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智聯招聘和澤平宏觀近日聯合發布的《中國城市 95 後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報告顯示,中國最具 95 後人才吸引力城市 50 強中,北上廣深依然名列前茅。
報告顯示,中國共有約 2.6 億 95 後人口 ( 1995-2009 年出生人群 ) ;
勞動年齡的 95 後人口約 2 億人 ( 16-26 歲 ) ,占 2020 年勞動年齡人口的 22.7%;
超過一半的(占比 52%)求職者爲 16-27 歲人才。
從人才吸引力 50 強數據來看," 北 "" 深 "" 上 "" 廣 " 依然是年輕人奔赴的目标城市,尤其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薪資、上升空間和城市發展都是找工作的首要考量因素。
此外,杭州、南京、蘇州、成都、武漢、佛山也在前十隊列中。
"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近十年來定居這兩地的外來人口越來越多,雖然大部分年輕人畢業後會優先選擇 " 北上廣深 " 作爲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但是說到理想定居城市上述名稱一定在最佳宜居榜。
在高學曆人才方面,95 後碩士及以上人才流入最多的城市爲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南京、杭州、廣州、西安、武漢、天津等。
北京、上海、深圳近些年一直采用擴大高精尖人才落戶等相關政策積極搶占高端人才,約有 24.6% 的 95 後碩博應屆生被成功吸引。
随着年輕人對 " 幸福感 " 的定義越來越具象化,成都、南京、杭州等熱門城市對高學曆人才的集聚效應超越了一線城市廣州。
從收入來看,各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前十的是上海、北京、蘇州、杭州、廣州、甯波、南京、紹興、深圳、無錫;
除一線城市外均位于長三角地區,江浙一帶城市居民較爲富足,尤其是蘇州、杭州超過一線城市廣州、深圳位列收入第三、四名。
薪資收入對于所有畢業生來說,無疑是首選。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依然奔赴 " 北上廣深 " 的主要原因。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北京 2022 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41610.9 億元,比上年增長 0.7%;
上海 2022 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44652.8 億元,同比下降 0.2%;
廣州 2022 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爲 28839 億元,同比增長 1%;
深圳 2022 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 32388 億元,同比增長 3.3%。
三年疫情,雖然全國各地 GDP 增速均有下降,但北上廣深依然是經濟領跑城市。
再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四個城市均預計 2023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
北京
2022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415 元,同比增長 3.22%;預計 2023 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
上海
2022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610 元,同比增長 2.03%;預計 2023 年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廣州
2022 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爲76849 元,分别增長 3.3%;預計 2023 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深圳
2022 年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718 元,同比增長 2.6%;預計 2023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
是 " 北上廣深 ",還是惬意人生,爲了找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點,你怎麽選?
更多數據報告歡迎關注↓數據雜志
點擊菜單欄【數據店鋪】訂閱最新數據雜志期刊,做到心中有 " 數 "。
或者先人一步,訂閱 2023 年【數據】雜志,數據報告、經濟普查、企業專訪、價值轉化,數字觀察員帶你探索數字世界的魅力↓
源 | 國家統計局、智聯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