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9 日,今年 8 月剛剛上市的見知教育股價再度下跌。盤中一度觸及 0.7 美元,再度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新低。
上一次見知教育為人所熟知的還是上市首日,其股價一度漲至 186.01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達 3620.2%,多次觸發熔斷。
短短四個月間,見知教育怎麼了?
上市即巅峰
見知教育上市首日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8 月 26 日晚間,見知教育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市場。發行價最終定于 5 美元 /ADS,開盤後,股價上演驚人一幕:最高漲至 186.01 美元,較發行價上漲達 3620.2%,多次觸發熔斷。雖然之後股價有所回落,但最終還是報收 18.75 美元,漲幅達 275%。
對于深處困境中的教育行業,見知教育的上市無疑起到了重要的提振作用。但随後,見知教育的這種強勢表現卻沒能維持住。
随後 8 個交易日,見知教育股價持續下跌—— 8 月 29 日股價腰斬,暴跌 55.4%;8 月 30 日,股價大跌 22.7%;8 月 31 日再跌 10.5%。一連串下跌之後,其股價回到了發行價上下,并于 9 月 6 日,首次跌破了發行價。
時至今日,在上市不到一年後,見知教育就已經跌破 1 美元,目前總市值約 4420 萬美元。按照納斯達克上市規則,上市公司需保持每股 1 美元的最低買入價。也就是說,僅僅上市不到一年,見知教育就面臨着被退市的風險。
雖然當前見知教育股價還能回到 1 美元以上,并且在此之前還通過回購、并股等方式穩定股價,但從隻有 23.8 萬美元左右的成交額來看,其股票缺少足夠的關注度,形勢并不樂觀。
那麼,為何當初的 " 寵兒 " 卻在短短幾個月内成為資本的 " 棄兒 "?
未曾被認可
實際上,見知教育自始至終都難言被資本認可。作為一家成立 11 年的公司,見知教育在資本市場始終走得不順暢。
2011 年,創始人王佩璇創建了森途教育,後更名為見知教育。2016 年,以森途教育在新三闆挂牌交易。2017 年 11 月,森途教育從新三闆摘牌,上市僅持續了一年。
或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估值,見知教育在 2018 年 10 月 3 日、2019 年 4 月 30 日、2020 年 2 月 28 日、2020 年 9 月 18 日先後四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力圖登陸港股資本市場。但最終的結局,都是以招股書失效而告終。
無奈的見知教育在 2021 年轉戰美股。當年 7 月,見知教育向 SEC 遞交招股書,嘗試赴美上市。但赴美上市之路同樣坎坷,在等待了 1 年多後,終于成功登陸了資本市場。但即便成功上市,見知教育的股價也定在了發行區間的下沿。
而上市首日的股價大漲,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其流通股太少。根據此前的招股書,見知教育僅面向新投資者公開發售的股票共計 1000 萬股,僅占總股本的 8.26%。見知教育的股權高度集中,IPO 前,創始人王佩璇通過 RongDe Holdings 持股 49.31%,李靜如通過 ZhongSiZhiDa 持股 20.69%。在流通股少、股權集中的情況下,股價有被炒作的可能。
不僅如此,見知教育本身并沒有強勢的基本盤支撐。根據此前的招股書,2021 年見知教育營收為 4.73 億元,較 2020 年的 4.05 億元增長了 16.79%,而 2019 年其營收為 3.59 億元。營收雖然保持增長,但增速并不快。2019-2021 三年間,見知教育的淨利潤分别為 6290 萬元、8690 萬元和 5290 萬元——利潤在 2021 年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2019-2021 年,毛利率分别為 36.5%、31.9%、22%,下滑速度加快。
截至目前,見知教育并沒有進一步披露業績。對資本市場沒有釋放足夠的積極信号,因此其股價在上市首日暴漲後,很快便陷入一蹶不振的境地。
那麼,見知教育能否重新證明自己?
創造想象力
根據此前招股書披露的信息,見知教育是一家在線高等教育機構職業培訓服務提供商。根據官網顯示,其主要提供的是數字教育内容。
雖然擁有内容,但見知教育很大程度上依賴第三方。其業務分為 B2C 模式和 B2B2C 模式。在 B2C 業務模式下,見知教育提供在線教育内容服務,一方面通過天翼視訊平台和電信供應商售賣,另一方面通過自有的微信平台和官網分發。在 B2B2C 業務模式下,見知教育主要為國内高等院校和其他機構提供在線學習平台的訂閱服務。高校和機構将購買到的訂閱服務提供給終端用戶,見知教育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其中,B2C 模式是營收的主要來源。見知教育與聯通、電信合作,于 2021 年賣出了 1730 萬份課程包和訂閱。在招股書中見知教育坦言,其與天翼視訊平台和電信供應商及其他内容提供商的合作關系對其業務發展至關重要。如果其中任何一方與之停止合作,其業務及業績将受到沖擊。而在 B2B2C 模式下,見知教育則需要通過第三方的内容提供商授權多元化内容的許可權。
無論哪種模式,見知教育本身作為内容提供方,一方面,其本身的議價能力存疑,其在官網也自稱," 中國第七大高等教育數字内容供應商 "。因此,其本身面臨着激烈的競争,能否有足夠的空間實現增長還是未知數。另一方面,見知教育十分依賴第三方的分發與合作授權,這也會削減其本身的利潤空間。這一點,從其毛利率隻有約 30% 就可看出。
對于上市募集資金的用途,見知教育表示,約 50% 用于開發和制作新的教育内容,以及從第三方購買教育内容;約 25% 用于産品開發和技術能力方面的研發支出;約 10% 用于銷售和營銷以及客戶服務活動;約 10% 用于營運資金,如潛在收購和戰略投資(盡管尚未确定任何具體的收購或投資目标);剩餘 5% 預計将用于其他一般企業用途。
可以看到,見知教育依然在堅持舊有的模式。如何解決課程競争力的問題、營銷成本高的問題、流量費用高企的問題,這些都将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考驗着見知教育的業績。
股價迅速下跌背後,見知教育始終缺乏堅實的基礎。無論是業務模式還是業績釋放出的信号,在教育概念股普遍遭受打擊的當下,都很難為其帶來強有力的支撐。面對岌岌可危的上市資格,見知教育沒有太好的應對措施,其時間窗口也在逐漸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