它是假冒的。旁邊這個 " 全國 12315 平台 " 藍色标識才是真正的官方軟件,是我們從 12315 官方網站上下載下來的正規軟件。像這樣花樣翻新的詐騙手段還有不少,我們一定要提高警惕。
"12315"" 教育部 " 還有假?
當心詐騙新套路
近日,浙江平湖的馬女士和記者一樣,也收到了類似帶有培訓機構退費通知的陌生快遞,這次通知是以所謂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的名義發來公告。那麽馬女士掃描二維碼,下載軟件之後,又發生了什麽呢?
浙江平湖受害人 馬女士:我以前也的确是報過(網上培訓),我就沒多想,就掃二維碼,下載了它那個軟件。
馬女士根據在線客服發來的鏈接,下載了名爲 "12315" 的軟件。對方告訴馬女士,第一筆回款是對學費的補貼 80 元,第二筆回款需要使用自己的流動資金購買國庫券進行兌換學費。
浙江平湖受害人 馬女士:12315 嘛,我也沒多想,肯定沒問題的,看見他們群裏說是都退了,那我想也試試看。一開始做了兩單,第一單是(購買)500(元國庫券),返了 100(元),第二單是(購買)1000(元國庫券),返了 200(元),第三單,他跟我說 500、1000 的沒有了,隻有 3000、1 萬的,你做嗎?那我就做一個 3000(元國庫券)的,結果直接跟說我做錯了。
這時,自稱 " 規劃師 " 的王老師在群裏公告大家,因爲馬女士操作失誤,導緻大家的國庫券賬戶被凍結。解決方案是馬女士必須再購買一萬五千元或者 3 萬元的國庫券,來彌補其他學員和公司的損失才能解凍。
浙江平湖受害人 馬女士:結果 15000 投下去之後,又跟我說還得再花,後來我東拼西湊地湊到了 21000。
正當馬女士準備繼續追加投資時,反詐中心的民警找到了她,并對她的銀行賬戶申請了緊急止付。
收到手機架刮獎券
陷入 " 刷單返利 " 騙局
除了所謂的 " 掃碼退費 ",近日,還有不少網友分享了收到陌生快遞的不同經曆,他們收到的快遞裏面是一個手機架和一張刮獎券,這又是什麽套路呢?
家住江蘇宜興的餘女士近日就收到了這樣一個陌生快遞,一個手機支架,一份落款爲 " 某寶聯盟 " 的邀請函,和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刮獎券。
江蘇宜興受害人 餘女士:要掃那個二維碼,兌換上面中獎的金額,掃了之後呢,通過微信添加到一個客服,這客服把我們拉進那個對講群裏面,要進群才能領取那個(中獎)金額,兌換了紅包之後,說這個微信發紅包會有限額,說要不要把群裏面的人再拉進他們那個 App 裏面去做任務。
在獲得小額返利之後,餘女士開始相信這個交易是真實有效的,在客服的誘導之下,餘女士下載了一款手機軟件,并被拉進了一個 5 人小群。這位客服承諾可以三倍返還投資費用,金額越大,返現越多。
江蘇宜興受害人 餘女士:他們的劇本,就是(投入)2 萬之後,(說)我和另外一個人出現了操作失誤,如果想拿回本金和返還金的話,就是需要再給他 3 萬塊錢,才能把這個數據修改回來。
這時,群裏的其餘人員開始向餘女士變相施壓,要求餘女士彌補損失盡快解凍投資賬戶。
江蘇宜興受害人 餘女士:因爲這個任務是四個人一起做的,一個是我,還有一個是帶着做任務的人,另外三個是托。這個任務的設定就是必須四個人共同去完成。如果說有一個人不做的話,就是影響他們賺錢。
詐騙分子以 " 刷單返利 " 的套路騙取了餘女士共計兩萬五千元,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示:
收到陌生快遞 勿輕信掃二維碼
我們看到剛才案例中帶有所謂 " 掃碼退費 ",或者是 " 免費禮品 " 等陌生快遞,其實都是詐騙分子費盡心機、花樣翻新的詐騙套路。警方提醒大家,在收到莫名其妙的快遞時應先與親友核對,不要盲目簽收付款;遇到陌生二維碼、陌生鏈接,也不要輕易掃描或點擊,更不要下載來曆不明的 App,以免掉入騙子的陷阱。
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民警 何柱:突然收到不明的快遞,裏面竟有小禮品、有中獎卡甚至還有打着國家機關名義的退費通知,要警惕,這是近期高發的詐騙引流手段。快遞裏面無論是哪種物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要求你掃碼進入群聊或是下載 App、登錄網站,一旦掃碼入群後,群裏的托會分享刷單獲利的任務截圖,誘使事主參與刷單返利任務或是投資理财,并發放小額傭金進行返利,獲取事主信任。随後騙子以 " 充值越多、返利越多 " 爲由引誘事主加大資金投入,以 " 任務未完成、操作異常 " 等借口拒不返還資金,直至事主發覺被騙。警方提示,當你收到來曆不明的快遞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查看物流信息和派送信息,盡可能甄别來源。不要輕信任何名義的退費通知,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爲好友,更不要掃描物品上的二維碼,避免陷入騙子的陷阱。在扔掉物品前也要将二維碼塗抹掉,避免有人撿到導緻被騙。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