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關于原生家庭的話題,明顯變得尖銳了。
光是「斷親」現象,就上了好幾次熱搜。
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重視血緣關系,開始主動疏遠親人。
甚至與原生家庭斷絕往來。
前幾年,傳達類似觀點的豆瓣「父母皆禍害」小組一度被禁。
但如今,這類話題似乎不再敏感。
正在上映的《涉過憤怒的海》更是直白地在海報上打出原生家庭問題,批判虛僞的父愛。
而最近,一部韓劇同樣讨論了原生家庭問題和斷親現象。
但卻提供了一個不一樣的視角,更加溫暖治愈。
豆瓣評分從 7.6 升到了8.7。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年末黑馬——
《閃爍的西瓜》
剛開播時,這部劇并不被看好。
主演崔顯旭,醜聞纏身,已經塌房多次。
他靠《二十五,二十一》《模範出租車》《D.P:逃兵追緝令》打響知名度。
但前段時間,卻被曝是「夜店咖」,經常去夜店獵豔,私生活混亂。
而且素質不高,不僅在禁煙區抽煙,還亂丢煙頭。
這與劇中純情男高中生的形象相差太大。
因此,雖然已經道歉,但粉絲并不買賬,依然吐槽「濾鏡碎了」。
不過,戲外醜聞擋不住劇集逆襲成爲年度黑馬。
這歸根結底,是題材取勝。
在如今一衆複仇爽劇裏,這部劇卻講述了一個互相救贖的純愛故事,帶來溫暖和治愈。
男主河恩傑是 CODA。
即聾啞家庭裏,唯一一個聽力正常的人。
從小,他就成爲家庭和外界溝通的橋梁。
在父母經營的飯店裏,幫忙拒絕專賣不新鮮蔬菜的貨商。
還能預知危險。
在聽到鐵棍松動的聲音的時候。
立馬用手電筒照向不知情的父母。
讓父母幫忙拯救快要被鐵棍砸到的哥哥。
對于這個家庭來說,河恩傑就是天使。
這跟樂譜中的 CODA 一樣,有着美好的含義。
代表該進入美麗的尾聲。
所有的不幸都會就此終止。
但對于河恩傑來說,卻是一個魔咒。
這讓他漸漸壓抑内心。
小小年紀就習慣報喜不報憂。
他沒辦法向家人訴說煩惱,也不知道該怎樣反抗。
就算遭遇了霸淩,也任由自己被潑水,然後獨自大哭。
「如果我惹事的話,挨罵的就是我父母,說他們因爲殘疾沒能教育好孩子。」
家庭還漸漸成爲他追逐夢想的阻礙。
河恩傑喜歡音樂,想學吉他。
「從某個角度來看,吉他跟手語也很像。隻不過是用手搭話,以音樂回複。」
但一家人中,隻有他能演奏音樂。
就像往常,隻有他能跟外界交流一樣。
所以,他不願把這個夢想告訴家裏人。
而一次,在獨自照顧發燒的哥哥的時候。
他隻顧着跑去樂器店學吉他,沒發現家裏掉進了一個沒有熄滅的煙頭。
導緻沒辦法呼救的哥哥被困火海,家裏的東西全被燒沒了。
之後,還被房東大媽趕了出去。
他因此十分愧疚。
覺得是自己沒有遵守承諾好好保護家人。
而音樂夢想還跟爸爸的期望沖突。
爸爸一直以他優異的學業爲傲,經常在外人面前吹噓。
希望河恩傑以後能成爲醫生。
但河恩傑卻想組樂隊,當吉他手。
還偷偷背着家人去夜店演出。
而且,他所在的樂隊還突然被著名的經紀公司看中,有去海外巡演的機會。
但這注定與學業沖突。
被爸爸發現他組樂隊之後,兩人大吵一架。
河恩傑想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不想再被當成你炫耀的工具,我不是口譯員,不是火災警報,也不是天使,我就是我。」
爸爸卻痛心河恩傑的隐瞞背後,隻是對殘障人士的同情和憐憫。
沒有把他當成爸爸。
兩個人的心狠狠碰撞,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終,河恩傑選擇抛下爸爸,離家出走。
一提到斷親,總有人指責年輕人自私。
這部劇卻換位思考,剖開了斷親現象的本質。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河恩傑穿越到了父母 18 歲那年。
這時,河恩傑發現,導緻爸爸變成聾人的意外還沒發生。
而且,年輕的爸爸還是個中二少年,性格十分跳脫。
爲了追女神,「反對組樂隊」的爸爸,居然專門組了一個樂隊。
還不小心大鬧女神表演現場。
還把櫻木花道認作大哥。
救人的時候,瘋狂耍帥。
專門說出櫻木花道的經典台詞。
「左手隻是輔助。」
于是,在這個時空裏,父與子的身份轉換了。
河恩傑以輔導老師的身份守護爸爸,發誓要把爸爸「改造成人」。
還開始千方百計地控制爸爸。
不準離他太遠。
在去遊樂場玩的時候。
不顧爸爸反抗,把爸爸死死箍在懷裏。
他還不準爸爸參加樂隊彩排。
甚至道德綁架,跳海阻止。
還插手爸爸的戀情。
在發現 18 歲的爸爸沒跟媽媽在一起,而是喜歡上校園女神的時候。
他竟然也去跟校園女神表白了。
争執中,還打了爸爸一拳。
想以此阻撓爸爸與校園女神的戀愛。
看上去爹味十足。
讓一旁的校園女神誤以爲他是 gay,隻是借喜歡她的名義,追爸爸。
還被爸爸吐槽油膩。
但其實,提前預知未來的河恩傑,知道什麽樣的選擇對爸爸最好。
他覺得隻有溫柔,懂得照顧爸爸心情的媽媽才是真愛。
而且,他還發現爸爸意外失聰的不幸,正是在這一年發生的。
因此隻能提高警惕,設法避免悲劇發生。
這其實跟父母的掌控欲一樣,總是把「爲你好」挂在嘴邊。
但在不知不覺中,卻變成了一道枷鎖。
河恩傑這才發現,問題的根源是過重的責任感。
他總是小題大做,把爸爸當成溫室裏的花。
但卻忽略了爸爸的自主性。
其實爸爸活得十分清醒,有自己的人生規劃。
「等我高中畢業後,我要去工作,不讀大學。等拼命攢夠錢之後,奶奶那間被我爸賭輸的餐廳,我一定要重新爲奶奶買回來。」
而且,他遠比河恩傑想象的堅強。
敏銳地察覺出河恩傑要穿越回去了,便主動放手。
「雖然可能會沮喪一陣,但絕不會因爲人生毀了就感到挫折,所以别回頭,離開吧。等你什麽時候不露出自責的表情,再回來見我。」
歸根結底,父母把自己的想法淩駕于他人之上的做法,何嘗不是自私的一面?
整個過程中,隻有他獲得了心理安慰。
在這種情況之下,斷親其實也是爲了父母好。
讓父母過上爲自己而活的人生。
血緣關系一向牢不可破。
而斷親現象卻打破了這種傳統,一不小心,就被扣上白眼狼的帽子。
但這與其說是道德問題,不如說是對生育的追問——
爲什麽生下我?
或許會有人說是因爲愛。
但許多孩子從一出生,就面臨不幸。
河恩傑的媽媽尹清雅是先天聾人。
隻在跟媽媽一起學習手語的那段時間裏,短暫感受過溫暖。
不久後,父母離婚,她被判給了爸爸,不得不跟媽媽分開。
還被繼母,也是她的口語老師虐待。
一旦沒學好,就會被關進閣樓。
她曾嘗試給爸爸寫求助信,但中途就被繼母截胡。
而且,同樣被爸爸傷害。
因爲爸爸愛面子,不想被别人看出女兒是聾啞人,所以她一直都不能學手語,也無法跟人交流。
還不能上聾啞學校。
這讓她在學校裏被孤立,遭遇霸淩。
不僅東西被劃爛,還被關進器材室。
就如河恩傑所說,「無論以何種名義,不讓人說話,就等于剝奪了那個人的世界,把那個人的靈魂變成殖民地」。
這種不幸不隻源于身體的殘障,更來自被父母抛棄的悲苦。
于是,便對出生産生疑問。
最終,她們找不到這道問題的答案,斷親就成爲理所當然的事了。
而這也是爲了更好地生活。
長大後,尹清雅跟家裏徹底斷聯。
還開始學習手語,跟河恩傑爸爸組成了家庭。
雖然生活并不富足,但她找到了真正的家人,找回了蓬勃的生命力。
親情是一種情感聯結,而不是單純的血緣關系。
像尹清雅,便是離開了原生家庭,爲自己重新選擇了家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家人」這個詞得到了重新釋義。
家人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不是強加的任務,而是在愛的基礎之上的主動選擇。
就像河恩傑 CODA 的身份。
天生就被認爲是家庭和外界溝通的橋梁。
但這卻與内心深處的那個自我沖突,所以并不開心。
而當他穿越到過去,發現尹清雅童年不幸的時候。
他與這個剝離了媽媽外殼的尹清雅産生深深的共鳴,主動提出想做尹清雅與外界溝通的橋梁。
除了親情之外,這部劇中,還有純潔真摯的樂隊友誼。
一起演奏音樂,共度難關,被老師罰做平闆支撐,還可以一起做瘋狂但幼稚的小事。
比如,在河恩傑生氣鬧别扭的時候。
開一輛大貨車,去隔壁校演奏挽回。
而在朋友的陪伴之下,就連被群毆的時刻,都閃閃發光。
可以吹噓成武俠片。
自己以一敵十,隻是大意失荊州。
還有好磕的父母愛情。
在人生最苦澀的青春裏,兩人恰好都在彼此身邊,互相治愈。
河恩傑爸爸會幫助尹清雅反抗校園霸淩,戳破繼母的虐待。
而且,還很體諒尹清雅,沒有勸尹清雅與原生家庭和解。
「你不一定要原諒他,你随時都可以回來,我們會無條件的站在你身邊。」
而尹清雅有着強烈的主體意識,一直勇敢追愛。
不會因爲河恩傑爸爸唱歌,而自己不會,就自卑。
「作爲主唱,努力做好音樂吧。我不寂寞,也沒有被疏遠的感覺。我有眼睛,有心髒,也有要做的事。」
這讓他們青春雖然平凡,但同樣閃耀。
正如這部劇的劇名,「閃爍的西瓜」。
一開始被很多網友吐槽奇怪,但之後才發現有寓意。
出自著名畫家弗裏達 · 卡羅的遺作。
車禍事故給她留下了終生殘疾。
她卻将痛苦化爲藝術,活出了最燦爛的人生。
去世前 8 天,她畫完了生命中最後一幅畫。
仔細看,西瓜上寫着「Viva La Vida」,「生命萬歲」。
活着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因此,不管是幸福的時刻,而是受挫的時刻,都值得我們慶祝。
這正是這部劇最打動人心的内核。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