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歸屬之争
文|楊睿琦 劉南豆
微博熱搜,正在被兩位 " 打工人 " 交替霸榜。
一邊是董宇輝和東方甄選因爲到底是誰寫的 " 小作文 " 鬧的不可開交,東方甄選 CEO 孫東旭、創始人俞敏洪都紛紛出來解釋、發言,但粉絲并不買賬。從 12 月 11 日開始,大量用戶湧入競品高途佳品的直播間,并希望 " 你們努力一點把董宇輝挖過來 "。
截至今日發稿前,東方甄選累計掉粉近 60 萬,董宇輝個人賬号則在以日均一千的速度持續漲粉。
二級市場的表現更爲直接。12 月 14 日,新東方股價開盤下跌 2.36%,高途股價則持續上漲。12 月 11 日至 14 日,高途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超 72%。
另一邊,格力總裁董明珠在格力 2023 屆大學生入職儀式上,再次提及之前自己的 " 接班人 ",現在的百萬網紅孟羽童," 借助我們平台變成一個網紅 …… 有很多的所謂的粉絲,但那有什麽用,你無非今天掙的錢多一點而已,我覺得這形同行屍走肉。"
圍繞着兩位網紅 " 打工人 " 的是非紛擾,其實都指向了一個關系:明星企業與網紅員工。
在直播經濟的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流量代言人,來支持自身業務的發展。但作爲新興賽道,許多規則尚未建立,與藝人經紀和偶像流量生意不同,企業如何處理巨大流量與網紅員工的關系,沒有太多可參照模闆。
一方面,董宇輝爲公司賺來真金白銀,企業需要這些 " 網紅員工 ";另一方面,由于内容行業的特殊性,在爲公司賺取利益的同時,網紅員工自身也獲得巨大流量。
與李佳琦、薇娅這些公司主心骨甚至是老闆不同,這些網紅員工更像是 " 外人 ",這讓他們不管在企業架構内外,都面臨着一種相對尴尬的處境,如何與網紅員工相處,成爲了這些企業面臨的核心問題。
孟羽童和董明珠
股肱之臣還是 " 白眼狼 "?
董宇輝和孟羽童其實本質相同,他們都是大企業在轉型期湧現的 " 明星員工 "。
在憑借 " 知識帶貨 " 走紅前,董宇輝是新東方的一名老師,伴随着新東方業務轉型,2022 年 6 月,他第一次從講台來到直播間,成爲一名電商主播。
孟羽童雖然通過綜藝《初入職場的我們》加入格力,但核心邏輯相似,開啓直播帶貨的格力和新東方一樣,也需要流量和一個站在台前的人。
孟羽童和董明珠在《初入職場的我們》中
孵化一個企業專屬的 " 網紅 ",成爲兩家公司的必經之路。也是因爲這一點,董宇輝與孟羽童和其他的帶貨主播不同,從他們走紅的那一天起,他們的名字就和兩家公司緊密捆綁在一起,休戚與共,與有榮焉。
新東方的直播業務開始于 2021 年 12 月底,最初的半年,直播電商業務并未取得突破。據财報顯示,截至 2022 年 5 月 31 日,直播電商分部總營收僅 2460 萬元,平均每天營收 15.87 萬元。
緊接着,6 月初董宇輝自黑 " 撞臉兵馬俑 ",其雙語帶貨的視頻片段也迅速傳遍網絡," 東方甄選 " 的名頭迅速打響,一個月抖音漲粉 2000 萬。
董宇輝 " 雙語帶貨 "
直播間觀看總人次也是水漲船高,6 月 9 日開始攀升,在大促節點 6 月 18 日達到頂峰 6167.3 萬人,6 月日度銷售額最高更是達到 6675.3 萬元,幾乎是之前日收入的 400 倍,從 6 月 3 日到 7 月 13 日持續占據抖音帶貨達人榜第一名。
新東方股價也一路狂飙。去年 6 月初以來的半年時間内,新東方在線股價最高暴漲 16 倍,回調後漲幅仍有 10 倍。
圖源:中國基金報
2023 年 2 月 23 日,新東方再次披露數據,這次與之前的冷清蕭條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截至 2022 年 11 月 30 日止六個月,公司營業收入 20.8 億元,同比大增 262%,淨利潤爲 5.85 億元,而上一年同期爲虧損 5.44 億元。
主力軍正是直播電商和自營産品。公司半年賣貨交易總額(GMV)達到 48 億元,來自抖音的 GMV 占絕大部分,抖音上第三方産品及自營産品的已付訂單總數爲 7020 萬單,期末抖音關注人數達到 3520 萬人。
到這裏,東方甄選已經徹底在直播帶貨的康莊大路上一路狂奔,并也帶出包括 yoyo、石明、頓頓在内的多位知名主播,但董宇輝對東方甄選的影響仍在持續。
來到今年,東方甄選的直播帶貨業務進入瓶頸期,據國泰君安援引業内數據統計,去年 12 月到今年 7 月,東方甄選主号月銷售額從 7.87 億元下滑至 3.50 億元;東方甄選六大矩陣号月銷售額合計從 10.46 億元下滑至 8.70 億元。
但好像董宇輝一旦出現在直播間,就會熱鬧一點。以今年 7 月數據爲例,董宇輝直播日觀看人次均值爲 817 萬,相較于無董宇輝且非嘉賓或專場的開播日提升了 33.9%,GMV 均值爲 1341 萬,相較于往日提升了 28. 4%。
這一數據在 " 小作文事件 " 後,變化得更爲明顯。
據新抖數據,12 月 10 日輿論爆發前,東方甄選單場直播觀看人次均超過千萬,讨論聲起,12 月 11 日和 12 日兩場直播就已跌落至 800 萬左右,預估銷售額也從 2500 萬 -5000 萬元跌落至 1000 萬 -2500 萬元。
圖源:新抖數據
去年這個時候," 新東方在線 " 股價持續大漲,盤中最高達 54.70 港元 / 股,年内累漲超 900%。今年 " 小作文事件 " 爆發後,12 月 14 日,新東方 ( EDU ) 開盤下跌 2.36%,截至 22:30,報 80.81 美元 / 股,成交 1.17 億美元。
相較于董宇輝,孟羽童之于格力并非關乎命脈,但關系甚爲微妙。
孟羽童 2021 年 7 月參加《初入職場的我們》,在節目中獲得轉正名額,9 月入職格力電器,成爲董明珠秘書。一個月後,董明珠在中國制造業領袖峰會上力誇身旁的孟羽童,并稱要把孟羽童 " 培養成未來‘第二個董明珠’。"
此話一出,孟羽童迅速出圈。雙十一前夕,猛增的流量派上了用場,孟羽童出現在格力直播間,直播時長 4 小時,總觀看人數超十萬,單場銷售額約 62 萬元。
首秀過後,11 月 22 日,抖音賬号 " 明珠羽童精選 " 正式成立。不到一周粉絲就突破 10 萬,孟羽童不時現身直播間,力推格力電器,董明珠也時常親臨直播間與之互動,兩年時間 " 明珠羽童精選 " 積累了近 300 萬粉絲。同時,格力也加大矩陣賬号建設,據新榜數據顯示,帶有 " 格力 " 企業認證的矩陣賬号達 70 餘個。
也是在此時,格力申請注冊了 " 明珠羽童 "" 孟羽童 "" 羽童 " 等多個商标,分類含廣告銷售、科學儀器、方便食品等,看起來的确是想大幹一場。
其實相比于三年前董明珠的百億直播戰績,帶貨額在百萬的孟羽童确實難以相較。但孟羽童對于格力來說,更重要的意義在于," 應屆大學生飛升成爲總裁接班人 " 這一傳奇故事足夠吸引當下用戶眼球。
變化發生在 2022 年 4 月,孟羽童直播次數逐漸變少,董明珠出來解釋說,孟羽童的主職工作是秘書,做直播隻是 " 義務勞動 "。
今年 4 月 7 日,董明珠稱孟羽童不再當她的秘書,并表示相比秘書工作,孟羽童更熱愛直播工作。兩天前,孟羽童發布小紅書,視頻中顯示,這場 "2023 年我自己的第一場直播 " 金額超 700 萬元。
這場直播結束沒多久,孟羽童宣布從格力離職,曾經的抖音賬号 " 明珠羽童精選 " 已更名爲 " 格力明珠精選 ",孟羽童相關内容已被全部删除,粉絲也降至 255 萬。
走流量經濟,卻抵制 " 飯圈 " 和 " 網紅 "?
從曾經的蜜月期到如今的分道揚镳,董宇輝和孟羽童與老東家的 " 撕扯 " 暴露的,其實是兩個方面的問題:從企業角度,隻知用網紅流量,卻不知如何處理與網紅員工的關系,評估個人 IP 的價值;從網紅員工來看,則是如何處理巨大流量與自我的關系、自我與平台的關系。
企業層面,在 12 月 15 日的聲明裏,東方甄選表示," 近期輿論的爆發,暴露了東方甄選在網紅模式和産品路線兩種模式之間的沖突。堅守産品路線,無疑是東方甄選回應質疑的最好選擇。"
董明珠在 11 月 6 日接受廣東衛視《财經郎眼》訪問時也表示," 你真正自己的品質跟網紅是沒關系的 …… 網紅不網紅離不開真正的品質,有人用一個網紅來認爲自己有價值,那就是無本之源。"
這是典型的傳統企業思維模式,認爲自身業務的成功僅來自産品本身過硬,卻忽略了流量經濟邏輯下個人 IP 的價值。
一方面,個人 IP 是直播大潮下起量的重要支點,另一方面也是維持粉絲粘性,做好長線運營的核心資産。孟羽童盡管沒有根本性拯救格力的直播帶貨業務,但 " 應屆大學生飛升成爲總裁接班人 " 的互聯網叙事顯著成爲了流量集結的重心,反倒是因爲格力内部經銷商利益沖突而難以更進一步。
而在董宇輝身上,毒眸在過往的文章中曾詳細分析,東方甄選目前走的路徑和其他頭部直播帶貨機構都不太一樣,試圖自建平台、創立線上會員消費模式、隻做自營品、主抓複購率,每一步動作都與其私域流量運營緊密相關,而董宇輝粉絲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 199 會員開啓的直播夜,滿屏彈幕都是以董宇輝爲關鍵詞。
但傳統企業在看到個人 IP 價值與私域經濟後,并未對網紅員工的個人 IP 價值進行全面衡量與評估,對于網紅員工及其背後巨大粉絲群體力量的不妥善處理,最終爆發了 " 小作文 " 鬧劇,并且在公關時還推卸責任給 " 飯圈 "。
在 " 飯圈 " 一詞被應用得更爲廣泛的明星經紀行業中,從業者所面臨的粉絲不滿與監督遠甚于東方甄選,但從業者對其福禍相倚的邏輯更加清晰。
毒眸曾在過去的文章中,研究過藝人粉絲與藝人工作團隊之間長期以來的矛盾,藝人工作室盡管也很擔心粉絲團體會突然出現不可控的狀态,但心知肚明自身的創造力往往是不如粉絲的,在藝人宣傳物料制作、藝人數據銷量維護上,都需要仰賴長久維系的粉絲共同體來達成。
俞敏洪與董宇輝
互聯網邁入流量經濟時代,這種情況在所難免。不論是直播帶貨的網紅還是影視劇綜裏的明星,本質上隻要認知高到一定程度,形成粉絲團體是必然規律。而在追星更有自主權的當下,用戶逐漸熟練掌握了各種或正面或側面的維護自家 " 偶像 " 的方法,以此爲基礎向運營團隊提出更高的要求,本就在合理範疇之内。
況且,董宇輝的粉絲自稱 " 丈母娘 ",根據蟬媽媽數據顯示,其個人賬号粉絲年齡畫像多爲 31 歲以上的女性,占比 67.9%。與内娛流量明星的粉絲相比," 丈母娘 " 們對 " 飯圈行爲 " 的掌握程度和踐行程度幾乎是小菜一碟。
圖源:蟬媽媽
巨大的粉絲流量也是矛盾爆發的原因之一。不僅是董宇輝通過直播收獲了大批的 " 丈母娘 " 粉絲,孟羽童也通過在格力的工作日常在小紅書、抖音收獲百萬粉絲,其中點贊過萬的内容多是孟羽童在格力的工作内容,挂上董明珠名号的内容更是數據向好。
這也不難理解董明珠爲何多次在公衆場合 " 發飙 ",在其角度來看,孟羽童拿着格力的資源 " 幹自己的事兒 "。但從孟羽童角度出發,由格力而來的巨大流量爲自己所用,比起單純當一個打工人要保值太多。
孟羽童的個人抖音、小紅書賬号
這也是兩場事件背後的核心問題:流量到底該歸于公司還是個人?
當力求轉型的傳統企業通過人獲得了巨大流量與受益後,勢必會導緻利益分配不均的情況,這在東方甄選内體現爲小編突如其來的 " 文案發難 " 及其背後的高管紛争;在孟羽童與格力則體現爲個人百萬賬号與公司日常業務的脫節。
若将範圍擴大至直播帶貨行業,其實這類現象并不少見,不少百萬粉絲博主都曾面臨與老東家 MCN 機構的紛争。博主想出走帶走賬号,但 MCN 機構則通常會直接 " 扣号 ",博主隻能另起爐竈。比如李子柒與其 MCN 公司微念之間曠日持久的論戰,就是這種情況。
一些大主播比如李佳琦、薇娅等,則更接近于公司的大股東或老闆,與公司關系更緊密,話語權也更高,産生這種問題的情況較少。
但回歸到問題源頭,董宇輝、孟羽童與李佳琦、薇娅畢竟不同,他們沒有白手起家的過往,也沒有與公司的緊密捆綁,董宇輝、孟羽童的走紅與東方甄選、格力是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的關系,這也讓輿論場産生撕裂:有人認爲董宇輝、孟羽童受了委屈,有人卻覺得二人 " 忘恩負義 "。
不過,對于試圖通過直播帶貨尋找 " 第二春 " 的傳統企業而言,如何處理和流量及流量背後個人的關系,似乎已經成了行業必修課題。
董宇輝事件,看似體現在道德與輿論場,實則是流量經濟下的産業議題。而客觀來看,依然是新興産業的直播帶貨行業,還有太多需要厘清的行業規則,董宇輝們,或許隻是新賽道高速發展時的導火線而已。
其實答案沒有對錯,隻有立場不同。但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明白,流量是流動的,今天可以獲得千萬粉絲,明天就可能一無所有,最重要的是,掌握制造流量的能力。