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氪獲悉,厭氧生物已于近日完成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萬澤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 " 萬澤股份 ")獨家投資,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财務顧問。萬澤股份(000534.SZ)是深交所主闆上市企業,專業從事生物醫藥微生态活菌藥品、航空發動機高溫合金材料及構件的研發、生産及銷售。本輪融資将主要用于活菌藥物臨床試驗、候選藥物管線研發和菌藥生産平台搭建。
厭氧生物成立于 2019 年,位于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是一家從事人體微生物菌群創新藥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由長期從事厭氧微生物研發的科學家,依托國家級厭氧微生物研究機構(農業農村部成都沼氣科學研究所),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創立。
據悉,該機構是國内最早開始研究厭氧微生物三家機構之一,隸屬 19 個國家級農業微生物種質資源庫之一,擁有國内最大、全球第四大厭氧微生物模式物種保藏庫。公司創始人承磊博士是農業農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近 20 年一直深耕厭氧微生物領域資源與利用研究, 是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 獲得者、四川省科學與技術帶頭人。
微生物創新藥,是一類利用活性微生物或其代謝産物制備的藥物,通過調節微生物群落,維持、重建或恢複健康的人體微生态,被認爲是繼小分子、大分子、細胞治療和基因治療之後的另一種新的藥物形式。微生态藥物領域的快速發展始于微生物組學技術的興起和應用,20 世紀 90 年代起,微生物組結構與功能的相關研究不斷揭示着微生物與人類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系,學界和業界對這一領域的研究熱情也日益高漲。
目前,厭氧生物主要緻力于配方菌創新藥的研發,旗下部分管線已取得重要進展。其中,針對細菌性陰道病(BV)的配方菌已完成Ⅱ期入組,針對絕經後萎縮性陰道炎(PAV)的也已完成大部分入組;而針對腸道疾病的相關管線已遞交 IND 申請。
陰道炎治療是厭氧生物的核心管線的第一個适應症,選擇此方向主要是公司從需求層面出發,察覺到了國内生殖道疾病市場的廣闊前景,尤其是國内越來越受關注的女性健康問題。Emergen Research 給出的數據顯示,BV 在健康體檢婦女(約 4.9 億人)中約占 11% ,婦科門診陰道炎症患者(約 2 億人)中占 36%~60%;至于 PAV,絕經 1 年的婦女患病率爲 64.7%,絕經 6 年患病率高達 84.2%,而絕經婦女已超過 2.3 億人。目前婦科炎症治療領域以抗生素類藥物治療爲主,無法兼具安全性和有效性,并需要長期使用,而厭氧生物可以通過活菌藥物提供一個治療的新選擇。
作爲一個科學家創業項目,在适應症探索方面,除考慮上述的市場前景外,還要滿足一個前提,即前期研發足夠紮實、通路研究清晰透徹,生殖道疾病的藥物開發便是如此。而談及這一創新療法的臨床和市場價值,承磊表示,出于科學嚴謹,隻有在成果發表并接受市場的檢驗後才能給出客觀的評價,但公司的底層邏輯主要是爲患者提供差異化的市場選擇,旨在解決當下的臨床痛點。
據了解,在微生态療法領域,主要有 5 種技術路徑:FMT(腸道菌群 & 菌群移植)、單菌、配方菌、工程菌、後生元,都處于非常早期的研究階段。厭氧生物選擇配方菌的原因與承磊博士的研究背景與發現密切相關。
承磊告訴 36 氪," 我是研究營養微生物背景出身,最初這個方向的研究和實際應用結合還很早期,需要不斷尋找合适的突破點。因爲二代測序技術的推動,腸道領域的科研迅猛發展。結合這樣的科研發展,我發現了在人體腸道生态系統裏,衆多細菌微生物的協作或競争在不斷發揮着作用,這是我們定位做配方菌的原因。"
不過,配方菌的形成也依賴菌株多樣性生産工藝,加上 CMC 标準的高要求,整體難度很大。承磊介紹道,公司的 CMC 體系已建設成熟,并擁有符合 GMP 标準的活菌中試平台;後續将建設生産平台中心,以滿足Ⅲ期臨床實驗及商業化生産的需要。" 基于該體系,公司也希望并歡迎與該領域感興趣的同行人士或上下遊展開交流,探讨多樣合作可能性,将這些技術更快地推向 C 端。"
除工藝層面問題外,公司始終堅持基礎紮實地研究。腸道微生物的物種多樣性大家已然知曉,每個成年人可能有 200~500 種之多;從數量上看,也有幾十億到百萬億的水平。而大部分微生物處于未分離的狀态,其功能未知,難以直接作爲靶點開展藥物研發。也因此,公司核心團隊在很早期便開始緻力于整個的微生物分離平台的搭建,并建成了全國物種最全的人體厭氧活菌庫。
在分離平台搭建過程中,厭氧生物堅持最大化源頭創新,開展自動化集成的嘗試。譬如針對厭氧菌分離培養的痛點——傳統采用亨蓋 特厭氧滾管培養技術一般比較低效,厭氧生物與第三方企業合作開發了自動化細菌分離培養設備,可顯著提高微生物的鑒定速度和效率。據悉,借助該設備," 可以實現實驗室一天三人一小組,分離培養 1000~2000 個左右的細菌 "。
除了管線的穩步推進外,厭氧生物會持續開展人體微生物的研究,并樹立了三大目标:首先," 活菌庫 " 中的微生物物種總量達到人類總量已知的 85%;其次,能夠滿足下遊精準醫療 80% 的需求,并提供相應的菌群選擇;最後,有 80% 概率能夠挖掘出針對特定個體的 " 用藥 " 需求。
承磊預判,随着業界研究的不斷深入,未來 3-5 年陸續會有多種活菌藥物的品種上市,爲老百姓提供更多的藥物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