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千媽。
最近天氣轉暖,聚會也多了起來,上周末和大學同學在東湖看花喝茶,聊到給小孩報興趣班的事。
我開玩笑說,想當年也是資深踩坑人士一枚,給娃報過的興趣班,前前後後加起來有小十幾個,走到盡頭才明白,興趣班,就是爲 " 興趣 " 買單的班。
像我們看到的朗朗、易烊千玺,人那不叫興趣,叫特長。
特長就是需要訓練的時間特别特别長,投入資源也特别特别多。
直白點說,興趣班是爲興趣消費,特長班才是爲價值投資。
既然是消費,就要注重性價比,不能太盲目。我的切身體會是,與其被機構忽悠到吃土,還不如做個經濟适用型媽。
就拿 " 創意美術 " 來說吧,估計很多娃都報過,我們也報過,一節課 180 元(當時的優惠價),要說收獲嘛,除了每次拿回家當時看起來不錯最終落灰的作品,就是母慈子孝互不打攪的 90 分鍾。
但自打找到組織,和其它經濟适用型媽媽一交流,我發現這樣的收獲,根本不需要花那麽昂貴的價格買。
作爲 9 歲前性價比最低的興趣班(9 歲後學技法走特長,嚴格來說就不叫興趣班了)," 創意美術 " 技術含量不高,最容易找到平替。
比如有媽媽推薦的 " 阿波羅兔詩詞如畫藝術盒子 ",36 節課加全套材料包,還不到兩節興趣班的錢。
用下來效果卻不輸我花小一萬報的線下課,确切地說,收獲更大。
畢竟娃不但親身感受了水墨、色彩、線描、暈染、 拓印、立體好多種繪畫形式,還無痛掌握了幾十首小學必讀古詩詞。
前幾天,千尋她們學到範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 · 其二十五》,老師要求結合詩歌創作畫并用白話進行描寫," 藝術盒子 " 裏就有現成的課。我把手機上娃的作品發給同學看 ~
惟有蜻蜓蛱蝶飛。
日長籬落無人過,
麥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金黃杏子肥,
千尋最期待還是後邊七單元馬上就要學的《墨梅》,因爲看過介紹,可以玩吹墨畫。:)
同學驚訝地問,小學語文書上的古詩詞都有涵蓋嗎?
我說大部分吧,一年級的《江南》,二年級的《望廬山瀑布》,三年級的《三衢道中》,我們都 " 創作 " 過。
說真的,像這樣教孩子運用不同藝術形式演繹古詩詞,不比單一又昂貴的創意美術課香麽?不說别的,一個最樸素的收獲,就是娃在創作過程中,至少告别了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對詩詞有了興趣,對意境的把握和理解也深刻許多。
我印象最深是《望廬山瀑布》,課中老師引導孩子用白色顔料自然流動的方式,來勾勒出傾瀉的瀑布的樣子。
千尋創作時跟我講,她一下就明白了,爲什麽李白要用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 來形容瀑布。
還有媽媽說本來隻想娃上完課,能熟悉下楊萬裏的《小池》,沒想到娃不但熟讀了古詩,還融入了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幾位計劃給娃報興趣班的同學,聽完都打開了格局。
就這樣,一次周末聚會後,我們的經濟适用媽媽群又再次壯大 ~
❤️
今日種草好物《阿波羅兔詩詞如畫藝術套裝》
适合年齡:5~10 歲
其實,古詩詞與畫的結合,已經是現代語文教學中的常用方法。
千尋自打上小學,就從學校領回過好多次 " 畫古詩 " 的小任務。
老師說,這個方法根本目的不是畫畫,而是換一種方式複習(預習)古詩詞。
因爲咱們中國詩詞蘊含豐富,很多詩句本身就是一幅幅畫面。
孩子把詩畫成畫,有參與感,有自己的領悟,通過創作把自己對詩詞意境、情感的理解表達出來。這樣可以從自主思考的角度,更主動地理解詩詞,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剛開始我也是将信将疑,覺得 " 畫一首詩 " 比單純教孩子 " 讀一首詩 " 還更麻煩些。
但後來有一次,千尋在畫周邦彥的《蘇幕遮》時,突然停下來,自言自語說太陽要畫小一點。
我好奇地問爲什麽,她說媽媽你看," 葉上初陽幹宿雨 "," 初陽 " 是剛升起的太陽,看上去應該小一些。
我頓時感受到了 " 麻煩 " 的價值。
家長會上,我把這個 " 小插曲 " 告訴老師。
老師笑說,傳統教學太死闆,總要求孩子背誦,可如果孩子對詩歌内容不理解,背下來又有什麽意思呢?
我們就是要改變落後的教學,用新穎的形式調動孩子興趣,讓他們參與到真正的詩詞理解和欣賞裏,這才是學古詩詞的 " 正道 " 啊 ~
大概是有這樣的心理鋪墊在前,第一眼看到《阿波羅兔詩詞如畫藝術套裝》我就很中意,覺得正是孩子需要的。
當時的入手價還要高一些,但我也沒猶豫就搬回了家。
開箱還是蠻歡樂的,箱裏裝滿創作用的材料,都是妞喜歡滴 ~
▲ 部分材料擺拍圖,還有很多沒拍完
聽讀完成後,再在 ipad 上打開提取好的課程。
▲ 課程部分截圖
課中老師會先對詩詞做精讀解析,再引導孩子創作,創作用的所有材料和工具都是配送好的。
▲ 先解析
▲ 再創作
一般來說,創作完成後,孩子就記住并理解這首詩了。
" 聽音 ~ 解讀 ~ 創作 ",感覺像個 " 素質雞古詩 " 閉環。
但我還會多添一步,請千尋聊聊她自己的看法,有時會激發出不同的觀點。
作爲 " 用戶 ",小妞也有自己獨立的體驗意見,她覺得 20 分鍾課程時長稍有點短,要是能再長點就更好了。還問我文章裏會不會把她的意見寫出來,我說當然要寫出來,這是小朋友的真實反饋。
她又問,那會不會影響銷量呀?哈哈,我說你操心可多,媽媽隻是覺得好就分享給更多人,并不想追求銷量。種草,當然不能隻說好處,不足之處也要講出來。:)
除了學習欣賞古詩詞,我們也通過這個 " 盒子 " 體驗了多種藝術形式,給大家展示一部分:
經典水墨
在《題西林壁》裏,小朋友有了一次傳統水墨初體驗,寥寥幾筆中,水與墨共舞,感受如何用水墨演繹堅硬的石頭,挺拔的竹竿,柔軟的藤蔓,迷蒙的細雨和籠罩的輕煙。
裝飾線描
在《早發白帝城》和《清明》中學習了線描,這個特别适合幼小銜接的孩子。因爲小學要面臨很大一個挑戰就是寫字,寫字要求有足夠的手部力量和好的手眼協調能力。
線描課不但能讓孩子領略線條起伏交錯的特殊美感,還可以讓他們的手部肌肉群和手眼協調能力得到充分鍛煉,爲後面的學習生活做好準備。
色彩技法
在《别董大》中,鹽粒對顔色的吸附作用,讓畫面暈出斑斑點點的大理石樣花紋,像極了雪花的樣子。
畫畫變成像做實驗一樣有趣的事情,孩子親眼看着平凡的材料在自己手裏出現奇妙的變化,沒有比這更好玩的事了。^v^
版畫藝術
在《三衢道中》中,小朋友感受了版畫的獨特魅力。
版畫是視覺藝術的一種重要門類,與其他繪畫形式不同,版畫的展現形式是間接的,這會讓孩子體會全新的觀察角度和創作方式。
黏土運用
超輕黏土一直是最受孩子喜愛的構建玩具之一。
在《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裏,水墨和酞青藍色塊暈染出的池子上,黏土捏出的小荷葉,完美表現了 " 接天蓮葉無窮碧 " 的美景,水墨與黏土相得益彰,一點也不違和。
還有用黏土制作的 " 鐵馬冰河入夢來 "、" 一枝紅杏出牆來 "、" 春江水暖鴨先知 "、" 秦時明月漢時關 "~
中國傳統紋樣設計
《遊子吟》的漢服設計是千尋最喜歡滴,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紋樣的特殊美感,親手設計出漢服和紋樣,也對傳統文化多了份了解和自信。
最後顯擺下這次幫大家争取到的贈品。
首先,詩詞如畫套裝是 36 節課,阿波羅兔答應額外贈送我們 12 節,也就是說,在千媽這拔草的同學收到都是 48 節課!
另外,還要再送大家一套 69 元的集夢精靈不織布手工套裝,其它公号、電商都沒有,是咱們今天的專享福利!
說到這個手工套裝,不小心被千尋看到和品牌方的聊天記錄,就一直追問能不能也送她一套,我說不行,是現在買才送滴。
跟我怄了好大一通氣,最後自費補償她一盒咕卡才算扯平,我種個草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過,這個贈品的确是小朋友看到就會很開心,很喜歡滴。
裏面有 11 個原創手作精靈造型,專爲孩子設計的縫紉手工,可以感受親手制作玩偶的成就與樂趣。
玩法多樣,制作好的成品可以貼衣服、包包上,就是童趣又文藝的個性小配飾。
EASTWEST
" 藝術盒子 " 裏的課程是永久有效的,千尋任何時候想上課,我都可以在家給她安排起。
時間一下就變得很靈活,再也不用像之前趕去興趣班那麽折騰了,雖然興趣班離家也不算太遠,但對課業越來越多的小學生來說,還是有點具體。
現在我就是跟着孩子語文書來安排,學到哪首詩,就畫哪首。
其實如果孩子還沒上小學,時間寬裕的話,完全可以先安排,一周一課,基本就把小學必學古詩詞無痛過一遍,有了熟悉度,後面學起來就輕松了。
我們之前還上過 " 小熊美術 " 的課,千尋也挺喜歡的。
有一說一,小熊的美術做得更專業,阿波羅這套更側重不同藝術創作形式的體驗,以及幫助孩子在創作中理解古詩詞。
不論小熊還是阿波羅,我的親身感受就是 " 創意美術 " 這個項目的确是可以用線上課平替的(實事求是,機構不用噴我)。
其實我一直覺得教育本來就不該那麽貴,需要家長竭盡全力,花很多很多錢去培養一個孩子,這件事本身就不太正常。
正常應該是越來越多的家庭,在力所能及且有冗餘的範圍内,就可以給孩子提供多元體驗,讓越來越多的孩子,獲得快樂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詩詞如畫藝術課套裝》
(拔草可掃碼)
歡迎加入我們的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