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凡 F7 這款車型是飛凡汽車品牌成立以來的第二款産品,也是該品牌推出的首款轎車,其定位為 C 級别中大尺寸車型,而第一款 R7 則是中大型 SUV coupe 車型。作為上汽集團的電動豪華子品牌肯定是要逐步将産品線進行全面覆蓋,所以在 R7 推出沒多久之後 F7 也随之問世,那麼這款車型在外觀及内飾方面都有哪些不一樣的亮點呢?不妨一同去一看究竟吧!
外觀部分
前臉造型基本延續了 R7 的家族式設計語言,結構簡潔且科技感十足,同時還擁有 0.206Cd 超低的風阻系數,當然這種設計語言在目前市面上也屬于主流方向。
頭燈采用了當下主流的分體式結構設計,上部日行燈官方稱之為 " 羽光 " 日行燈,矩陣式燈效确實别出心裁且顯得十分犀利,下部照明燈為透鏡式 LED 遠近光設計,結構相對簡單且實用。
車身側部的設計可以說是非常優美!線條雕刻感很強,全車采用了以線帶面的設計理念,線條非常自然流暢,前短懸搭配後長懸的結構使得車頭呈現出一種俯沖的姿态,而溜背式車尾設計又顯得十分優雅,不得不說它并沒有當下很多電動轎車那種刻意把車身整體高度做得很高的痕迹,确實展現出了這是一款傳統意義上不折不扣的轎車式設計。
輪毂采用了雙色低風阻式五角星造型設計,線條顯得十分粗壯,與之搭配的輪胎是米其林 PS EV 系列,要知道該品牌性能輪胎側壁的天鵝絨造型設計可謂是堪稱經典!輪胎規格前後均為:255/40 R20。而輪毂内側搭配的刹車分泵正是世界制動器品牌中的大哥 "Brembo",結構為四活塞式卡鉗。
車尾同樣采用了相對比較簡潔的設計語言,主要還是靠貫穿一體式尾燈做點綴,配合發光 logo R 标設計顯得獨具魅力。兩側後翼子闆采用了隐藏式通風造型設計,不過内部結構并沒有像前杠包圍兩側一樣采用内開口設計,更多還是為了能與前部形成遙相呼應之勢。底部擴散器采用了更為性能的黑色鋼琴烤漆造型設計,同時中下部還配有一顆方程式賽車尾燈,車尾整體造型還是延續了轎跑車的設計靈感。
内飾部分
内飾造型基本也是延續了 R7 的設計風格,淺雙色内飾搭配顯得檔次感很高,中控台采用了 43 英寸超高清三聯平結構設計,相比傳統結構尺寸的一體聯屏要更耐看,總而言之這是作為中大型豪華轎車該有的設計。
三幅式方向結構設計十分簡單,集成在左右的多功能按鍵操作使用非常便利,整體握感也很得手。
前排主副駕駛功能調節按鍵與高音喇叭口同時集成在了門飾闆的兩側,并采用經典的巴黎釘紋鍍鉻造型搭配,同時還配有 14 向角度調節功能,而開門方式必須要通過車門解鎖鍵上方的電子按鍵來實現,并沒有設計傳統的機械緊急備用拉手,總而言之電動車門這項配置在我來看完全是華而不實的功能。
中央通道扶手箱區域的設計更加簡潔,并采用了躍層式結構,上部仿木面闆區域整體造型十分彰顯檔次。
中央通道扶手箱後部配有一塊超高清獨立顯示屏及雙通道空調出風口,十分便于後排乘客可根據自己的需求調節所需要的功能。
車頂上方采用了一塊超大尺寸的全景天幕結構設計,面積可達 1.98㎡,并采用了雙銀鍍膜 + 隔音 PVB+LOW-E 技術,紫外線隔絕率可達 99.5%,官方稱它為 " 星耀穹頂天幕 ",不過就我個人認為沒有遮陽簾物理隔絕在炎熱的夏天還需暫且打個問号。
掀背式尾門設計确實為後備箱帶來了十分充裕的空間,後排座椅并支持全部放倒,可為車主帶來更多種場景模式的體驗,不過溜背式結構也不是完美的,相比傳統三廂結構在隔音方面還是略有一些不足。
體驗者身高為 1.73 米,并将前排座椅調節至最低且腿部距離最合适角度,可以看出頭部大約還有兩拳的餘量,該車的坐姿水平高度非常标準,并沒有那些跨界新能源車型的高重心的坐姿。
體驗者換至後排進行乘坐,前排座位置椅保持不變,頭部空間還有一拳餘量,而腿部空間則有約三拳的餘量,同時小腿可以很自然的垂直于地闆,并沒有早期電動轎車後排那種坐小闆凳的坐姿,不得不說後排空間的表現确實非常優秀!不過真正的乘坐體驗是否舒适還需要實際進行一定時間内的駕乘行駛。
動力及底盤部分
四驅版車型動力單元采用了前後雙電機結構設計,總功率為 440kW/700N · m,并采用了直瀑式油冷技術及扁線繞組技術,功率密度可達 7.2kW/kg,電機效率高達 97%。
底盤懸架結構采用了前雙叉臂 / 後五連杆式的結構設計,車身為原生後驅架構打造,盡可能實現前後 50:50 的配重。電池組采用了可換電式設計,單節能量密度高達 185wh/kg,并由 3 列 36 顆電芯技術組合搭配,在保證足夠安全的離地間隙的同時還不過多侵占座艙内空間。
不得不說飛凡 F7 确實是基于純電平台轎車架構打造的一款車型,相比現在市面上那些主流的跨界轎車要顯得更自然更有傳統燃油轎車的設計底蘊,畢竟它沒有為電池空間布局而做出太多的妥協,也可以說這是出自邵景峰外形設計團隊又一款高水平力作,也期待未來能有機會真正把它開到路上去正經八百的深度體驗一次,也好不辜負它這優美的外形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