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診中經常接診體位性低血壓患者。多數患者反映,由平卧、下蹲位轉為站立位或在站立過久後出現頭昏,伴有站立不穩、視物模糊、軟弱無力、惡心等不适,嚴重時甚至發生暈厥,平卧後又很快好轉。患者不禁要問:體位性低血壓要不要緊?能不能治好呢?
體位性低血壓又稱 " 直立性低血壓 ",上述症狀主要是腦動脈灌注不足引起腦供血不足引起的。老年人由于神經調節功能減退、血管硬化且彈性下降、體質虛弱等原因而較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特别是在一定因素誘導下體位性低血壓就更容易發生。有些老年人經常在轉動頭頸時誘發體位性低血壓,這可能和老年人常常存在頸動脈及椎動脈硬化或頸動脈窦敏感有關。不少老年人患有多種基礎疾病,可能需要不同的藥物治療,而這些藥物中可能就有誘發低血壓發生的藥物。因此,患有基礎疾病需要不同藥物治療的老年人也應注意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
對于那些無自覺症狀、體檢偶然發現有低血壓的體位性低血壓患者,一般不需要進行特别的治療,平時密切觀察、注意病情變化即可。而大多數體位性低血壓患者是可以找到病因或誘因的,然後遵照正規醫院專業醫生的醫囑采取相應的措施。無論有無症狀,患者都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能放任不管,以免出現意外。
除了相應的對因治療或對症治療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搭配膳食,确保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攝入,保證良好的營養狀态,做到不飲酒、不吸煙。
- 合理安排作息制度,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疲勞。
- 鍛煉身體,進行适當的體育運動,增強體質。
- 老年人變更體位、站立時動作宜緩慢,做好體位轉換的過渡動作,即卧位到坐位、坐位到站立位,起床時最好先坐起一會兒,做些輕微的四肢活動,再下床站立,晨起及夜間起床排尿時尤應注意,從而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日常生活中應注意盡量避免長時間站立。
- 老年患者服用的許多藥物如降壓藥、鎮靜安眠藥、血管擴張劑、利尿劑、治療前列腺肥大的 α 受體阻滞劑等與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密切相關,服用這些藥物的老年人尤其應注意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