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往期内容 *
幹貨不過時,希望依然對大家有幫助
周末聊點輕松點的話題
和大家說幾個身邊朋友關于房貸的小故事
也歡迎大家看完之後,在評論區裏一起讨論讨論
在上海定居多年,身邊的圈子大多都是 85 年左右的
許多人已經完成了一次甚至兩次房産的購買,也聽到了許多關于這代人的買房故事
近期因爲跳槽的關系,我身邊的圈子從 85 左右切換成了 90/95 後,關于買房的畫風也開始有了變化
當把 85 後到 95 後,4 個年輕人與房貸的故事,放在一起時,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這十年間樓市的浮沉與帶給年輕人對房貸态度的轉變與應對
和以往擁抱房貸的前一輩相比
當代 90/95 後年輕人開始和房貸,有一種極限拉扯的感覺
01
" 背房貸的時間,先往後暫緩吧。"
96 年出生的成都妹子小純,去年 6 月從杭州來的上海
當時她的男友小帥已經從南方某大廠,跳槽來魔都快三年了
親身經曆了 2020 年前後上海樓市上漲的小帥和同事,都曾經堅定地打算在這裏買房紮根
類似 " 小帥 " 們曾經的這些信念,卻在 2023 年初,開始逐步瓦解
互聯網大廠迎來了裁員減薪大潮,讓小帥和同事開始對在上海買房的預期有了些許變化
彼時上海的房價依然居高不下,打新熱還在持續
直到年中魔都樓市逐步遇冷,90 年的小帥對于租房有了更高的認同感
相比于男朋友的态度變化,95 後的女友小純,從開始就覺得租房挺好的
" 目前租的是一套長甯區的老破小,一個月 5000 多,之後打算換一套七八千左右的,我覺得在上海租房挺靈活的,主要上海房貸壓力太大了 "
27 歲的小純也簡單算了一筆,他們的預算在 400-500 萬左右
要麽買得遠,要麽市區老破小,每個月再背近 2 萬房貸,這三點都不是他們想要的
" 如果我租一萬左右的房子,能租到市區條件不錯的房子,生活也方便,房租壓力也沒房貸那麽大 ",長相甜美的小純輕松的笑道
而讓小純擁有輕松狀态的重要原因,是全國房價不漲反跌的現狀下,不買房的焦慮感已經被 " 買了房的更煩心 " 超越了
同樣被 " 松綁 " 的,還有這代年輕人的父母
" 我們也商量過了,未來買房的話就盡量靠自己,就不把壓力給到父母了 "
小純和老公的買房計劃,從 2021 年來到上海,還可能将會無限期擱置下去 ...
02
" 隻用公積金 cover 房貸,拒絕爲貸款額外掏腰包。"
91 年出生的江雪和愛人,結婚 3 年來一直選擇在市區租房
伴随生孩子計劃的提上日程,兩人開始有了買房的打算
最初兩個人的預算是在 500-600 萬之間去打新,但目前的大環境,讓他們選擇了更安全的方法 " 上壘 "
" 把買房預算降到 400 萬左右,這樣我們手上的首付款,加上公積金貸款和每個月的繳納,剛好 cover 掉 "
隻選擇公積金貸款買房,成爲了像江雪一樣的年輕人,衍生出來的 " 貸款新觀念 "
江雪目前在一家中端的護膚品從事 marketing 的工作,愛人則供職某大型企業
兩人的公積金加上補充繳納,按照上海目前較高的 7+5 繳納比例
每個月江雪愛人的公積金在 8000 多元,而江雪大約在 3000 元,加起來每月總額接近 12000 元,公積金貸款方面也可以貸到 110 萬
" 粗略算了一下,公積金貸滿後,每個月公積金還款是 4800 元左右,我們還有近 7000 多元的公積金富餘
隻要商貸控制在 130 萬以内,這樣兩者加起來剛好和公積金打平,基本就不用自掏腰包了 "
甯願對房子預算進行降級,也不想讓貸款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保持手邊更充足的現金流,成爲像 " 江雪 " 這樣的年輕人提升自我安全感的一種方式
03
" 跟親戚們湊更多首付,比起 4.55% 的房貸利率,我賺了。"
陳軍今年 32 歲了,6 年前通過校招直接進了張江某企業擔任開發工程師,成了名副其實的 " 張江男 "
" 落戶也幾年了,見證了隔壁唐鎮的二手房最厲害的時候漲到十幾萬一平,現在又跌回每平 10 萬以下
看到 11 批次裏,唐鎮的新房七萬多一平,還挺心動的,況且自己年紀也不小了 "
但樓市的不穩定,也讓陳軍很矛盾
和家裏商量了下,他決定盡可能提高首付,降低貸款比例
" 看中了一個新盤 100 平出頭的小三房戶型,總價在 750 萬左右。但我打算放棄首套 3.5 成,想着能湊到7~8 成這樣的首付,大約 550 萬 "
陳軍和女友把手上的錢盤了下,加上去年父母出掉了一套位于浙江老家(浙南某三四城市)留給他的婚房,目前首付的缺口大概在 80 萬左右
思考再三,陳軍決定和老家要好的幾個親戚,把首付給湊得更多
" 國慶回老家的時候,我聽到親戚們聊着現在銀行的定期利率不高,一年才 1 點多,也沒什麽其他好的理财渠道 "
陳軍盤算着和幾個要好的親戚各湊一些,然後逢年過節的時候,給他們封幾個大紅包,再請吃飯送些禮
" 算了下,80 萬的商貸,光一年利息要 3 萬多,對比給親戚們包紅包送禮那些對比,我還是賺的,對親戚們來說也不虧 "
04
" 錢在手上沒好的去處,那就提前還貸吧,少支出利息當變相理财。"
88 年出生的陳悠,老家江蘇,品學兼優的她,在上海完成本碩後,供職于一家收入還算穩定的金融國企
2016 年,陳悠和剛扯證的男友,加上四個老人的幫助,湊了首付了 400 萬,買下了瑞虹一套 980 萬的新房
在陳悠買房的那些年,如火如荼的樓市和高速的經濟增長,讓大家對杠杆的主流選擇是" 盡可能多的杠杆 + 盡可能長的年限 = 去夠能力範圍上限的房子 "
加上當時的投資渠道也多樣化,優質的理财産品收益可以跑赢房貸利率
對于不少購房者來說,既可以用較低的首付,撬動優質的房子,又可以騰出更多的現金進行理财
房子的增值 + 現金理财的收入,最大程度實現财富的增值
陳悠的房子,算是吃了上海樓市最後一波上漲大潮的紅利
2023 年年初行情好的時候,轉手可以賣到 1600 萬左右
而她本人,也是站在了行情的尾巴上,看着樓市從極盛走向勢弱,大環境的改變,讓她對房貸也産生了觀念的轉變
" 以前一直覺得背 30 年房貸是劃算的,因爲房價一定會漲,理财的收益也能超過房貸利率的支出
現在我一拿到獎金,就會選擇提前還一部分,錢留在手上沒有好的理财去處,那就提前還貸吧,少支出利息,當變相在理财吧 "
2019 年,陳悠的孩子出生了
在談及未來對房子置換的想法時,陳悠坦言:
" 原本是想換一套三房的,但現在這個行情肯定是觀望
或者等手上的錢攢夠了,未來行情穩定一些,看看能不能一次性或者公積金貸款,附近買套小的 "
身邊如陳悠一般,選擇提前還款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
05
弱化房貸對自我生活的影響,成爲了這一代年輕人的命題
對于 85 後和 90 初的年輕人,經曆了房地産紅利期,見證了身邊不少人依靠對房子的置換,實現了财富大幅度的增長
這讓他們曾經無比熱衷于對房産的投資,在他們的意識中對房子貼上了 " 高回報率 " 的标簽
當年的他們,相信着樓市的神話,甯願舉全家之力,也爲了早早上車買房,用時間換取财富的增值
但對于 95 後 00 後來說,當他們來到考慮買房的年紀時,樓市已經攀爬至高點,甚至由高點開始走向疲軟
在這代人身邊,沒有充斥着太多依靠買房實現财富增值的神話
相反,他們看到的是不少年輕人因爲房貸的枷鎖而失去了更多生活的選擇性
樓市造富的傳說消失,更帶走了這代人買房的 " 急迫感 "
城市租房的多樣化選擇,退至二三線,回老家就業的性價比選擇,都逐漸養成了這代人更 " 佛系 " 的買房态度
于這代年輕人而言,房産已經退去了投資的光環,回歸商品最基本的 " 居住 " 屬性,有切實的需求再購置,已經成爲了某種時代的共識
而當不同人的故事,在同一個時代背景下,最大程度地弱化房貸對自身的壓力,成了他們如今的命題
你有什麽關于房貸的故事嗎,歡迎在評論區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以上爲正文,來自真叫盧俊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