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王瑩嶺
近日,2023 年前三季度經濟 " 成績單 " 陸續公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 GDP 總量達 91.3 萬億,實際增速 5.2%,名義增速爲 4.9%。其中,經濟大省 " 挑大梁 " 作用依然明顯。
據時代财經統計,2023 年前三季度,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六個經濟大省體量保持領先,GDP 總和達 40.78 萬億元,占國内生産總值比重約爲 44.7%。
從 GDP 總量來看,廣東以 9.6 萬億元穩坐全國第一,但增速較上半年出現放緩。四川則 GDP 增速最高,達 6.5%,經濟實現了快速回升。
" 無論在經濟發展的哪一個周期,經濟大省‘挑大梁’的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經濟學教授陳鴻宇對時代财經指出,經濟大省在結構轉型、體制機制的改革以及科研創新等方面所發揮的效應是一些較小省份所不可及的。
" 抓住經濟大省,也就抓住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大頭。" 陳鴻宇說道。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江蘇站上 9 萬億台階,四川增速最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關于 " 經濟大省 " 雖沒有通用标準,但陳鴻宇認爲,所謂 " 經濟大省 " 可指 GDP、财政收入靠前,人口多、吸納就業多、城市化建設水平高的省份。
事實上,一直以來,六個經濟大省對全國經濟發揮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時代财經梳理發現,從近 5 年(2018 年 -2022 年)的 GDP 數據來看,其 GDP 總量對全國 GDP 的貢獻均超過 44%。
具體從 GDP 總量來看,今年前三季度,廣東以 9.6 萬億元穩坐全國第一,全年或将突破 13 萬億元關口;排名第二的江蘇,以 5.8% 的增速突破 9 萬億大關,達到 9.3 萬億;山東則以 6.8 萬億元居于第三位,且增速高達 6%,爲 GDP 前三名中增速最快的省份。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與河南的差距正在縮小。去年前三季度,四川與河南的 GDP 差距近 6000 億元,如今已經縮減至約 4400 億元。
從 GDP 增速看,除廣東、河南外,其餘 4 省份前三季度 GDP 增速高于全國水平(5.2%)。較上半年,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前三季度 GDP 增速均有所放緩,河南持平,四川則快于上半年增速。
陳鴻宇強調," 經濟大省要挑大梁,并不是要求各省的經濟總量增長多快,而是按照國家的經濟發展空間,努力挖掘經濟大省的潛力,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通過創新驅動和結構調整,達到預期目标。"
今年以來,多地将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作爲經濟增長的主要抓手。
投資方面,除河南未公布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外,浙江、江蘇、山東、四川四省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速分别爲 8.5%、5.7%、5.5%、3.2%,均高于全國水平(3.1%),投資成爲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其中,浙江位居全國第一,其項目投資增長 13.6%,制造業投資增長 16.8%,均超過兩位數。
此外,作爲民營企業大省,前三季度浙江省民營企業對拉動 GDP 增長貢獻突出。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 7.6%,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爲 95.7%。
從消費來看,江蘇升級類消費快速增長,前三季度,江蘇限上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同比增長 51.8%,拉動限上零售額增長 2.5 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四川在六經濟大省中經濟增長最爲亮眼,GDP 增速達 6.5%,正是得益于工業、消費的強勁表現。
前三季度,四川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 6.8%,高于全國 2.8 個百分點,而今年一季度該增速隻有 0.4%,制造業投資增速高達 22.9%。在擴大消費上,前三季度,四川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8940.6 億元,同比增長 9.2%,增速高于全國 2.4 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零售額更是增長 67.2%。
" 挑大梁 " 意味着責任也意味着挑戰
展望未來,經濟大省如何繼續發揮挑大梁作用?
陳鴻宇指出,首先,經濟大省要穩住自身的經濟大局工作,以國内大循環爲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更好地拉動内需;
第二,在科技創新方面要走在全國前列、發揮帶動作用,作爲産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平台,經濟大省要謀求更高的質量、樹立樣闆;
第三,經濟大省對内、對外都要更加開放,在區域協調方面給全國樹立榜樣,對周邊省份起到輻射帶動作用,例如長三角的經濟大省(市)上海、江蘇要帶動安徽、江西。大灣區的廣東要帶動中南、西南,同時努力推進和港澳的深度合作。
" ‘挑大梁’意味着責任也意味着挑戰,需要經濟大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推進改革開放、推進産業轉型升級、強調科技創新渠道。" 陳鴻宇指出,以廣東省爲例,就前三季度的各項指标來看,工業投資規模、規上工業增長的速度、新興産業的成長速度都在越來越接近預期目标,高質量發展的底氣越來越足,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正在不斷的夯實。
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 1 — 9 月,廣東省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 23.9%,高于全國(9%)14.9 個百分點,連續 33 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對固定資産投資貢獻率達 215.8%;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增長 21.4%,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 18.8%。1-9 月,廣東省高質量發展持續向好,先進制造業占全省規上工業比重爲 55.1%,高技術制造業占規上工業比重爲 28.7%,約是全國的兩倍。
" 但也要看到,廣東省在發展過程中依舊承受着各方面的壓力,外部環境還沒有真正的改善,鑄就創新驅動的大格局還需繼續努力,比如消費、投資的規模、就業問題、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廣東依舊需要、也正在努力地拓展高質量發展潛力和新的空間。" 陳鴻宇補充道。
事實上,爲沖刺全年目标,各省份密集部署下一步工作。
10 月 23 日,廣東省政府召開全省第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強調要大力推動投資回升、加快促進消費複蘇,通過高質量供給創造和激發新的需求;要鞏固外貿回穩向好勢頭,用好廣交會等展會平台,進一步擴大 " 新三樣 " 出口。
10 月 20 日,浙江省強調要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推動工業持續穩步提升,全力以赴抓好重大項目建設,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消費持續提升,狠抓民營經濟 32 條政策落實。
10 月 19 日,江蘇省則提出築牢實體經濟根基,加快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推進數字技術賦能,全面推動工業綠色發展,持續壯大制造業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