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澤平團隊
1、怎麽對沖經濟運行壓力,解決當前地方财政和企業居民收入問題?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 " 新 " 經濟刺激," 新基建 ",即通過财政擴張,配合貨币寬松,擴大需求,帶動就業,拉動經濟增長,同時加大對新經濟、新質生産力的支持力度,提升長期競争力。立竿見影,古今中外均被驗證有效。
宏觀經濟分析需要客觀專業務實,社會上有些認識非黑即白是不準确的,比如污名化經濟刺激,談刺激色變,并把宏觀政策和供給側改革對立。其實,以财政貨币政策爲代表的宏觀政策是需求政策、短期見效,以鼓勵創新、放開管制、減稅降費等爲代表的供給側改革是供給側政策、長期見效。
真正好的經濟政策組合是長短結合。
莊子曾講過一個涸轍之鲋的故事,一條魚快渴死了,隻需要一舀水就能救活,但是路過的人說,别急,等我開鑿挖渠引西江的水來救你!
遠水解不了近渴。有些問題拖得越久、代價越大,還會影響信心。
近期了解到一些情況,需引起重視:由于土地拍不出去,有些地方政府财政壓力大,甚至正常運轉受影響,不僅拖欠民企工程款,而且向民企借款,影響地方營商環境和企業信心。
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 2.3%,其中,稅收收入下降 4.9%,增值稅下降 7.1%,個人所得稅下降 4.5%,非稅收入同比增長 10.1%。當前非稅收入異常增長不是好現象。
面對供求缺口和資産負債表衰退挑戰,從宏觀政策來看,除了放水,别無他路。需要強調的是,不要把宏觀政策和供給側改革對立,做得好可以很好的兼顧,比如加大對新經濟、新質生産力的支持力度,把握好時度效。
2、啓動 " 新 " 經濟刺激,新基建,關鍵在 " 新 ",調整投資領域,發行超長期國債重點支持新基建項目,更多投向新經濟、新質生産力領域,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導緻過剩浪費。
一是新能源。大力建設充電樁、換電站支撐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改善居民充換電便利性。啓動 " 西氫東送 " 重大工程,建設新型能源體系,降低綠電成本,減少棄風棄電。
二是人工智能。加大算力投資,支持人工智能大模型研發和應用場景落地。加快 " 東數西算 " 工程建設。
三是對數字經濟、生物制造、新材料、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減稅降費、貼息貸款、上市綠色通道等支持。大力發展風投 PE。
四是建立住房保障銀行收購開發商庫存用于保障房,優化存量,去庫存。
五是對生育家庭進行生育補貼,以提振生育率,降低生育成本。将輔助生殖納入社保。加大公立托兒所建設。
" 新 " 一輪經濟刺激既能起到短期擴大内需、拉動經濟增長、帶動就業的作用,也能起到長期發展新經濟、新質生産力、促進創新的作用。
中國經濟空間大,潛力大。城鎮化率 66.2%,還有 15 個百分點以上的空間;人均 GDP 剛剛 1.2 萬美元;産業鏈完善強大,産業工人訓練有素,爲産業升級提供了有力基礎支撐。我們不會重演日本九十年代,隻要采取實質有力措施,中國經濟前景光明。
3、不必擔心 " 新 " 經濟刺激推升通脹,當前需求不足、物價偏低、經濟低于潛在增長率,短期首要任務是提振需求和就業。待經濟強勁複蘇後可擇機逐步退出。
不必擔心 " 新 " 經濟刺激推高房價,房地産進入存量時代,發展階段變了,居民預期變了,供求關系變了,同時可以通過人地挂鈎、增加熱點城市供地等更優化的方式調控樓市以實現供求平衡。
不必擔心 " 新 " 經濟刺激增加地方債務負擔,從長遠來看,在發展中解決問題,避免通縮去杠杆和資産負債表衰退,隻要經濟有力複蘇,充分就業,财政收入自然會改善。
事實上,中國正在啓動超長期特别國債計劃。2024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從今年開始拟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别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 1 萬億元。20-50 年的超長期特别國債,不列入赤字,不增加地方債務壓力,重點用于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發展新質生産力。這是很好的開始。
4、我們要吸取當年日本的教訓,最近國内熱議日本當年的 " 資産負債表衰退 "。日本自上世紀 90 年代初股市房市泡沫破裂以後,陷入 " 失去的三十年 ",什麽原因?如何避免重蹈覆轍?辜朝明提出的 " 資産負債表衰退 " 理論認爲,當資産價格泡沫破裂以後,資産負債表的負債端不變,但是資産端卻嚴重縮水,企業生産經營目标從 " 利潤最大化 " 轉爲 " 負債最小化 ",整個社會陷入總需求嚴重不足的經濟持續衰退萎縮,形成惡性循環。
這就是經典的 " 資産負債表衰退 ",可以解釋爲什麽日本陷入失去的三十年,也可以解釋美國 30 年代大蕭條。凱恩斯稱之爲 " 流動性陷阱 "。
怎麽辦?" 資産負債表衰退 " 理論認爲,最有效的辦法是政府通過擴張性的财政政策來擴大總需求,彌補需求嚴重不足的缺口,進而推動企業居民資産負債表修複以及經濟複蘇。
當前樓市放松限購後仍然低迷,消費不振,銀行貸款放不出去,金融體系資金空轉,主因是企業和居民資産負債表這些年受損,影響了支付能力。
當務之急是恢複企業和居民的支付能力及信心,根據 90 年代日本的教訓以及 2008 年中美的成功經驗,應該通過财政擴張修複企業和居民的資産負債表。
5、現在一提經濟刺激和基建,有些人就會說是重走老路,這是明顯誤解。過去 40 年,沒有适度超前的基建,怎麽會有中國制造的強大競争力?沒有超前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怎麽會有中國互聯網經濟的領先地位?
超前基礎設施建設、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們的體制優勢。印度等經濟發展潛力釋放不出來,很大程度受制于基礎設施短缺。
1998 年面臨亞洲金融危機和特大洪水災害,我國連續七年發行長期國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修路架橋,拉動了内需,爲加入 WTO 之後成爲世界制造業中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面臨貿易摩擦挑戰,保持了強大的産業鏈優勢,與當時的大規模超前基礎設施建設密不可分。
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我國推出四萬億刺激計劃,大部分投向了基礎設施,高鐵、機場、互聯網等大幅提升,這在當時争議不小,确實如果節奏和力度上進一步優化,則産能過剩和房價上漲等問題可以避免。但現在看來,利大于弊,功大于過,大幅降低了運輸成本,提升了中國制造的全球競争力,帶領全球經濟戰勝危機。
2008 年伯南克宣稱找到了避免大蕭條的辦法,其實就是财政貨币的再膨脹,于是有了三輪 QE,美國經濟也得以很快恢複。
近年美國經濟比較強勁,什麽原因?2020 年疫情期間,通過 QE、消費券、科技企業補貼等,保住了居民和企業部門的資産負債表,沒讓企業和居民爲疫情以及經濟下行買單,而是通過貨币和财政政策進行化解,所以居民有能力消費,企業有能力投資,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産業投資興盛,疫情對微觀主體的影響不大,貨币和财政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值得思考。
2020 年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走出低谷,除了率先控制住疫情,很大程度上跟啓動以新基建領銜的新一輪經濟刺激有關。
國内外成功應對經濟壓力的經驗表明,超常規經濟刺激做出了重要貢獻。調控要緩,救市要急,信心比黃金重要。
在經濟低谷時期大搞基建,有助于拉動就業,基建成本也相對較低,可以大幅節約成本。當前我國富餘勞動力較多,鋼鐵等物資價格低迷,是大搞基建的好時機。
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隻要采取實質有力措施,發展新質生産力、新基建新能源,提振股市樓市信心,保護民營經濟活力,放開并鼓勵生育,将大幅提振信心,信心比黃金重要。如此,我們的經濟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