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聯社 8 月 6 日訊(記者 汪斌)此前我國決定對镓、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引發了市場對稀土出口限制的預期。就此,多位業内人士向财聯社記者指出,若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短期内有望刺激稀土價格上漲;長期來看,稀土的價格走勢還是由供需關系決定。
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占恒對财聯社記者表示," 國外稀土産業近年來有很大進步,控制稀土出口會進一步刺激海外稀土投資,削弱我國稀土産業的國際影響力。" 另有行業人士認爲,相比于稀土出口管制,收儲更有必要性。目前下遊需求不振,稀土價格處于較低水平,此時收儲有利于維護市場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成最大稀土進口國,出口管制或面臨反制
" 一開始市場把镓和鍺當做稀土元素炒作,雖然後來誤會解除,但也激發了市場對于稀土資源出口管制的聯想。" 一位長期關注稀土行業的投資人士對财聯社記者表示,若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稀土或将再次崛起,有望複制其 2010 年的價格暴漲走勢。
據陳占恒介紹,2010 年稀土主要産品的價格幾乎都翻了一番,甚至有些産品比 2009 年價格最低的時候翻了兩番。
市場對于稀土出口管制的 " 期盼 " 和當下的稀土行情不無關系。有觀點認爲,稀土出口管制除了是針對海外國家禁售的反制外,中國稀土資源還未發揮其應有價值也是重要原因。
今年以來,國内稀土價格持續下跌,市場信心不振。受出口管制預期影響,近期出現止跌企穩迹象。
SMM 稀土行業分析師楊佳文對财聯社記者指出,今年稀土價格下行和供應量增加有關," 國内輕稀土指标繼續增長,同時稀土進口量大幅增長。"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中國實行稀土出口管制,無疑會提升稀土供應的 " 稀缺性 ",進而擡高稀土的價格。不過,受訪的業内人士認爲,若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短期雖有望刺激稀土價格上漲,但長期來看,稀土的價格走勢還是由供需關系決定。
中國稀土(000831.SZ)相關人士對财聯社記者表示,公司按市場原則購買稀土原礦," 稀土價格起來了,成本也會起來,原礦也會漲。這個得結合來看,沒那麽簡單。"
行業分析人士張軍對記者指出,"2010 年以前國外沒什麽企業能生産稀土,但現在稀土格局有所變化,海外不少地區已開始布局稀土産業鏈。如果稀土價格出現暴漲,有可能導緻部分産業被迫轉移。畢竟稀土的終端産品市場 60% 以上都在國外。"
" 最關鍵的是,如果稀土價格上漲過快将導緻下遊産業加快‘去稀土化’。特斯拉今年宣布的 0 稀土永磁電機更是指向了無稀土技術的應用,這進一步說明‘稀土武器’的影響力逐漸減弱。" 張軍說。
需指出的是,近年來我國加大了稀土的進口,目前已成爲全球最大的稀土進口國,而美國則成爲了中國最大的稀土進口來源之一。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稀土出口量爲 4.87 萬噸,稀土進口量爲 12.15 萬噸,稀土進口量約爲出口量的 2.5 倍。其中,美國向我國出口稀土量近 8.38 萬噸,占我國稀土進口量的 69%。
這意味着,如果中國實施稀土出口管制,大概率将面臨來自美國等國家的稀土出口反制措施。
市場浪潮越大,稀土價格波動越大
2011 年以來,國内稀土價格經曆過三輪大漲,分别是 2011 年、2017 年和 2022 年。其中,前兩輪行情與 " 儲備 "" 整合 " 兩個關鍵詞密不可分。
2011 年 5 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幹意見》,首次提出 " 國家實施稀土戰略儲備 ",并明确表示要加強稀土出口管理、完善稀土指令性生産計劃管理等。
實施稀土戰略儲備的概念源自 " 稀土之父 " 徐光憲院士。在他看來,中國應像 "2008 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時,歐佩克減少石油産量控制石油價格 " 一樣建立稀土戰略元素儲備制度,每年拿出 10 億元的資金用在稀土低迷時期儲備稀土。
據财聯社記者梳理,從 2016 年末至 2017 年 3 月 28 日,中國共計進行了三輪稀土收儲,合計收儲數量達到 6400 餘噸。同時," 打黑 " 常态化使得稀土行業環境得到規範,價格出現恢複性上漲。2017 年 4 月 1 日至 8 月 17 日,氧化镨钕價格從 29 萬元 / 噸升至 54 萬元 / 噸,漲幅達 92%。
" 對于稀土産業和企業來說,要的是長期穩定、健康地發展,而不是短時間内的暴漲暴跌。對實體企業而言,市場浪潮越大,價格波動越大,對整個産業鏈的傷害也越大,最終隻能由下遊客戶來承受。" 張軍說。
被問及出口管制可能對稀土下遊行業帶來的影響時,張軍對财聯社記者表示," 恐怕隻有資本市場才關心這個事,産業鏈的人都忙着生産,忙着找訂單,忙着找出口的生意。今年行情這麽差,很多中小磁材企業都活不下去了。"
上海有色網(SMM)小貴金屬事業部分析師劉浩也向财聯社記者證實,目前終端訂單仍未好轉,磁材企業内卷加劇。" 大型磁材企業情況好的開工率在 60%-70%,中小廠開工甚至還有不到 50% 的;部分大廠以前做中高端的,現在也開始接中低訂單了。"
(注:文中張軍爲化名)
(編輯 劉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