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砺石商業評論,作者:張軍智,編輯:平凡,題圖來自:Unsplash
一、破産危機
提到日系車品牌,大多數國人首先想到的是豐田、本田、日産 …… 這其實也是國内市場對日系品牌實力座次的普遍印象。
但事實上,日産不僅是首家在華銷量突破百萬的日系車企,更是在很長時間裏(2009~2018 年十年間),銷量碾壓豐田、本田、鈴木、三菱、馬自達等一衆日系品牌,穩居日系品牌第一。
爲什麽很多人會覺得豐田、本田要比日産更強?在筆者看來,除了産品實力上日産不如豐田、本田,最主要的一個因素是,近年來,日産境況慘淡,下滑幅度過于劇烈,令消費市場有了 " 日産沒落 " 的印象。
時間退回到 6 年前,日産在國内市場還是風光無限的局面。當年受購置稅優惠政策全面退出、宏觀經濟增速回落、中美貿易戰以及消費信心等因素影響,中國車市經曆了一個 " 寒冬 ":汽車産銷量 28 年來首次下滑,同比分别下降了 4.16%和 2.76%。但即便大環境如此,日産依然逆勢上漲,2018 年在華銷量達到 156.4 萬輛,創造了曆史新高。
雖然此後三年,日産銷量陷入小幅下滑的通道,不過到 2021 年,年銷量依然有 138 萬輛,其中軒逸全年累計銷售 51.3 萬輛,平均單月銷量高達 4.3 萬輛,放在整個市場也是數一數二的存在;中級車天籁、SUV 逍客月均銷量也都在萬輛以上,是各自細分市場裏的主要玩家。
日産銷量的雪崩發生在近三年裏:2022 年在華銷量 104.52 萬輛,同比大跌 22.1%;2023 年銷量繼續暴跌 24%,全年銷量爲 79.38 萬輛;今年前十個月,在華累計銷量約爲 55.8 萬輛,同比下降 9.98%,這也意味着,日産今年在華銷量能否邁過 70 萬輛門檻,都将是一個大問題。
三年時間,銷量大概率暴跌了将近一半,從 138 萬輛下降到 70 萬輛以下,日産在華的慘況可見一斑。
與一些在中國市場下滑,但在全球市場依然賺錢的車企巨頭不同,日産現在不僅是在中國市場潰敗,而是全面陷入泥潭。
根據不久前日産公布的上半财年(4 月至 9 月)财報顯示,其淨利潤同比暴跌 94%,僅爲 192 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9 億元),更糟糕的是,第二财季公司已由盈轉虧,淨虧損金額高達 93 億日元(約合人民币 4.3 億元)。由于數據過于慘淡,日産淨利潤暴跌 94% 的新聞,迅速登上全球主要媒體。
爲了應對艱難局面,日産随後迅速公布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計劃:削減 20% 的全球産能,在全球範圍内裁員 9000 人,出售所持有的三菱汽車部分股權以及降低銷售、綜合及行政開支,減少商品成本,優化資産組合等。
另外,日産首席執行官内田誠宣布,将從 11 月起自願放棄 50% 的月薪,其他執行委員會成員也将自願相應減薪。
而在今年 6 月,日産汽車就已經關閉了一家位于江蘇常州,年産能 13 萬輛的乘用車工廠。這也是日産在中國首次關閉乘用車工廠。
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轉日産雪崩的趨勢,尚有待觀察。不過現在日産面臨的局面顯然很緊迫,根據英國媒體近日報道,日産一位高管透露:日産生存的時間,隻剩下 12~14 個月,公司正在尋找新的投資者。該媒體表示,日産汽車已經處于破産危機之中。而市場上也流傳出本田汽車可能收購日産的消息。
另外,國際權威信用評估機構穆迪,日前也将日産汽車的展望從穩定調整爲負面,确認其爲 BAA3 評級;惠譽則将日産汽車的前景調整爲負面,确認 "BBB-" 評級。這顯示出專業機構對日産前景的擔憂與不看好。
二、雪崩之因
日産汽車業績暴跌的直接因素,源于美國與中國兩大市場的銷量不佳。
美國是當前日産最大的單一市場,但随着美國消費者購買力的下滑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日産汽車過去 5 年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下降了逾 25%,今年前九個月,其市場份額已跌至 5.6%。在庫存天數方面,日産汽車已經達到了 100 天,而豐田則爲 30 天,本田爲 50 天。
内田誠表示,美國市場對混合動力車的需求強于預期,這對豐田汽車等競争對手尤爲有利,但對日産汽車來說則構成了一定挑戰,因爲日産汽車未能滿足新能源和混合動力這一細分市場的消費需求。
有報道透露,日産汽車正在削減其美國主力車型的産量,比例高達 30%,以應對供過于求的市場和不斷膨脹的成本。
而在曾經日産的最大單一市場中國,與很多傳統合資車企巨頭一樣,日産遭遇了以比亞迪爲首的一衆國産新能源品牌的猛烈沖擊。
日産過去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各細分市場都有極具競争力的産品,比如在家轎市場,軒逸多年位居市場銷量冠軍寶座;在中級轎車市場,天籁能與凱美瑞、雅閣、帕薩特、邁騰等一較高下;在 SUV 市場,逍客、奇駿也是銷量長紅;在豪華車市場,英菲尼迪一度是很多中産們的心頭好 ……
但随着中國汽車市場電動化、智能化浪潮奔湧前進,站在 2018 年銷量高峰上的日産,很快被沖得七零八落。
比如軒逸曾以其經濟性和實用性,一度成爲中國 A 級家轎市場的王者,但當比亞迪推出秦 PLUS DM-i 後,軒逸就逐漸失去了市場統治力,因爲秦 PLUS DM-i 不僅更爲省油、配置更高,而且技術領先軒逸。特别是 2024 年,秦 PLUS DM-i 大幅降價之後,其市場領導者的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
而在中級轎車、SUV、豪華車市場,日産同樣面臨新能源混動車型、電動車型的猛烈沖擊。爲了應對 " 被動挨打 " 的局面,日産推出了 e-Power(增程式)車型,不過 2kWh 的小電池,沒有純電行駛,不支持高壓系統,售價還較高,因此并沒有引起多少市場浪花。
市場疲軟,産品、技術乏力,留給軒逸的似乎隻有被動降價一條路,軒逸、逍客、天籁、奇駿等車型,近年來都走在以價換量的道路上,不久前 " 日産天籁賣 12 萬多 " 的消息更是震動網絡。
企業通過犧牲利潤來維持市場地位,無異于飲鸩止渴,不僅會犧牲發展的寶貴利潤,更糟糕的是,會讓品牌在市場受到損害,消費者會認爲企業的技術和産品正在被市場淘汰,不再是先進、品質和潮流的代表,從而失去對該品牌的信任與好感。
另外,市場勢能也不在燃油車企這邊,就像過去曾被合資車企壟斷的中大型乘用車市場,如今消費者統統将其歸爲 " 落後的燃油車 ",與之對比,特斯拉、小米、騰勢、鴻蒙智行、蔚小理則成了他們心目中科技與時尚的代名詞。
所以從中美兩大市場來看,日産的墜落,恰恰是 " 技術日産 " 在技術上的落伍導緻的。
三、錯失新能源浪潮
爲什麽向來以技術創新自居的日産,會在新能源和電動化時代落伍?是日産沒有電動化技術嗎?答案和很多人的想象可能并不同。
日産不僅擁有電動化技術,而且一度是汽車電動化賽道的領頭羊。2010 年時,日産就推出了一款名爲 Leaf(聆風)的電動車。這款車并非概念車,而是傳統燃油車巨頭裏最早量産的純電動車型之一,也是最成功的車型。雖然該車續航隻有 200 多公裏,但在當時已是業内領先水平,而其 30 分鍾充電 80% 的快充技術,在當時更是妥妥的 " 黑科技 "。
在 Leaf 上市的 8 年時間裏,其累計銷量達 40 多萬輛,即便是特斯拉也隻在 Model 3 上市之後,才在銷量上超越了 Leaf。更值得稱道的是它的可靠性和電池安全性,比如 2015 年歐洲銷售的 3.5 萬輛 Leaf 中,隻有 3 輛出現電機問題;Leaf 的電池則是 "0 重大事故 "。
按照正常的邏輯發展,2018 年之後,乘着中國汽車新能源、電動化的浪潮,已占得先機的日産可以闊步向前,甩開一衆燃油車巨頭,邁入一個嶄新的電動化時代。
但遺憾的是,引領電動化潮流的日産,卻一頭栽倒在新時代。究其原因,除了 Leaf 近 30 萬人民币的高昂售價、續航裏程短等産品力層面的因素(國産後成爲啓辰旗下車型 " 晨風 "),以及企業内部經營戰略與管理問題外,也與 " 大象難轉身 " 的客觀因素相關。
這一點其實在人類商業曆史中已經反複上演過,比如功能機時代的諾基亞、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巨頭,在智能機時代除了三星之外,幾乎全軍覆沒;膠片相機時代的富士、柯達在數碼相機時代到來後淡出曆史舞台;CRT 彩電時代的松下、索尼、東芝墜落在了液晶、智能電視機時代;中大型計算機時代的 " 巨人 "IBM 在 PC 時代差點倒閉 ……
如今,分析這些商業案例的資料汗牛充棟,但不可避免都有 " 由果推因 "" 事後諸葛亮 " 之嫌 …… 但關于這些案例,有一點是明确的:任何一個時代的巨頭,在行業轉型升級後,其結果大概率都是九死一生。即便這些巨頭們擁有巨額的資金、人力、研發、渠道、品牌等外界看來足夠大的優勢。
所以筆者很不願意将一些巨頭轉型失敗的原因,簡單歸結到沒有洞察市場的變化、缺乏技術創新、大公司病等泛泛的因素之上。就像我們不能簡單粗暴地定義諾基亞不重視智能機技術的開發,要知道,塞班系統曾經市場占比也很高;我們同樣不能說燃油車巨頭沒有洞察到汽車産業電動化時代的到來,寶馬、日産都曾引領過電動車的浪潮,而且行動很早。
巨頭們的轉型,本身就是一件極爲艱難,且成功率極低的事情。因爲它們要背負着龐大的 " 舊資産 " 進入新賽道,這一點,要比從零開始,赤腳奔跑的 " 新勢力 " 更難。而且在戰略選擇上,它們也不得不瞻前顧後,容易贻誤戰機。這也是爲什麽如今雖然全球車企都在擁抱電動化時代,但至今尚沒有一家傳統巨頭轉型成功的重要原因。
當然,像日産這樣的曾占領市場先機,現在卻踉跄前行的巨頭,并非無可指摘,畢竟它沒打出新天地就罷了,舊業務也是一地雞毛 …… 像軒逸 1.6L 發動機加 CVT 的動力總成用了十幾年;在售車型質量問題頻出;降價導緻品牌形象受損;新産品後繼乏力;混合動力技術布局遲緩 ……
此外,企業高層人士變化,電動化轉型決心不夠(Leaf 上市 8 年之後,才遲遲推出第二代車型),以及缺乏數字化人才與能力等等因素,也都是日産陷入窘迫境地的重要因素。
如今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 50% 的中國市場,日産僅有一款月銷量徘徊在幾十到幾百銷量的車型(艾瑞雅)支撐。
爲了應對在中國市場的挑戰,在 4 月北京車展上,東風日産提出了 GLOCAL 模式(global+local,意爲全球本土化),該模式旨在結合日産的全球化優勢,以及中國的新能源産業優勢,達到 1+1>2 的效果。
但這種模式其實并不新鮮,像大衆等傳統巨頭已經在這樣做了。英國《金融時報》今年就曾報道稱,外國車企在争相擁抱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同樣是大量采用國内的三電、智能化等第三方技術,日産如何确保自己可以做出優勢和差異?
據悉,在 2026 年前,東風日産将在國内投放 5 款全新的新能源産品,覆蓋純電、插電混動、增程等多種動力路徑,以實現智能化與電動化的并行發展。在剩下一年多時間裏,推出 5 款新能源車型,力度看似不小,但在已卷出天際的中國新能源市場,其結果難言樂觀。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張瑞敏有句名言:" 沒有成功的企業,隻有時代的企業。"
事實上,很多巨頭的輝煌,最重要一點就是踏準了時代浪潮。但時代風雲變幻,潮起潮落,巨頭們一旦跟不上節奏,就會掉隊和沒落。所以 " 偉大過 " 的公司很多,但能長期、持續偉大的公司,卻在商業史中非常鮮見。
陷入衰落的大公司要扭轉頹勢,如果沒有根本性的徹底變革以迎合時代潮流,注定隻能走向沒落。隻是自我變革絕非易事,因爲這需要壯士斷腕般的決心、逆人性而行的果敢,但這種精神,日産拿出的似乎太晚。
自救中的日産需要更迅速,更具有力度 …… 留給日産的時間不多了。
本文來自:砺石商業評論,作者:張軍智,編輯: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