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的最後一個月,有序恢複出境遊的消息,讓出境遊市場開始松動和複蘇。而在短期内,動辄上萬元的機票、幾乎翻倍的旅遊産品報價、後疫情時期消費者對出行安全的擔憂、部分國家的入境限制等都是制約中國遊客出境旅遊的因素。
沉寂了近三年,出境遊市場似乎習慣了沒有中國遊客的日子。對國外地接社來說,重新招兵買馬、構建團隊、與當地供應商及國内旅行社磨合,保守估計可能需要一年的時間。業内期待着明年夏季客流量會有明顯增長,預計高峰期會在 2024 年。
重構業務的過程中,讓法國悠自遊旅行定制社創始人、法國華人旅遊協會執行副會長簡傑等從業者倍感欣喜的是,全球疫情期間,大家有了重新思考的時間,也給了出境遊從粗放式轉向精細化的機遇。随着供應商不再一味追求低價引流,未來精品小團、慢節奏出行、露營、戶外旅行、自由行等模式有望成為出境遊的主流趨勢。
複蘇按下 " 加速鍵 ":簽證業務先動,以商務需求為主
2020 年 1 月起,國外旅遊從業者逐漸 " 失去 " 了來自中國的出境遊客。如今,停滞了近三年的旅遊市場即将迎來複蘇。
12 月 27 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通知,2023 年 1 月 8 日起有序恢複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遊、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複辦理内地居民旅遊、商務赴港簽注。12 月 30 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主持例行記者會時表示,中方将結合中國公民出行意願,恢複中國公民赴具備條件的國家旅遊;中方将加強與有關國家溝通,為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提供相應服務和保障,适時啟動相關工作。
與此同時,法國駐華大使館、泰國國家旅遊局、加拿大旅遊局、澳大利亞旅遊局、新西蘭旅遊局、丹麥國家旅遊局、挪威國家旅遊局、荷蘭旅遊局官方微博、西班牙國家旅遊局、葡萄牙國家旅遊局、奧地利國家旅遊局、瑞士國家旅遊局等紛紛在微博發帖,歡迎中國遊客到訪旅遊。
圖片來源:社交媒體截圖
在與國内有 7 小時時差的法國,利好消息也在快速傳播。
巴黎當地時間早上 7 點,本該悠閑享受聖誕假期的簡傑特意起了個大早,梳理當天的工作内容、與業内好友溝通行業最新情況,以及為即将到來的分享做準備。他隻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采訪結束後,還有很多待推進的工作事項需要他處理。
在法國,簡傑運營着一家主營精品深度遊的地接社,來自中國的旅客是主要客群。全球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旅行社的華人顧客來源由中國境内轉變為境外。
簡傑告訴記者,自己第一時間就關注到了相關政策的調整,驚喜的同時還有些不真實感。按照業内此前預計,出境遊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或是年末才會有較好的複蘇迹象。
不過,地接社從業者們雖然感到突然,卻也不是毫無準備。" 實際上,我們已經開始做一些調整了。" 簡傑表示,疫情以來有不少境外旅行社出于成本考量退掉了辦公室,但近期已開始重新建立團隊,與供應商、導遊做一些對接。自己所在的旅行社,也是從今年下半年就開始準備擴大接待能力。
提前動作,也是因為嗅到了行業複蘇的味道。今年 11 月起,簡傑就聽到有同行接到以商務為主的報價咨詢。近期,悠自遊也接到了國内旅行社的送簽咨詢;相關政策公布前的幾日,還有做簽證業務的同行肯定地告訴他:" 預計 1 月份國内出境遊就要恢複了。"
至于目前的複蘇情況,可見的增量還是在簽證和商務出行方面。國内出境遊龍頭企業衆信旅遊(SZ002707,股價 9.88 元,市值 97.09 億元)12 月 29 日下午通過文字回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從當日(12 月 29 日)衆信旅遊呼叫中心和官網咨詢量來看,約有 6 至 7 倍的增長,預計近期長期出入境需求依然會以商務、留學、探親等為主。
圖片來源:旅遊從業者微信朋友圈截圖
此外,12 月 26 日開始," 各國簽證收收收 "," 快速受理,無需面簽 "," 全國受理日本旅遊簽證 "," 美國最新入境流程 "…… 出境旅遊的相關宣傳文案開始活躍在旅遊從業者的朋友圈。吆喝了幾天的從業者芳芳(化名)通過微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截至 12 月 29 日下午)大部分簽證業務都已恢複。但她随即補充道:" 出行(需求)的還是較少 "。
恢複了但量少、以商務出行為主,是這次不少從業者的共同感受。
出境遊價格暴漲:動辄上萬的機票,翻倍的旅遊産品
經濟成本是不少有出國意願的遊客最先關注到的變量。
" 貴!"" 真貴!"
率先讓旅客 " 望而卻步 " 的,是比想象中還要高昂的價格。
" 以前飛日本來回兩三千元,現在已經是 1 萬至 2 萬元了 "," 還沒考慮簽證材料會不會合格,先被五位數的價格震驚到了 "…… 在各大平台 " 刷了一圈 " 機票和簽證價格後,不少疫情前經常出國的消費者默默收起了自己的護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 OTA 平台查詢發現,以北京至普吉島為例,2023 年 1 月期間,去程機票裸價(不含燃油機建)在 1600 元 -4500 元之間;回程價格則要更高。2023 年 1 月整月,除了一日特價機票價格在 4000 元以下,普吉島至北京的機票裸價在 4000 元 -1.5 萬元之間,部分日期機票标價甚至到了 5.53 萬元。
1 月北京至普吉島往返機票價格 圖片來源:OTA 平台截圖
去哪兒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蘭翔分析指出,相對疫情之前的平均價格,目前國際機票價格依然處于高位,整體國際航班仍需一定時間恢複至正常水平。
然而,機票和簽證隻是一場跨境行程中的一部分。酒店、大巴車、餐飲 …… 出境遊價格的上漲體現在各個方面。對于漲價一事,簡傑和境外地接社方面其實也很 " 無奈 "。他告訴記者,以歐洲為例,近期在能源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歐洲通貨膨脹嚴重,旅行成本增長明顯,直接導緻地接社的報價增長。
至于究竟漲了多少,簡傑舉例稱,疫情前報價為 350 歐 / 天 / 人的某産品,現在的報價要到 500 歐 / 天 / 人;部分産品價格較疫情前漲幅接近 1.5 倍,這還不計算餐飲交通等其他開支。
在明顯高昂的成本面前,不少遊客都成為了 " 等等黨 "。
除了價格因素,部分國家的入境限制也是阻礙因素之一,以及後疫情時期,國内外防疫觀念有一些不同,如公共場所是否習慣佩戴口罩等,也是從業者們以及消費者擔憂的因素。
大規模報複性消費或難現:精品小衆遊率先複蘇,有望成為趨勢
即便限制不少,打開社交軟件,依然可以看到一批已經實現出境遊的消費者。
在簡傑等從業者看來,出境遊恢複初期預計還是小團為主,疫情前動辄拉來一輛大巴車遊客的場景短期還是很難再現,不排除會有報複性消費,但規模也不會很大。從産品形式上看,預計此輪率先恢複的不會是大衆跟團遊,而是相對小衆的小型精品遊。
二者的首要區别,是消費客群的差異。其中,大型跟團遊的受衆對價格要更加敏感,而精品遊受衆對價格的關注要小一些,獨特的路線及沉浸式體驗是他們出行的首要要求,物質基礎和經濟能力也是其成為首批出境遊客戶的先決條件。
這一點,已轉型兩年的簡傑深有體會。
簡傑成立悠自遊的初期就定下了主打特色精品旅行的發展戰略,轉型主要是客群轉換。但初期遊客的接受度并不高,簡傑直言,地接社的優勢主要在服務國内遊客上,對國外華人來說,大多沒有語言和文化的阻礙,他們自己就能順暢地安排旅程,不需要旅行社插手。"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提供他們沒走過的路,介紹他們錯過的風景和深埋的曆史文化。"
今年一場比利牛斯山的旅程,就給簡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個目的地很小衆,但旅遊資源很豐富,可玩性也高。從溫泉之路到拿破侖之路再到燭光遊行,沿途走下來、聽下來,有很多遊客對我說,之前來過這個地方,但從沒有一次像這樣感動過。"
簡傑 2020 年帶團隊深度徒步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轉型以來,簡傑和他的團隊獲得了不少華人的認可,在行業困難期實現盈虧平衡的同時,還在今年下半年有計劃地擴大了規模。但他也很清楚,國外華人的需求還是相對較小,不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支柱。
除了客群,精品遊的細分産品類型也很重要。簡傑向記者翻譯了一份來自法國旅遊發展署的調研報告,報告中認為,對來自中國的遊客來說,未來大部分的需求很可能集中在深度文化體驗、戶外徒步、野營、健康養生等産品上。慢節奏的旅遊、生活藝術、美食、高山、自行車、奧運會等關鍵詞,都會是未來的趨勢。
無駕照自駕房船遊 圖源:受訪者供圖
從目前的供給來看,業内的判斷比較準确。
衆信旅遊方面表示,近期公司籌備了元旦冰雪、春節團聚、冬令營遊學及遠期出境遊類的産品;長線還籌備了南北極、MSC 環球遊輪等産品。簡傑也提及,旅行社計劃在明年推出 " 極光郵輪遊 " 産品,目前已經滿客,後續會視國内出入境情況增加供給。" 不排除還是會有一些組團社還是會組織低價、走馬觀花的行程,但目前的接待能力肯定會優先向新趨勢發展,直到市場穩定。" 簡傑稱。
高峰預計在 2024 年:有期待也有限制,重構出境遊仍需時間
談起重構業務,境外從業者們幹勁十足的同時也略有難色。三年以來,國外旅遊市場似乎已經習慣了沒有中國遊客的日子。和國内遊客、國内組團社、境外供應方磨合時,信息不對稱的情況開始顯現。
首先是重新組建團隊。
根據簡傑的回憶,從 2020 年 2 月至今,境外地接社均處于中國境内遊客 " 斷檔期 "。退掉辦公室、解散團隊後,很多人選擇轉行。粗略估算下來,以法國華人旅行社為樣本,業務轉型、開展副業或是直接轉型的從業者約在 50% 以上。再次 " 招兵買馬 " 時,大量旅遊要素的流失是眼下亟待解決的難題。
" 要重新招到人員,尤其是有經驗的旅遊從業者太難了。" 簡傑告訴記者,由于當前人才市場相對疲憊,加上不少導遊等從業者轉行至房地産、代購、本地叫車平台司機;維持收入持平的同時甚至能實現不小的漲幅,工作也相對輕松,這部分從業者大多已經不願再回到旅遊業,這對客流回歸後的行業接待能力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另外,如大巴車等固定旅遊資産的供給也相對不足。疫情期間車行、有自有大巴的旅行社賣車度日,未來市場恢複後大概率也不會再購入,而是選擇直接外包的模式來保證經濟效益。進而導緻可以預見的用車困難,旅遊産品的供給成本也會随之增加。
這些困難還相對容易克服。對境外地接社來說,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磨合期才是關鍵。
磨合的原因之一,是境外旅遊市場态度的轉變。疫情前,簡傑每隔幾日就會接到酒店供應商的電話,詢問近期客流及産品需求。疫情後明顯能感覺到對方态度的轉變,原本的傭金也不再提供,供應商們暫時放棄了中國旅客的相關市場,不再做投放宣傳。
" 我們其實很理解。" 簡傑表示,對供應商來說,本地的報複性消費就可以覆蓋供給,依舊可以維持生存。而以往中國遊客受歡迎的關鍵是走量,還産生了一批打低價戰的從業者。因此供應商也會考慮,一旦未來中國遊客回歸,是不是還要降價?此外,地接社也需要一段觀望時間,分析遊客對不同防疫措施的接受度,關注後續政策的調整。
不過,簡傑對此并不擔心。他相信隻要遊客、消費能力逐步恢複,市場還是會逐漸回歸。隻不過在看不到穩定市場前不會見到太大的投資。" 疫情也給了所有旅遊從業者重新思考的時間,包括供應商和當地旅遊局,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是轉型和磨合的機遇。保守估計,重新磨合期可能在 1 年左右。今年春節難有高峰,期待明年夏天會有一個增長,主力和高峰期預計是在 2024 年。" 簡傑分析稱。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